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研究_沟通管理论文

虚拟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研究_沟通管理论文

虚拟学习社区培育与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06(2012)03-0074-06

学习社区是一个由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彼此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1],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个体的成长。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学习社区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实践领域最为开放和多元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场域。我们知道,过去的十几年中,网络以其强大的力量催生了各色各样的虚拟学习社区,包括新闻组、BBS、聊天室等,近年来又出现了个性社区——Blog。可以说,在技术的支持和推动下,新兴的虚拟学习社区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它能够将真实世界经验与学校学习有效地连接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有效沟通、交流,以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但是,技术只是支持虚拟学习社区建立和发展的一个因素,虚拟学习社区的培育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学习者之间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以及由此建立的一种社会交互关系,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学习社区培育和发展的思考。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典型案例透视

在技术支持和推动下,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非常成功的学习社区,如在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伙伴项目和小鬼网络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学习社区有效地支持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学习社区建立与发展的策略。

1.CSILE

CSILE(Computer Support Int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项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Carl Bereiter和Marlene Scardamalia共同发起并主持。该项目基于“目的性学习”和“知识建构社群”等理念,先后开发了以“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CSILE)”和“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两代教育软件。20世纪90年代,在苹果公司的大力推动下,第一代产品被引入美国,并逐渐扩展到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CSILE是一个教育知识媒体体系,支持多种形式媒体(其中包括文字、图纸、图表、时间表等)进入系统的公共数据库。CSILE是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部分学习者沟通交流能力欠缺的现状而被开发设计出来,用于培养学生话语技巧的在线交流环境。在这个数据库里面,学习者可以进行检索、链接、评论、评价等基本操作。它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学习者进行有目的的信息处理——通过与其他学习者和专家教师的网络化合作,为学习者提供并且使其得到与处理过程有关的反馈,以指导随后对知识的修改和重构。它鼓励学习者进行反思并积极控制学习进程,如问题解决、规划、目标设定和自我调节等;从元认知和程序上加以促进,帮助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和外显思维过程,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是十分重要的。[2]

2.The Buddy Project

伙伴项目最早于2008年秋起源于芬兰。伙伴项目是在芬兰社会严峻的用工荒背景下产生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留住到芬兰来的留学生。为此,芬兰政府制作了这样一个教育系统,以此来鼓励国际学生留在芬兰。从2008年秋开始,政府通过网络帮助学生了解芬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该项目的具体目标包括:整合和熟悉芬兰社会环境;介绍芬兰公司和生活;减少对芬兰的偏见;芬兰语言习得的可能性;改善英语交际能力;用英语多方位沟通(短信、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信使);芬兰人的跨国通信体验。[3]

随着国际化的飞速发展,伙伴项目的运转对于留学生了解芬兰产生了明显的作用,该项目预设目标也得到了实现:学生能够使用多媒体通讯工具来进行劳动和安排会议;芬兰学生获得了大量的多元化知识和实践经验;国际学生也了解了芬兰的生活和文化环境,最重要的是交到了朋友。为了使该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2009年秋,对该项目做了相应的调整,形成了4人~5人一组的学习团体,他们通过首次会议来确定团体的名称并且组织首次团体会议。对于系统的评价则主要结合必修课程标准和欧洲评分框架来进行评分。与此同时,学生自己也会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价项目。未来问卷将会发放到芬兰学生的工作场所,来了解他们学习的经验,同时也会增加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以此来作为进一步调整的依据。

伙伴项目的成功和整改措施展示了虚拟学习社区在知识建构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伙伴项目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最早被Oberg提出)。大量研究显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能够通过信息、情感和道德上的帮助来减少由于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压力。文化冲突问题解决了,留学生们才会感觉到更高的自我认同感,并且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芬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Kidlink

Kidlink是挪威于1990年由民间组织Kidlink Society创建并维护运行的一个有全球影响的、由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参与运作的项目,旨在“帮助孩子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交流与合作”,它的目标使用者是10岁~15岁儿童和青少年。自1990年5月创建以来,已经有174个国家的孩子参与其中了,他们的主要交流途径是电子邮件,同时还使用各种基于网络的对话、普通信件、传真、电视会议以及电台。目前在Kidlink中有包括汉语在内的近30种语言被使用。[4]

Kidlink创建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孩子们了解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兴趣、梦想、生活的目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生存技巧,变得更加成熟;帮助他们发挥创造性,建立跨文化和界限的社会合作网络。基于网络的Kidlink项目在被视为学习的基础的两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通过项目中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锻炼;使用有严格限制的书写格式,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也走向成熟;通过与不同环境下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锻炼学生打破自我中心思维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其次,学生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都增长了很多,他们所发送的和接收到的信息通过“非学术”形式融入其知识结构之中;学生们也认识到学习可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并且是绝对值得的。该项目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参与全球性交流合作学习和青少年知识建构能力的培育。Kidlink项目的成功也为其他项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模型。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

上面透视的这几个案例是虚拟学习社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最为成功的。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虚拟学习社区将对共同主题感兴趣的一群人聚集在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场域,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协商或辩论、争执等社会性活动建构知识。这些成功的案例项目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因为它们的发展遵循了相应的规律:首先,科学、合理地利用了技术手段;其次,积极、虔诚地遵守了社会准则;再次,严格、恰当地运用了教育原则;最后,适时、灵活地顺应了生态法则。本文以上述案例为证,从社会学、教育学、技术学以及生态学这4个维度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1.社会学视域下的培育与发展策略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网络社会,在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也必然要遵循相应的社会准则。为此,我们从社会学视域着手,通过对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社会学视域下学习社区培育的相关策略。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鼓励参与、学习契约、情境创设和沟通交流这几个方面着手,以期培育出高效的虚拟学习社区。

(1)鼓励参与——知识与身份的双建构

迈克尔·杨曾经说过:“学习首先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而不是学校中心的形式,或是社会筛选的形式。”学习社区必须鼓励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参与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如为共同体成员设定角色,鼓励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参与讨论,或参加团队活动,使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行动中取得进步,感受参与的快乐。这样学习者不仅在从边缘到中心的参与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且在共建实践共同体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过程中,会形成对于共同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完成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建构。[5]也就是说,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中,我们必须保证学习者知识与身份的双重建构,进而通过保障学习者的高度参与来提高学习效率。

在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设计其环境和操作办法,以此来适应学生的针对性、成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恰好充分体现了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鼓励参与的原则。

(2)学习契约——网络学习的“法律”约束

“学习契约”是一种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的书面协议。它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实践、完成活动的证据及确定这些证据的标准等。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学习契约来建立学习社区中的共同自治伦理,因为学习社区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组织。而身处这种社会组织的学习者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行事。这种社会准则对于规范社会团体行为具有显著功效。

在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中学习,会给予学生相应的责任,以此来保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而这也恰好体现了利用“学习契约”来保证学习者参与的相应原则。因为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大多数情况下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自由人。如果没有相应规范制度的制约,很有可能造成鞭长莫及的困扰,进而会影响其他学习者,甚至是整个学习团体的学习效益。有鉴于此,对于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设,很有必要签署“学习契约”,进而通过“法律”上的约束来确保学习社区的高效运作。

(3)情境创设——促进知识的建构与迁移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社区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建构“协作学习情境”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为学生尽可能营造真实的协作情境。Brown等人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它要受到知识所使用的活动、情境以及文化的基本影响,并且与它们不可分离。在学习社区中,必须让学习者身处与知识对象有关的具体境脉中,包括对象本身的具体细节以及对象所存在的文化实践境脉中。

以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为例,它具备了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一般基本要素:情境创设、协作、会话、知识建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知识的迁移,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情境创设的原则,以有利于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促使学习者知识的建构与迁移。

(4)沟通交流——实现群体内知识共享

美国专家穆尔(Moore)提出的“三类相互作用”理论指出:我们应该鼓励学习者在与教师、同伴、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的互动中,学会学习、分享智慧,通过参与到越来越成熟的学者式研究讨论中,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自由会话以获得群体的认可,逐步适应学习社区的文化,促进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灵活应用与迁移。[5]知识是一个共享的过程,在不同的领域,专家与新手角色是在不断转变之中的,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成长。话语共同体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学习社区中,学生要加强与老师、同伴的沟通交流,围绕有共同兴趣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撞击思维深处思想的火花,从而超越自身思维发展。

以计算机支持下的学习环境为例,它以加强学习者沟通交流为最终目的,在此过程中,它借鉴课堂教学模式,由学习者提出问题的假设和理论,然后通过研究、观察和解释来确认修改或放弃他们的理论,基于此种模式,学习者在习得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我们不难看出,在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建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沟通交流的原则,进而确保学习者在群体内知识共享过程中促进高效的学习。

2.教育学视域下的培育与发展策略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学生习得的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也就是其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获得的知识情境与实际生活所需知识情境不一致和不匹配,学生所具有的学业智能与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实践智能存在着差距。[6]鉴于此,我们根据以上相关案例,从教育学视角入手,提出技术支持下学习社区的相关策略措施。具体说来,我们应当从目标、任务、主题、反馈和合作小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培育与发展策略。

(1)确立共同目标——“共同学习愿景”的创建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学习目标并不像传统教学过程一样,由教师制定,统一安排。学习社区是由有共同兴趣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学习者构成,教学目标也由学习者的共同兴趣所决定,并非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要帮助学习者确立共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习者以最大的激情、最高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在Kidlink项目的个人通信环节,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首先,他们会读取其他小朋友的自我介绍(名字、年龄、家庭住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等),如果发现有相同点,他们就会建立讨论。学生可以通过一个观点、一个问题来开始他们的讨论。总的来说,这种交流和讨论增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也证实了在学习社区中创建共同愿景的重要性。

(2)合理分配任务——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者潜能

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每个学习者个性发展,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即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目的是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7]继而要求我们将分析得到的能力和倾向与学习社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来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潜能。

在Kidlink项目中,学习者在开展讨论性项目之前,需要回答4个问题:我是谁?长大了我想做什么?长大后我希望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了这一目标我能做什么?在对学生有基本了解之后,再根据具体任务要求以及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事实证明,这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潜能。

(3)坚持主题引领——培育“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学习社区中的身份可以在群体中发展和得到巩固。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确定与培养学习者的身份:小组练习,发展共同体理念和在内部公开认可个体与团体的成就。这在另一方面则要求学习社区能够提供一个具有“共同体意识”的学习环境。在初期,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介绍,使团体成员之间能够有所了解,增进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性地向学习者送去问候,发掘学习者长处与优势予以鼓励,促使学习者从边缘性参与向入门参与转变。这样,能够增强参与者的团体意识,促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社区的学习中来。

以伙伴项目为例,它的出现最早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教育系统,来鼓励国际学生留在芬兰。从2008年秋开始,政府通过网络帮助学生了解芬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芬兰政府认为创造这样一个国际网络社区,对于留学生了解芬兰具有明显的作用。这很明显地展现了“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高效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显著功效。具体说来,我们在培育与发展学习社区时,必须要坚持主题引领原则,培育“共同体意识”。

(4)及时反馈与反思——激发与维持学习者动机

由于网上合作教学成员的文化背景、个人能力倾向、认知水平等差异较大,在网上合作学习过程中显现出不同的层次,如果采用常模参照评价会影响学生的成功机会。[8]这就要求我们采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要时刻关注学习者讨论情况,并根据其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技术支持下学习社区的最大效用。

在伙伴项目中,要求学习者撰写学习日记,在日记里记录下跨文化项目的经验。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使沟通问题最小化,从而推动这个项目往更高程度发展。这也就充分体现了通过及时反馈与反思激发学习者动机对于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设的功效。

(5)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完全发挥小组成员优势

由于社区成员的地域、国别以及性格、兴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应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以期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习者的积极性。

在伙伴项目实践阶段,根据学习者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最后形成4人~5人一组的学习团体,他们通过首次会议来确定团体的名称并且组织首次团体会议,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团体归属感。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初次分组应当综合考虑学习者各方面的差异来合理分组。

3.技术学视域下的培育与发展策略

根据社会共享认知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具有实践特性的学习环境,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技术支持的学习社区中,技术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它也必须遵循技术学的相关规则。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终端设备、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这几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关策略、措施,来建设技术支持下的高效学习社区。

(1)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终端设备的建设

诺曼曾经说过:“今天我们是在为技术服务,我们需要把以机器为中心的观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技术应该为我们服务。任何被人类发明用来促进人类思维或活动的东西都可以被看做是人工制造物。”[9]换言之,学习和培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便利学生的程度。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进行终端设备的建设。

在伙伴项目中,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终端设备最终还是为整个项目服务的。该项目起初用Moodle作为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其功能还在不断扩大:包括作为学生间互相联系的平台;作为返回任务、撰写学习日记的环境;作为任务库。学习任务也有所改变,不再是纯粹的报告而是学习日志,学生在日志里记录下跨文化项目的经验。通过这个举措可以让学习者得到更多的方便,进而推动这个项目进一步发展。

(2)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的创建

根据多媒体信息的感觉通道说,我们可以获知,多媒学习者在利用多媒体时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系统。我们采用多种媒体传播的信息会比采用单种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更加容易被理解、记忆。基于此理论,我们在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设计时要采用多种媒体,扩充学习者的感官,以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是一个教育知识媒体体系。它支持多种形式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纸、图表、时间表等)进入系统的公共数据库。学习者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的理解能力与实际效果。鉴于此,在构建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增强学习者学习效果。

(3)通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交流平台的创建

萨乔万尼曾用反思、发展、多样化、对话、关怀和责任感这些词语来概括学习社区,并且认为只有在教育理念中融入上述思想,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具体说来,我们必须运用现代通讯技术确保有效的对话。在线交流是指基于通信技术的支持,进行基于网络的沟通交流。首先,在线交流不同于面对面沟通,通常情况下是异步的(即非实时)沟通交流。其次,在线交流形式多样,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日益变迁。它经历了从电子邮箱演变到群发、到电子公告栏、再到能够实现个人实时交流的聊天记录以及视频会议。最后,在线交流功能多样,它能够促进各种学习活动,其中包括自主学习、一对一学习、一对多学习和多对多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构建时必须重视通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交流平台的创建,使技术真正服务于学习者。而这些思想无论是在计算机支持下的有益学习环境、伙伴项目还是小鬼网络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生态学视域下的培育与发展策略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领域的问题和现象。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简言之,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10]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是建立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不仅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更要面对网络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提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相关培育措施,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尊重学习者知识产权、适当的过程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转变师生关系这些方面着手。

(1)“限制因子定律”——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源于李比希(Liebig)的研究。1840年李比希在研究矿质营养与植物的生长关系时发现,当植物所需的营养供应量降低到该植物最小需求量以下时,该种矿质营养就会限制这种植物的生长,即使其他矿质营养供应再充足,也不会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领域,就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在教育生态学中,将自然限制因子扩展到社会、精神因子。[10]也就是说,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构建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全面关注学习者的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满意度。

在伙伴项目中,对于系统的评价主要结合必修课程标准和欧洲评分框架来进行。与此同时,学生自己也会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价项目。学习者都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意欲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自己学习的经验以及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以此来作为调整的依据。这不仅加速了伙伴项目的日益完善,更保证了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构过程中,要遵循“限制因子定律”,通过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确保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2)最适度原则——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中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10]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是面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者的,因此应针对不同层面的学习者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学习过程和资源,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前文已述,在Kidlink项目中,学习者在参加这些全球性讨论性项目之前,需要回答4个问题。在对学生有基本了解之后,孩子们能参与各种形式的讨论项目。也就是说,只有了解了学习者的基本信息之后,才能够因人而异进行学习计划的安排。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构过程中要遵循最适度原则,选择最适合学习者的过程和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社区的功效。

(3)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生态学认为,当一个新的物种进入到某个生态系统后,新的物种就会和原有的一个或多个物种以及整个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新的物种会和其他物种竞争生存资源,为争夺新的物种与原有物种之间发生竞争。从进化生态学观点看,相互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协同进化。[10]这也同样适用于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构建。

Kidlink创建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孩子们了解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兴趣、梦想、生活的目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生存技巧、变得更加成熟;帮助他们发挥创造性,建立跨文化和界限的社会合作网络。在进行个别项目环节的学习时,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讨论主题,包括学校的需要,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好奇心,以及其他学生特别有兴趣的话题。这些项目通常会出现小组讨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并且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而且由于很多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参加,也有利于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在这种形式下的学生之间通信,儿童间的关系扩大,他们也可以从一个主题的讨论中得到更多的共同兴趣点,进而能够就另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具体说来,这提示我们在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的构建时,必须遵循竞争机制和协同进化的原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习者创造能力的培养。

(4)教育生态平衡——转变师生关系

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11]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倡导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以及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关键的生态因子,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关系的形成是教育生态系统持续、永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对待学生的方式,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尊重、理解学生,唯有这样才能跟学生搞好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在伙伴项目中,沟通交流的形式由学习者自己决定,教师通常鼓励学习者进行多种交流技术的沟通,如短信、视频、电子邮件、语音等。之后,学生则要进行独立工作,如果遇到问题的话也只能通过邮件联系教师。事实证明,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网络时代的要求及时转变师生观念,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总而言之,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建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教育生态平衡的原则,转变师生关系,以求高效发挥技术支持下学习社区的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在21世纪这个注重交流和协作的时代,虚拟学习社区对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则是网络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并且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校教学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从社会学、教育学、技术学和生态学几个维度制定出相应发展策略,以期解决技术支持下学习社区实施过程中的真实世界经验和学校学习之间分裂的问题,也希望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收稿日期:2012-03-09

标签:;  ;  ;  

虚拟学习社区的培育与发展研究_沟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