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研究论文_行微丽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研究论文_行微丽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管理,以专注于人力资源的核心战略性活动,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

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1.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电力企业虽通过部门调整,设置了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出现仅仅进行“上传下达”、完成各项指标等工作,管理部门无法真正行使其职能。

1.2 尚未形成健全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性,当前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这也影响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水平不高

在电力企业中,员工工作某种意义上具有“铁饭碗”的性质,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如果不重视这一问题,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革新管理理念,那么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就难以实现,电力企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以下内容:

2.1 招聘外包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招聘过程中,通常要面对简历筛选工作以及面试工作,这些工作繁复且技术含量较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企业将精力集中于招聘的核心环节――人员择录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上。而通过招聘外包,外部服务上可以为电力企业打造个性化的招聘方案,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确保电力企业招聘到符合岗位要求和电力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2.2 薪酬外包

薪酬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十分敏感的,由于保密性的需要,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薪酬工作外包方面,多数外包服务商主要承担的是薪酬发放工作。

2.3 福利外包

福利外包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外包形式。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当前我国推行的是标准化保险福利制度,有助于统一操作的实现;其次,福利工作大多简单而繁复,且不涉及电力企业的机密,电力企业不需要在这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2.4 绩效管理外包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电力企业通过绩效管理,对于员工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贡献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估,绩效管理可能涉及到电力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在绩效管理外包的过程中,外部服务商主要承担的是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工作,为电力企业打造个性化的方案。

2.5 培训外包

当前,为了生存发展,电力企业对于员工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培训,员工的能力得以提升,电力企业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储备力量。外包服务商可以为电力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并且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而有些较为特殊的训练,比如拓展训练和情景模拟等,电力企业不可能自己进行操作,而由专业机构进行操作,可以保证电力企业取得满意的培训效果。

2.6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外包

当前,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借助信息系统可以对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储存和标准化管理。如果电力企业自建信息系统,成本较高,但外包可以保证电力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获取专业的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

3.1 对外包商监管的风险

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对自建还是外包进行决策;而确定外包后,与外包服务商谈判并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则需要具有法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谈判团队;最后,能适应外包带来的变化,并对人力资源外包的服务商进行有效监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人力资源外包成功的前提。否则,电力企业将面临监督失控的风险。

3.2 外包成本管控的风险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电力企业进行外包的最初目的,但是在进行外包前,应当对于电力企业的外包业务的成本进行精准的估算。在成本估算的过程中,除了对于薪酬福利、办公设备和场地租赁等显性成本进行评估外。此外,隐性成本,比如员工对于外包工作的满意度等,电力企业也应当重视,以防出现外包后成本上升的不利情况。

3.3 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风险

当前,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从业者多,并且进入壁垒低,导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是困扰电力企业的一个难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外包服务商选择过程中,电力企业无法完全了解外包服务商的真实水平,可能导致电力企业遭受来自外包商的风险,遭受意外损失。

3.4 信息安全的风险

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招聘、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等,这些工作中诸如吸引人才的政策、薪酬的标准以及薪酬结构等,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商业机密,并从中可能可以获取电力企业的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机密。如果外包服务商有意或无意泄露电力企业的关键信息,则会导致电力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甚至危及电力企业生存。

4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模型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节约电力企业成本和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本文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的模型构建。

4.1 成本方面

“交易费用”的理念在1937年被提出后,许多专业人士在这项理论的背景下进行了对外包决策的研究和分析。其中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在外包和自主的两种选择下,一共存在三种成本:生产成本、谈判成本和机会成本。一般后两种成为被概括为治理成本。那么也就是说,只有在外包的总成本小鱼内部总成本的时候,电力企业才能把业务进行外包,出现相反情况的时候,就需要电力企业自主进行解决。

4.2 核心竞争力方面

当然,在外包的活动时,单纯的考虑经济成本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成本问题也不能完全满足电力企业长远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外包活动中,不仅要对成本进行考虑,还要重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电力企业单单考虑成本,而没有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足够重视,那么最后可能损失回避成本带来的损失更惨重。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而言,内部管理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虽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更加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吸收,但是电力企业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管理制度,因此造成了人员的流失,也不能很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对于外包商来说,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专业人也,并且专业人员具备很先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又有着丰富专业的操作经验。而这些有时往往又是企业最缺乏的领域。因此企业通过外包,能够得到专业的人员指导,让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可以说对于企业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十分有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进行外包或是自建的决策时,首先要全面的分析自身的发展特点,明确地知道自身最需要发展的方面,然后在模型中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最后再进行外包的决策。但是我们也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所以对外包的需求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也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在模型的定位中懂得相互转换和变化,这本身也是对电力企业自身管理和发展能力的考验。所以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现状适时的进行变动,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为今后企业的发展谋求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泽厚,黄文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2(12).

[2]杨皖苏,徐传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25(5).

论文作者:行微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研究论文_行微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