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园建设技术_猕猴桃论文

狝猴桃建园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论文,狝猴桃建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接上期第37页)

5.防护林带设置

猕猴桃对风特别敏感,其叶大质脆,果实皮薄质嫩,新枝蔓木质化程度较差,遇大风损害严重,抽出的枝梢长到20~80厘米时,特别容易从基部吹断。因此猕猴桃园设置防护林带是必不可少的。

防护林带的类型 宜采用常绿、落叶混交透风结构林带。主林带一般由2~3层乔木及2层灌木组成,副林带一般2~3层。这种结构的防护林带,其下部可以透过一部分气流,降低风速。防护的范围较大。

防护林带树种选择 在选择防护林的树种时,应考虑适应当地的条件,生长迅速,枝叶茂密,寿命长,与猕猴桃没有相同的病虫害,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树种。常用的树种有杉树、水杉、白杨、云杉、湿地松、女贞、柳杉、冬青、黄杨等。

防护林带的营造 防护林带应与常年有害风向垂直,距果园5~8米,与果园之间挖一条断根沟,防止防护林木根系进入猕猴桃园。主林带一般设在主干道两侧,对整个果园起防风作用。副林带常设在干道两侧,对果园小区起防风作用。防护林带最好早于猕猴桃1~2年定植,或栽种2~3年生大树苗,才能在早期就起到防护作用。

架式选择

猕猴桃属藤本植物,设立支架可使树体保持一定的树形,使枝叶在空间能够分布合理,获得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维持良好的生长结果状态,并便于园内进行一系列的田间操作。架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方式、品种特性选用不同的架式。

猕猴桃采收的架式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篱架、棚架和篱棚架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若干种架式,现介绍生产中常用的几种架式如下。

1.单壁篱架

单壁篱架架面与地面垂直呈篱笆状,这种架式架材成本较低,适于密植,有利于早期丰产,管理方便。不足的是后期产量比棚架和篱棚架产量低,也不适宜美味猕猴桃品种栽培使用。篱架支柱材料最好选用水泥柱,经久耐用,不需再更换。水泥柱横截面积一般为10~12厘米见方,长度2.4~2.6米,埋入土中60~80厘米。地上部分1.8米,每隔60厘米处留一小孔,用于穿铅丝,拉3道铅丝,铅丝多采用8~10号镀锌铅丝。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竹木做架材,在经济较困难的山区是比较可取的,待有经济效益后改用水泥支柱。缺点是竹木使用年限不长,再更换比较困难。篱架的建立采用沿猕猴桃种植行的正中,根据栽培的株距,采用每隔一株或每隔两株猕猴桃树立一支柱。

2.“T”型小棚架

“T”型小棚架是在其直立的支柱上设置一横梁,构成一个形似“T”字的小支架,其架面也较大棚架小,故称“T”型小棚架。支架的材料,我国多采用水泥支架(横梁有的与直立支柱浇铸在一起,也有采用横梁另外浇铸,最后拴在支柱的顶端)。或支架用两种材料制成,直立支柱用水泥柱,横梁用6厘米×6厘米的角铁架设。直立支柱的横截面通常为10~12厘米见方。

直立支架长一般为2.4~2.8米,埋入土中60~80厘米,地上部分1.8~2.0米,横梁长1.5~2.0米,横梁上架设3~5道铅丝,铅丝多采用8~10号镀锌铅丝。“T”型小棚架的建立沿猕猴桃栽植行向直立正中,根据猕猴桃种植密度,每隔一株或每隔2株猕猴桃立一架。

该种架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架式,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但早期丰产性没有篱架好。

3.小“T”型篱棚架

小“T”型篱棚架是综合篱架和“T”型小棚架两种架式的优点。这种架式的特点是,克服了“T”型小棚架早期丰产性差的缺点,又克服了篱架后期丰产性差的缺点,能够经济地利用土地和空间,植株可以早结果、早丰产和立体结果。采用这种架式,在前3~5年内先以篱架结果为主,同时培养棚架,当棚面布满后,由于篱架面光照和通风条件恶化,篱架已没有实际利用价值,篱架面将逐步淘汰,最终形成“T”型小棚架。这种架式,虽集中了篱架和棚架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在整形过程中以形成棚架面为主,因棚面结果才是这种架式的最终目标。

该种架式建设就是以“T”型小棚架为基础,不同的是在“T”型小棚架的棚面下支柱上,另外拉上2道铅丝,形成一个篱架。其支架材料,架式走向均与“T”型小棚架相同。

4.水平大棚架

水平大棚架即在每行支柱横向用6厘米×6厘米角钢横梁或粗钢丝连接,纵向(猕猴桃行向)每隔50~60厘米架设8~10号镀锌铅丝。形成一个大网状结构,架面与地面平行,建成后的棚架,形似平顶荫棚,故称水平棚架。架面的大小因地形及地块的大小而定。该架式所采用的支柱长2.4~2.8米,埋入土中60~80厘米,地面架高1.8~2.0米,每行根据猕猴桃树栽培密度,每隔一株或两株猕猴桃树立一支柱。支柱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柱。支柱的横截面10~12厘米见方。

以上介绍的四种架式是在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架式,各地使用的架式还有其他的形式,如降梁“T”型小棚架,简易三脚架,倾斜棚架等。但不管是哪种架式,每行的两端支柱应进行加固,加固可采用锚石向外拉,也可采用内支柱斜撑,采用锚石外拉,既占用土地,又对田间操作不便。采用内支柱斜撑,既靠固又不妨碍田间操作。

品种选择及授粉品种配置

猕猴桃品种是果园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猕猴桃果园生产的果品品质的优劣、产量的高低,以及树体的抗性强弱等性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因此,品种的选择是建立果园的关键。

选择品种的基本原则应符合下面几点:①要根据生产出来的产品利用目的而定。②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品种,新发展地区划可根据品种的特性及适应性或参考临近或环境条件与本地相似的地区栽培的品种的选择经验。③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贮藏、加工和销售市场等条件,选择适宜对路的品种进行栽培。④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基地,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品种成熟期搭配错开等问题,配置有早、中、晚熟品种,以免集中成熟上市,造成人力与销售、运输等的紧张。⑤注意授粉品种的选择搭配。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若没有配置适宜的雄株授粉,则雌株品种就不能结果。因此,建园时,除了选好适应当地的优良雌株外,还必须同时配置与其相配的雄性授粉品种。选择配置的授粉品种原则为雄性品种的花期范围与雌性品种相同或宽于雌性品种,且授粉品种的花量大,花粉萌芽率高,两者亲和性好,授粉后能受精结实。雌雄配置比例可为雌():雄()=5~8:1,在生产中较普遍使用的是8∶1。

五、定植

1.定植时期与定植密度

猕猴桃是落叶果树,定植时期一般都是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进行,即12月初至2月底以前,此时定植的狝猴桃树,成活率高,且次年生长较旺。定植密度,多依环境条件及所采用的架式、品种特性而定。篱架栽培多采用株行距3~3.5米×3~4米,即每亩栽植55~74株,“T”型小棚架栽培一般采用株行距3.5~4米×4~5米,每亩栽植33~48株,水平大棚架栽培采用株行距4~5米×5~6米,每亩栽植22~33株。

2.定植技术

定植穴和定植槽开挖 定植穴按长、宽、深各0.8~1.0米挖大穴,定植槽挖的长度与种植猕猴桃的行长相同,形成一条大沟。但定植槽存在一个缺点,因猕猴桃需立支柱,支柱与苗木在一条直线上,土壤开挖后,支柱不易立牢,改用挖长坑为好,即在要立支柱的位置留50厘米不开挖,便于立支柱,这样形成一个个长坑。

开挖时,应把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在穴(槽)的两边,挖好后,埋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枯饼、秸秆等,同时加入磷肥。填穴时,采用先表土后底土填入方法,开挖出来的土应全部填回穴(槽)内,同时混入所需的底肥,底肥应分层施入。这项工作最好在秋季时做好。因填入土,还要有一段沉实的时间。土壤沉实后,再定植苗木比较好。

苗木定植 定植先按预先安排的株行距定好苗木的栽植点,再把树苗按品种安排放于栽植点,安排苗木时特别要注意雄株的位置,不要搞错,以免造成整园雄株分布不均匀,影响雌株授粉结实。栽好苗后要浇透定根水。

3.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从嫁接口以上30~40厘米处剪断,即定干(约5~6个芽眼)。幼树管理要点要经常保持根际土壤的湿润,肥沃,防止受旱、受渍,以提高成活率。

定植的幼苗成活后,最好的结合灌水,多次少量施迫肥,每株每次施尿素50克或复合肥50克。夏季高温干旱来临前,应尽量做好树盘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幼苗萌发新梢后,要及时在幼树旁垂直插一根长约1米的小竹竿,将主蔓系于竹竿上,防止主蔓折断,并保持主蔓的直立姿势,使其保持比较旺盛的生长势和较大的生长量,为提早丰产奠定树冠基础。同时注意及时除去实生萌蘖。(续完)

联系电话:0791-8524185

标签:;  ;  ;  ;  ;  ;  

猕猴桃园建设技术_猕猴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