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的研究论文_张全有 鲍海华 陈文君

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的研究论文_张全有 鲍海华 陈文君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 目的:探究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颅内泡型包虫转移的40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40例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结果:40例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患者中,颅内单发11例,多发29例,病灶直径大小5-56mm,CT呈高、稍高密度结节样、团样、蜂窝样改变,MRI信号混杂,T1及T2上可见呈簇聚集的多个小囊泡影;颅内病灶发生在额、顶、颞、枕叶灰白质交界区,另外39例病灶周围出现水肿,呈指状、片状改变,1例患者灶周未见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常呈环状强化。结论:泡型包虫通过血行方式转移到颅内,颅内病灶数目、发病部位、水肿、增强方式等特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肝棘球蚴病(又称肝包虫病)是一种慢性、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1];我国主要流行于牧区,诸如青海、西藏等省区,青壮年就诊较高。包虫病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该病被列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肝包虫病常分为两类[2],囊性包虫病及泡型包虫病,以前者多见,泡型包虫病属于较罕见寄生虫病,但疾病晚期向脑、肺、骨等转移,提示预后不良,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搜集我院经影像诊断为泡型包虫颅内转移并经病理或者临床证实的4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4例(60.0%),女16例(40.0%),年龄20-64岁,其中20-30岁4例,31-40岁15例,41-50岁16例,51-60岁4例,61-64岁1例;藏族35例,汉族4例,土族1例,多数患者有牛羊密切接触式或牧区居住史;40例患者大部分以腹部症状就诊,一部分以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很少部分以呼吸系统症状就诊;40例患者行头颅MRI23例(17例平扫+增强扫描,6例患者只行头颅MRI平扫),30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其中4例患者头颅CT平扫+增强,1例患者头颅CTA),行头颅CT+MRI患者共13例患者。

2.检查方法:40例均行头颅磁共振平扫或CT平扫。经医生分析图像,做出诊断。对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占位效应、水肿效应、强化特点等做出以下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40例泡型包虫颅内转移患者中,颅内单发11例,多发(>2个)29例;呈结节状35例,团块状8例,蜂窝状、葡萄串及花簇状共3例,结节状、团块状混合发生5例,结节状及蜂窝状混合发生1例灶最大径56mm,最小直径5mm;占位效应轻9例,重30例,无占位效应1例;1例病灶周围无水肿,39例病灶周边均发生指状及片状水肿;病灶发生在顶叶24例,额叶25例,颞叶18例,枕叶17例,小脑11例,脑干2例,基底节3例,丘脑2例,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6例;31例行头颅CT病灶呈高、稍高密度28例,等密度6例,低密度1例;出现钙化5例;23例行头颅MRI患者中病灶信号T1、T2多数为混杂信号,也可为单纯的长T1长T2,也可为单纯的短T1短T2,信号复杂;4例行头颅CT平扫+增强,2例病灶未见强化,1例病灶呈环形强化,1例患者病灶呈轻度结节状强化;17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患者,病灶均呈环形或花环形样强化。

3.讨论

3.1肝泡型包虫CT、MR影像学表现:

CT:一般肝内单发,少数多发,在肝内呈浸润性生长,以低密度为主,边界不清晰,病灶边缘及内部可见多种形式钙化,如砂砾状、蛋壳状、絮状等[3];另外,病灶内部常见更低密度影(常因虫体侵及血管影响血供而造成病灶中央营养不佳发生变性、坏死、溶解呈胶冻状液体)。当病灶较大或原发灶临近肝内血管时可压迫门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及肝动脉,血管截断乃至血管内虫栓形成,都提示血管侵犯,进而通过血行方式转移到远处脏器;也可向周围组织浸润转移;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或呈轻度强化,多发生在病灶边缘,即“浸润带”[4],CT典型表现为熔洞或地图样改变[5]。

MR:多序列观察原发病灶特点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对显示钙化的敏感度不佳;肝内病灶信号混杂,在较长T1、较长T2信号灶内,散布更长T1、更长T2信号影,形态不定,呈大小不等的棉花团样或不规则形团块状,分布于病灶中央或者病变侧区,DWI成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

3.2转移方式

肝泡型包虫有浸润扩散、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三种转移方式[6]。颅内是肝泡型包虫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

3.3颅内泡型包虫影像学特点

颅内转移病灶常为多发,大小差异较大,大者几厘米,小者数毫米,CT呈高、稍高密度结节状或者团块状病灶,也可以为葡萄串样或蜂窝状改变,有时可伴有多种混合形态发生,病灶少数为等密度,低密度更少见;MRI示不同信号的聚集在一起小囊泡呈蜂窝样、团块状改变,信号多较复杂,但也可为单纯的长T1长T2,或者为短T1短T2。病灶内可有钙化,CT检查较MRI敏感,钙化形式呈砂砾状、点状及斑片状等;病灶周围多数出现大片状及指状水肿影,占位效应严重,也有极少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出现;颅内转移以幕上多见,尤以额、顶叶灰白质交界区多见,其次为颞、枕叶,少数发生在核团、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区,幕下以小脑半球多见,再者为脑干;增强扫描常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变现,呈环形或花环样强化,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泡型包虫颅内转移多与恶性肿瘤颅内转移、胶质瘤相互鉴别。

4.总结

肝包虫病是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宠物和人类的健康,而且该病治疗有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尽量做到一级预防;在包虫病的诊治与治疗过程中应结合影像学表现如B超、CT、MR,依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等作出全方位的分析,及时了解疾病的动态方向,早起发现病灶的转移情况,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士波,米圆圆,刘爱琴,等. 肝包虫病的诊断现状及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04):797-800.

[2] 张庆欣,唐桂波. 泡型包虫病影像学研究新进展[J]. 青海医药杂志,2010(01):73-76.

[3] 牛少雄,牛建华. 肝包虫的CT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2):1104-1106.

[4] 刘文亚,楼俭茹,邢艳,等. 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08):860-863.

[5] 李晓坤,阴素萍,刘江,等. 螺旋CT诊断肝泡型包虫病11例[J]. 宁夏医学杂志,2009(07):640-673.

[6] 赵宝魁,鲍海华. 包虫病的CT和MR诊断及新技术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5):5-7.

[7] 姚凯华,李得福. 6例脑包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 青海医药杂志,2006(08):33-34.

论文作者:张全有 鲍海华 陈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  ;  ;  ;  ;  ;  ;  ;  

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的研究论文_张全有 鲍海华 陈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