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振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3)
【摘 要】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低级处理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植桩方便、造价低、抗震性好等优点,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房建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建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53-03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建设面积为47542.1m2,一层的建设高度为4.1m,二层以上的建设高度为2.8m。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应力管桩进行施工。设计预应力管桩进入到持力层深度达到了1m以上。设计管桩的直径为500mm,管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预应力管桩使用C80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
2.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2.1.1 选择压桩机械
施工人员施工压桩机械来进行施工时,需要首先考虑设备的单桩承载力,其次需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来对设备的吨位和机型进行明确化。一般来讲,以管桩的1.5倍承载力来确定最终设备的吨位[1]。通过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考虑之后,选择全液压680型抱压式桩机,并且其垂直度也需要符合施工要求。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压力的变化情况,需要将压桩的速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2.1.2 压桩的顺序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选择逐排打桩的方式来进行操作,由于随着桩入土壤深度的不断增加,土层的密实度也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沉桩的压力进行控制。压桩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单向前进的方式来进行打桩,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各个桩所受到的压力和阻力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使用逐排打桩方式进行操作时,沉桩挤密过程中,地基的土体可以随意扩张,这样以来,不仅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地基土上溢而引起地表上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避免桩身发生倾斜。
2.2 施工工艺流程
2.2.1 放样
在进行桩位放置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布点图来进行。首先,需要将钢钎向下捶打大约400~500mm的距离,其次,需要在打入的区域内放置灰粉,对其进行捣实,最后借助竹签来对灰桩的中心进行确定。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确保桩点放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每日打桩之前的桩位进行测量,将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一旦满足施工要求,即可进行后续的操作。
2.2 吊桩喂桩
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吊桩的钢丝绳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稳定性符合要求,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借助桩机上的吊车将管桩进行吊起,然后将其以匀速的速度放置于夹持箱内。当管桩下放与地面距离大约为10cm时,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加压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管桩中心和地面钢筋模具的中心平行。测验合格之后,采用十字桩尖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后续的操作。
2.3 压桩
(1)第一节桩的压桩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压桩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和关注。首先,在进行压桩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作业,确保管桩的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要求,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压桩的整体质量。在进行压桩操作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压桩机的水平仪进行调节,确保其正常工作。管桩压入时,需要与地面呈垂直角度,如果误差较大,则需要将其抽出,待调整至水平角度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2)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对管节的长度进行选择,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在接桩时,桩尖对持力层产生外力,引起变形现象。此外,需要将管桩的接头数进行控制,一般为3个。
(3)由于施工所处的环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难以对其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对高出地面的管桩进行截断,并且要低于水平地面。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管桩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
(4)在进行压桩操作中,需要对桩的承载力进行明确,并且还需要对压桩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进行全面的检测。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则需要立即停止作业,对施工现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避免以后再有类似事件的发生。
2.4 接桩
(1)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选择气体保护的方式来进行桩头的焊接。焊件和焊件之间会产生电弧,从而融化金属,从而实现桩头焊接的目的。气体可以对桩接头产生一定的保护,从而大大提高焊接的质量。为了有效的提高焊接的性能,避免气孔的出现,需要严格控制焊料的纯度进行[2]。除此之外,在焊接区域,需要做好防风工作。
(2)为了有效的保证焊接工作顺利的进行,入土部分的桩头需要高出水平面。在对管桩进行对接时,需要对上下端破口的位置进行处理,使其呈现出光泽。上下节桩段中心需要对准,将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即可。下图1为接桩示意图。
(3)管桩在进行焊接时,一般选择JM-56焊丝,其在强度或者延伸率方面都符合施工要求。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在坡口上焊接4~6个对称点,并且使用分层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工作。
(4)一般来说,当焊接层数超过3层,需要彻底清除内层的焊接渣,然后才能进行外层的焊接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各个焊接缝隙之间不会出现空隙。焊接完成之后,需要对各个层面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5)在进行焊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接桩的时间进行控制。已经焊接完成的桩接头需要进行冷却处理,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6)送桩。当桩顶部与地面距离较小时,需要对桩的垂直度和桩顶质量进行检验,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7)终压。为了确保压桩效果,需要对其进行3次复压操作。
(8)截桩。当桩顶部高出地面一定距离时,需要对其进行截桩。在进行截桩操作时,不能使用大锤来对其进行敲击,避免对桩身产生不良影响,应该使用锯桩器来进行操作。其次,在施工电动切割机来进行操作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切割,并且需要不断的进行加水,降低机器与接触面之间的温度。
图1 接桩示意图
3.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第一节桩的压桩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压桩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和关注[3]。可以采用十字交叉的方式来对桩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桩的垂直度出现偏差时,需要将其从管桩中拨出,调整好其角度后再进行施工,切不可直接将其扳回,这样才能避免管桩断裂现象的出现。在压桩操作中,需要将桩入土的垂直度控制在施工要求范围内,一旦出现垂直度较大的现象,则会影响桩体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压桩过程中周五建筑物的变形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理论数据。如果桩尖焊接不牢的话,则会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并且不断的提高焊接的稳定性和稳固性[4]。因此,在进行管桩的桩尖焊接操作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来进行操作,焊接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当温度下降到要求范围内,再进行后续的打压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桩尖破损或者裂缝的出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工作:(1)在沉桩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基岩面或者孤石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进行应急方案的选择,切不可盲目进行打压,影响其他结构;(2)多节桩在施工时,上、下节桩需要处于同一轴线上;(3)需要将沉桩的桩身自由段长细比应控制在要求范围内;(4)在进行打桩时,需要预留12cm桩垫的厚度,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桩身不受到破坏。
4.结论
总而言之,预应力管桩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操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并且提出整改办法。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之后,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今后的施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求会,潘寿宁.建筑工程建设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6):59-61.
[2]孙科,孙垚.浅谈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37(7):89-92.
[3]陈丰.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的处理[J].福建建筑,2006,24(2):47-50.
[4]杨引强,白琳.高层建筑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6):56.
论文作者:张席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管桩论文; 预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其论文; 操作论文; 这样才能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