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察
基于乡村善治视角的乡村教育功能提振路径
巴志鹏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 乡村善治是通过恰当手段治理后乡村呈现出来的和谐稳定状态。教化/教育是乡村善治的基石,这是历史的启示。充分发挥乡村教育促进乡村善治的功能,能正面影响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办教育,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城乡公平共享等,是乡村教育功能提振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乡村善治;乡村教育;乡村振兴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恰当的治理手段,使乡村出现一种和谐稳定的良好状态。促成乡村善治的因素很多,有外在化的手段如法律制度等,有内在化的手段如潜移默化的教育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乡村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功能的提升是促进乡村善治的关键和良方。乡村教育的功能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助力建设和谐社会风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提振乡村教育功能尤其是学校教育功能则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办教育、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城乡公平共享等为重要手段。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长期门诊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共40例。临床诊断均符合《KDIGO指南》制定的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50岁,血透病程3-7年,该40名患者由临床药师参与患者全程化管理,包括纠正患者贫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患者的用药教育。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合并用药,和疾病状态等。⑴纳入标准:长期并定期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门诊患者。⑵排除标准:非肾性贫血、肿瘤等其他疾病;严重心、肝、肺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脑卒中或严重意识障碍者。
一、历史启示:教化/教育是乡村善治的前提和基石
(一)教化:古代乡村控制的重要内在化手段
乡村是指以从事农牧渔业为主的人类居住场所(村落或乡村聚落)。良好乡村治理状态(“善治”)的形成有赖于治理者乡村治理能力的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是指治理者在通过各种手段高效治理乡村,使乡村社会秩序稳定、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乡村广大当政者乡村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国运之兴衰和朝代之更迭。而治理能力的提高、乡村“善治”的达成,则以教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为重要前提。
古时,人类聚居进行生产劳作,形成游群、部落,进而演化为酋邦乃至国家。在国家里面,自然有了城郭和乡野之分。城郭少而稀,乡野则辽阔广袤。如何对乡野进行控制,使逐步形成的社会规范得以遵从、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谓“殚精竭虑”。
我国周代,统治者把王城所在区域称为“国”,王城之外的郊甸之地称作“野”,在被称为“野”之区域,设“六遂制”来掌控之。据《周礼》载,六遂制规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鄼,五鄼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人的“六遂制”像个金字塔型的框架,框住了整个乡野,不可不谓是一个巧妙的乡野控制机制。而在这个机制里,教化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如官员要在“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可见,我们的古人很重视发挥教育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大农民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获得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得以实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随后,服从于国家工业化战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广大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由于工业建设所需大量资金依仗农业的积累,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证工业对农业积累汲取的政策,这一政策从国家工业化的角度看,成就斐然,但最终却也客观上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在这个二元结构里,乡村教育较前有所发展,但国家对乡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尽管如此,孱弱的乡村教育还是为乡村培养了一批批支撑乡村进步发展的人才。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以后,“农业先进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之所以能大量向沿海地区和城镇转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数以亿计受过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基础和支撑”[1]。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基本上进入了小康社会,而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乡村,乡村教育在实现农民脱贫、乡村振兴中是重要的依靠。但目前乡村教育仍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培养经费偏少,设备设施缺乏或质量差和信息化水平低等导致的人才培育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党和政府统筹城乡发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提振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教育加速发展,为乡村培养出更多急需的有才干、用得上、留得住的复合型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除上述国家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手段为乡村教育“输血”之外,国家还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的力度,激活民间、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办学,特别是要激励城市民间、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办学、合作办学、捐助办学等方式下乡为乡村教育添把薪、加把火。
(二)教育:发挥夯实乡村执政基础的功能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类人才需求变化和学生自身职业方向的需要,第四学期会进行为期3周的《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专业实践教学。该实习秉承“职业导向,兴趣驱动,分类指导”原则,在完成企业级项目应用开发实训的同时,锻炼学生分组合作、集中开发、完成真实项目的能力。笔者在该实践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以自定义分组项目为依托,通过边做项目边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ASP.NET相关知识,最终达到能利用ASP.NET开发网站的目的。
政府要深化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农村特岗教师,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支农、支教、支医、扶贫“三支一扶”等制度改革,鼓励大学毕业生扎根乡村从事教育事业,要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解决周转性住房、给他们预设上升空间等措施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为乡村教育等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二、乡村教育促进乡村善治功能提振路径
(一)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教育教学机构、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素养提升规划,通过认真落实国家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和与高等学校协作进行师范类专业大学生顶替在岗教师实习等形式,让教师得到比较长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让教师做到倒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Λj=Λj2-Λj1,其中Λj1<0, Λj2>0为dΛ2-cΛ-βj+1=0的两个根, j=1,2。
乡村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校教育。学校是对乡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乡村的学校教育一般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无论在何种类型的学校,受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而实施对学生教育行为的主体则是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传的“道”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灵魂。这就要求作为传“道”者的教师全面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更新、丰富、吸收、储备自己所从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以能够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
(二)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政策倾斜扶持力度
往往此时,他们都会望而生畏。这时候我就笑得很胜利,这个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一群男人,天天做梦走路都在想偷腥,想着艳遇,却时常没有胆量。
(三)引导资金、人才进入乡村办教育
回溯数千年的中国古代、近代史,统治者进行乡村控制之术莫过于地缘性的保甲制、血缘性的氏族宗法制、内在化的礼教和宗教。政权、族权和神权,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设什伍连坐法(保甲法的前身)以降乡村控制体系中的三条主线,这三条主线编织成了一个法与礼之网,罩在了乡村上空。而在这个网的网眼里,总会透出“教化”的影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乡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貌焕然一新,其中,教育在取得焕然一新之面貌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教育的形式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党和政府通过各种媒介、通过向乡村派驻宣传队工作队等对广大农民进行各种各样的马列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通过各种形式的扫盲班类社会教育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大力加强乡村学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类人才,培养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整合松散的乡村、加强党对乡村领导的重要手段,也使得自身的乡村执政基础更加牢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中,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乡村面貌变化巨大而深刻,这也是与乡村教育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的。
历史表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启示我们,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更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作为人口众多之发展中国家的当下中国,“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1]。同理,只有办出一流的乡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才能实现乡村的良好治理状态,达到乡村“善治”之境界,因为“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1]。
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是提升教师这一职业吸引力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历史上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又由于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社会产生了“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社会心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城乡不平衡,广大乡村教师尤其是中西部乡村教师经济收入少、待遇差,一些地方的乡村教师甚至辛苦从教却得不到及时足额的工资,一时间,教师转行成为时尚,乡村教师流失严重:流向其他行业、流向城市、流向当时受益于改革开放倾斜政策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打工谋生。乡村教师资源更加匮乏,乡村教育雪上加霜,以至于政府强令东南沿海企事业单位在招工时不得招内地中小学教师。乡村教师也要生活,在原单位工作却不能得到生存所需工资报酬时,外出打工谋生之路也被行政命令堵死了。这些现象造成的后遗症是严重的,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中招、高招时“三流学生”报考师范,师范生毕业时“三流师范生”到乡村任教的状况。乡村教育得不到人才支撑,培养出有用人才的功能大为下降,其负面影响深远,波及今日。
乡村社会要达到“善治”,必须有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为内涵的乡村振兴。没有乡村产业兴旺,就不会有生活富裕幸福的物质基础,也没有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地的本钱。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乡村广大农民过上了小康好日子,才有了更有利于建设文明乡风的现实条件。而如果缺少生产力之中最活跃因素之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国家必须重视乡村教育,采取切实措施,使教师成为阳光下最吸引人的职业。
(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城乡公平共享
信息时代,互联网等信息工具是知识倍增器,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必要的信息化条件,一些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的教学方法就无从实施,如“翻转课堂”(即通过课堂内外时间的调整,把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MOOC”(慕课,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等教学模式在信息化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取得更佳的效果。因此,政府要在乡村实施互联网建设工程,架构起信息化桥梁。这样,乡村教育就有了教室内和教室外教育的结合、现实教学情境和数字虚拟教学情境的结合,乡村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也更多、更广了,这样能缩短他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懂技术,能为乡村、为国家更好地服务之人才的距离。
模型(3)仍为非线性规划模型,与模型(1)和(2)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是基于设备的可利用生产时间来构成约束条件,而是基于设备的可用数量来构成约束条件,以此反映出从生产设备的数量方面进行最优分配和调度.
如此这般,乡村有文化的人多了,农民整体素质也就提升了,乡村有文化的管理人才也就多了起来,乡村治理效度提高、乡村产业兴旺也就有了人才保障。可以通过乡村学校、广播电视、互联网倡导移风易俗、订立乡规民约,使和谐文明之乡风蔚然,这样,乡村的“善治”便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谈教育》编辑组.温家宝谈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中图分类号] G7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17-0003-03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12BKS025)。
[作者简介] 巴志鹏,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收稿日期] 2019-04-24
标签:乡村善治论文; 乡村教育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