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发展也对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设计院应当依据建筑工程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原则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要求,遵照国家的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不断整合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经验,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合理化布置与研究。新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化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
1智能化技术概述
智能化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以 GPS 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精密传感技术的应用为主。智能化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不仅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危险性操作,提供工程施工安全性,同时机械自动化的操作,也切实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无论是在工程施工故障排除方面,还是在工程施工精度提升方面都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该项技术的运用优势更加明显,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之中。
2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技术特点
2.1电气工程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在电气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当中,设计的原则首要的就是节约、经济、效益。设计人员应当在遵守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从建筑工程的实际配电方法、变压器容量以及建筑的用电荷载等方面出发,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排水设计、暖通、动力的实际设计情况进行规划,不断地整合建筑工程的成本与效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电压等级、供电电源、供电系统、设备的配置,接地防雷、变电站的选址以及照明设计、电力的负荷情况等等。只有合理地规划电气工程的各个因素,才能够良好地保障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其中,对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建筑电力负荷情况,它是整个电气工程的载体,对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整个配电系统以及电气设备的选择,这是建筑电气智能化运行的核心; 接地防雷保护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是保证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 供电电源以及变电站的选址则是整个电气工程设计当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节能情况。最后,设计时还要对照明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因为电气的照明系统与居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关系着居民的舒适度,所以合理地设计电气照明渐渐成为了电气工程经济节能的重要目标。
2.2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特征
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化与建筑电气的联合应用,比起传统的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智能化系统具有明显的工艺、理念以及技术创新。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资源条件的限制下,达到集中监控、控制与安全监管于一体的效果。传统的技术与智能化技术在技术领域进行比较的话,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智能化系统把传统的建筑分离成了几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包括电气设备、信息采集以及其他,再通过计计算机网络把这个分离开来的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系统能够相互联系并统一协调,达到能够控制信息与现代化建筑电气管理、资源共享的目的。
3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3.1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建筑物中的电气工程都需要 24 小时连续运作,单纯依靠人工无法适应这种强度的工作,必须要使用智能化技术建立自动保护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如果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对故障进行控制与保护,避免出现严重后果。一方面要通过定位功能,对电气工程所有的电气设备装置配件以及线路位置进行确定;一方面要运用传感技术将电气工程各项运行情况上传到电脑终端,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对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会通过电路、电机设备以及电磁场等方面的信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按照上传的数据值对整体工程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智能化控制。
3.2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分析
现代的智能化技能跟原始的应对突发状况发生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还具有相当多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致可以包括为操作方法的便捷和运行流程的简单化,这样就可以在电气设备出现危险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减少修正的时间,将出现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掉。
3.3远程处理系统
建筑中的电气控制系统与接受处理的设备之间应当进行透明及时的通信,在技术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保证电气工程的智能化通过一条线路当中的不同处理器进行处理。从建筑电气工程的总体上来看,对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系统进行控制,主要就是对建筑物各个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控、信息分析,实现自动处理并将信息传输给工作人员。
3.4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化线路
在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化线路的布置当中,需要注意对一些需要进行专门导向的线路,比如温度湿度的传感器线路、流量计线路、水位开关线路以及通信的线路进行专门的施工。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与电源线需要进行分槽、分管布线,网络控制器、计算机等设备布线应当与弱电工程使用相同的接地干线。在建筑的电气工程当中,不同的电子设备是属于不同的供电系统的,因此也需要对不同抗干扰能力与功率的线路进行不同的布线,各个系统布线按使用功能、工作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线缆和对应的布线方式,对于同一路径上线缆较多的情况,还须悬挂标识牌,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同时还须方便检修人员可以快速区分。
3.5在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运用
在使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进行优化时,通常会使用专家系统与遗传算法两种智能化技术。技术人员会利用遗传算法对生物遗传进行模仿的特点,对系统中的生化规律进行摸索,从而准确找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为了保证设备的优化质量,技术人员会将专家系统与遗传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使用。目前技术人员还研发出了模糊逻辑以及神经网络两种新的设备优化方式。基于物理方法的模糊逻辑,以及基于计算机算法的神经网络,打破了传统网络运算速度的束缚,能够设备优化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改进措施
4.1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低,原因一方面是技术研发落后,另一方面是技术尚未普及。在电气工程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尚且没有应用在每一个电气设备中。对此,应该扩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从电气工程扩展到建筑工程等其他领域,推动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
4.2智能化技术的理论部分会与实践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
虽然国内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实践水平始终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现在行业专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对外国先进经验进行了借鉴,正在积极探索一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途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目标必然能够达成,智能化技术会有效带动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
结束语
虽然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与功能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在运用水平方面以及运用领域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仍然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工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电气工程的维护水平以及故障排查效率,进而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运行质量,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加稳定、安全的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平.探究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233-234.
[2]崔兆平.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门窗,2015,02:67-68.
[3]戴玲.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5,13: 235+239.
[4]李高国.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建材,2015, 03:144-145.
[5]马浴阳.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7:79.
论文作者:胡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