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南渡镇中心小学,广西 岑溪 543202)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与补充,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受到广大课改实验教师的青睐。经本人多年的观察、实践和思考,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诸多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现状;对策
开展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以来,广大实验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着有效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正是这群默默无闻的探索者,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绩。然而,在这欣喜的背后我们却不难发现,在开展小组合作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去观察,冷静地去反思。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经常到一些学校的课堂中去学习、观摩,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现针对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诸多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今后更有效、更健康、更深入地开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1、随意组建学习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取长补短,以促进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得综合考虑小组成员间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分组,还得考虑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
2、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是走向了极端,课堂上,小组合作几乎每课必不可少,表面上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其合作仅是形式而已;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殊不知,却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有的教师不管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抛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去分组讨论,由于学生还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过自学、独立思考,这样的小组讨论又怎能得到深入的开展呢?
3、合作学习过于泛滥。
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烈的课堂氛围,或为了展示新课改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不管有无必要、不依据教学内容和合作学习的适用范围,一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还有的教师布置的合作交流的内容过于简单,一些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无需依赖别人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却大张旗鼓的组织学生去讨论。
4、合作学习留于形式。
在调研时,我们也经常遇到过以下两种现象:
①小组合作时间过短,小主持人刚宣布小组合作讨论,有的学生刚刚进入“合作”的角色,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时,教师为了争取教学时间,就一拍手“好!”、“停!”等,学生的讨论则“咔”然而止。严重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②在合作后没有组织小组展示、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更不用说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和成果展示。
5、教师没有进行有效调控。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可现实中往往由于教师组织的不恰当,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1、合作学习不和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课改实验调研时不难发现,爱说的学生总能滔滔不绝、使劲地说个不停;不爱说的则金口难开、沉默是金;有的小组讨论变成了只有一人在唱“独角戏”,搞“一言堂”,同学之间则没有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思维的共鸣;伙伴间不懂得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不懂得倾听别人和欣赏别人,影响着课堂融洽的学习氛围。
2、没有围绕主题进行合作学习。
在小组讨论时,各小组闹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学生是说着说着就跑题,有的小组围绕主题说不了几句就跑到题外,借机闲聊,聊家常、聊动画片……表面上是学生“积极讨论”、“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毫无收获,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和补充,它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的现状,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学习、交往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如何更有成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认为,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换已经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呼唤着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重新定位。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掌握新课改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还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认真思考、积极地探究和交流,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进行明确分工。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个体差异等情况,一般以4-6人为一组;体现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小组的组织者(组长)、纪律员、记录员、汇报员等,这样,小组内各司职责,人人有事可为又相互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在小组活动时让他们以同龄人的思维、方式方法自己管理自己,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
(三)给足合作的时间,提高合作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足,确保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见解。在时间的掌握上,对于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时间约为5—8分钟,对于较为简单点的可给予2—3分钟。再少,就是“有形无实、合而无质”的了。
(四)明确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在每一次合作之前,教师要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布置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欲望,学生才会把合作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从而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形式,提高合作的效率。
(五)适时进行交流评价,激发创新思维。
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时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思考,应该得到交流、沟通和融合,并形成统一的意见。所以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间的相互交流、展示成果,让他们各抒已见、相互补充、共享成功的喜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手段,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研究和创新,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才会更趋完整、合理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吴娜.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J].宋梅.学周刊.2018(21).
论文作者:黎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成员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