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1500
【摘 要】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估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利于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意识,达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饮食干预;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血压控制
高血压为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近几年来其患病率上升显著,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行为活动以及威胁患者健康[1]。高血压的产生及发展与患者日常饮食及行为之间关系密切,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致使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社区疾病预防系统及护理服务不断完善,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及饮食干预极为重要,可促进改善社区患者自我血压控制及管理情况[2]。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舒张压或收缩压≥90/140mmHg,排除伴有精神障碍及严重并发症者,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0.82±5.5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98±2.76)年。
1.2 方法 对社区管理的68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持续干预1年,具体措施如下:①考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心理情绪波动较大且受到长期高血压影响,会产生焦虑、不安及抑郁情绪,影响患者对血压的控制以及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干预中首先评估患者的秉性、病情及家庭环境等,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舒缓其心情、改善心境;②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发放健康宣教资料,讲述发病原因、治疗手段、日常致病因素及防御措施等,讲述如何进行护理、高效病情自我管理及监测,社区统一每两周组织上门随访,解决患者存在的疑惑,提升疾病的掌握度;③评估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定期开展饮食健康会议,督促患者掌握日常饮食及服药注意事项,嘱咐患者每日食盐的摄取量<6g,油脂的摄入量<25g,大力宣传控制体重及膳食均衡对高血压的影响,上门随访时对服药情况、食盐摄取量、体重及食油的摄取量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有氧运动计划,如:慢跑、散步及打太极等,劳逸结合,改善身心状况。
1.3 评价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情况。由社区医务人员自制社区调查简表,干预前、后由医务人员随访时统一对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评分,包括:血压自测、遵医嘱用药及膳食规范等,15条目,每条目0-4分,得分高则自我管理好。血压控制情况根据干预中随访时血压监测结果进行评断,优:干预中血压监测合格率(血压<90/140mmHg)>75%;良:干预中血压监测合格率50%-75%;差:干预中血压监测合格率<50%,用优、良例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得出总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以百分数与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通过χ2检验;计量资料则用“”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用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 干预前自我管理得分(38.29±7.42)分,干预后得分(50.64±8.17)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估得分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8,P<0.05)。
2.2 血压控制 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疾病,由于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及致残率,制约了患者的正常活动行为,影响身心健康,并增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及生活水平均不断改变,高血压的发病几率有所上升,已成为全社会当前急需迫切解决的难题。根据高血压的病症特征,发现开展社区护理干预不失为控制病情发展的一个有效渠道,在患者生活中提高疾病的防控能力[4]。
社区作为患者生活的主要场所,与其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以及饮食干预,提高社区患者整体自我管理水平及血压控制效果,在患者的疾病合理防治过程中意义重大。对社区患者饮食及疾病知识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患者存在的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给予合理的干预措施,通过组织其开展健康教育会议可促进普及及宣传疾病知识的作用,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病症特点及危险因素,利于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提高及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生。并且通过缓解及纠正患者不良心理,促进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而利于社区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干预中循序渐进的提升自身的管理及控制力。同时考虑饮食对疾病存在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其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影响、改善其饮食不合理现象,在社区组织饮食健康宣传大会督促患者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降低其致病风险。本研究探讨饮食干预以及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估得分及血压控制合格率优于干预前,表明对社区患者开展饮食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纠正其生活不健康行为,利于血压控制,提高社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及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给社区居民带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利于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意识,达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永红.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护理的影响因素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6,32(18):2565-2568.
[2]艾亚婷,彭锦,方锐,等.中医健康管理平台在老年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施护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1):66-68.
[3]刘甜,刘杏,李胜玲,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5):629-634.
[4]曹晓荷.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06):924-926.
论文作者:王小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高血压论文; 饮食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