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消化科 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胃癌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收治的160例病人,其中男性8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24岁,平均住院天数11天。结论:护理工作者既要理解患者的痛苦,更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为患者提供熟练的技术操作和温馨的人文关怀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除有腹部局部的病理损伤表现外,多伴有明显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死率高达53.3%左右。近年随着对SAP的发病机制及病变变化的深入研究,发现SAP时机体释放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失控,过度炎症反应造成机体免疫调节网络的紊乱,促抗炎因子比例失衡,是胰腺炎重症化和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关键。现运用血液透析(HP)联合血液灌流(HD)治疗,可以有效阻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临床中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非手术综合治疗同时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病人,其中男8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24岁,平均住院天数11天。以胆道系统疾病并发60例,暴饮暴食酗酒后突发62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4例、重症胰腺炎引发血糖升高血钙降低32例、不明原因2例。多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发热、呕吐、腹痛症状;4例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不明显,但血尿淀粉酶已达到诊断标准以上;入院后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重症监护、抑制胰腺分泌、禁饮、禁食、胃肠减压、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镇痛、防治继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并配合积极的护理,疗效显著。
1.2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技术治疗
入院开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SAP。首先行右股静脉置管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采用费生尤斯4008S型血液透析机、FB-130A血液透析器、丽珠HA-230大孔树脂灌流器,依次连接血液回路管、血液灌流器、血液透析器,做好透析前准备。采用达肝素钠(法安明5000U)抗凝,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因一般树脂吸附器在2h后对大多数溶质吸附达到饱和,故在2h后取下灌流器再单纯血液透析治疗30min.第2天再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次,在治疗过程中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脉氧等生命体征。
2结果
2.1主要表现
2.1.1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多数为突然发作,常在胆石症发作。大量饮酒或饱餐后不久起病,疼痛剧烈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
2.1.2恶心呕吐与腹胀:起病时即有恶心、呕吐、大多显著而持久。频繁呕吐剧烈者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样渣液,多同时伴有有腹胀。出血或坏死型者虽呕吐较轻但常有明显腹胀或麻痹性肠梗阻。
2.1.3发热:大部分水肿型病人有中度发热,不伴寒战,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应考虑并发感染。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
2.1.4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突然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改变,四肢湿冷,脉搏频细,血压下降。休克的发生可能与频繁呕吐丧失液体、血容量减少、剧烈腹痛、化学性或毒素刺激有关。
2.1.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坏死型患者可有严重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低血钾,若因低钙血症引起手足抽搐者则为重症,提示预后不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接到入院通知,立即准备床单位,通知值班医生,了解病情的轻重程序。采用不同的急救措施。
2.3严格监测病情密切检测病人生命体征与尿量变化,记录出入量。注意监测腹痛与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报告抢救处理。
2.4疼痛。休克、体位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如屈膝、侧卧位、弯腰、端坐位等。因剧烈疼痛碾转不安者,遵医嘱给解压、镇痛药,如阿托品、异丙嗪、654—11或杜冷丁,维生素K3,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提供安静的环境,促进休息,保证睡眠,以减轻胰腺负担和增加脏器血流量,增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缓解病情。
3血液透析护理
3.1饮食护理,遵医嘱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按护理技术常规留置胃管固定,保持减压通道通畅并持续处于负压状态。目的是防止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腹痛和呕吐消失3--4天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步恢复饮食,忌油脂食品。
3.2输液的护理胰腺炎由于呕吐和禁食。每天需从静脉补充2000ml__3000ml的液体,按医嘱先后次序及滴速补液,同时监测心肺功能,避免大量快速输液引起肺水肿。
3.3口腔护理,禁食期间同时禁止饮水,口渴可用水湿润口唇或可含漱,每日常规做2次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干燥,呕吐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异物,防止窒息。
3.4血糖异常的护理,临床中因为胰腺功能异常有相当一部分的血糖异常,高血压的应按5%Gs250ml加4u正规胰岛素加以对抗,禁食和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应严格监测血糖,严防发生低血糖。低血糖表现为:全身流虚汗、头昏、乏力等,根据血糖值,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
3.5维持循环稳定
应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神志、生命征、氧饱和度的变化,每30min测中心静脉压1次,每2h复查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置换液的输入量及超滤量、置换液的温度,防止低血糖、低血压、低血钾的发生。发热患者置换也可不加温,体温正常后可使用加温管,由于置换液流量大,实际温度低于设置温度,因此,冬季要将温度调整到24度左右。避免患者大量输入置换液引起寒战。
3.6预防感染
将患者安置在单人间,房间要每日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置换液现配现用,插管处每日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有潮湿污染应及时换药,避免刺激伤口引起局部或者全身血液感染。
4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易于诊断,除部分出血坏死型预后差均可治愈,但胰腺炎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暴饮暴食等引起的。虽然可治愈,但是不改变生活的方式,对潜在的基础疾病不积极的治疗,仍然会再发或加重,因此,改变和建立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显得相当重要。另外胰腺炎几乎都有剧烈腹痛,加之治疗必须禁食和胃肠减压,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护理工作者既要理解患者的痛苦,更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为患者提供熟练的技术操作和温馨的人文关怀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应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相应措施。如缺乏自制力者要加强劝说解释进饮进食带来的不良因素;对有恐惧反应或压抑反应者应耐心解释、劝慰:说明该病的治愈情况及饮食的情况,对经济不宽裕者,应避开病人面前谈论用药的问题,并及时安慰。
参考文献:
[1]姚海欣,林正燕,诸葛玮玮.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02-1003
[2]刘爱芳.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2):78-78
[3]廖金花.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2):28-29,31
[4]柏晓鑫.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36-38
[5]胡兰芳.2例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2):152-154
论文作者:粟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胰腺炎论文; 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胰腺论文; 重症论文; 病人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