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与评估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高职论文,专科论文,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742(2008)05-0106-0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走向多样化,要求它们担负不同的使命,有着不同的服务范围。这使服务面向的定位日益成为高等学校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专科院校实施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较普通教育更为密切,探讨其服务面向的定位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定位
高等学校服务面向的定位泛指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等职能上的定位。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从服务的空间来看,是服务于社区、地市、全省还是全国;其次,从服务的领域来看,是服务于某一行业或某些行业及其相关行业,还是没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或服务于整个社会;再次,从服务的岗位类型来看,是服务于研究与开发等工作,还是服务于生产及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工作。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专科层次,因此,“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是以“高职院校的定位”而出现的。从认识上看,学界对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的认识大同小异。一般认为,高职专科院校主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在服务空间上,高职专科院校应该适应和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主要面向地市一级,辐射全省,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发展主要服务于社区的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领域上,一所高职专科院校主要针对地方的某一企业或某些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在服务的岗位类型上,高职专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反映到政策上,我国政府对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指导性定位与人们的认识和主张基本一致。如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1]这集中反映了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定位。除此之外,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再到教育部、国家计委印发的《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1999),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等等,对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的要求与学界的主张也基本一致。然而,在办学实践中,我国许多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定位与学界的认识和政府的政策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在服务空间上脱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领域上与地方的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办学比较封闭;在服务岗位类型上存在不务实,盲目攀高的现象,不屑于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于第一线的人才。
二、服务面向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
(一)服务面向地方化
这既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反映,也是教育成本分担的诉求,还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我国各地区经济在结构和水平上差别很大,客观上要求不同的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与其它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相比,高职专科院校与产业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地方化的要求更加突出。其次,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既然我国政策多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而现有的高职专科院校也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举办,高职专科院校就应该主要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也只有这样,它们才能获得地方的支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再次,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来看,不论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还是和谐社会的构想,都离不开区域发展的协调。这在客观上要求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高职专科院校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不是趋于“锦上添花”,都为发达地区服务。
(二)服务面向行业化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职专科院校实施的专业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的是各行各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办学越接近实际,越接近用人单位,就越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向行业和服务于行业,既是服务于地方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专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首先,高职专科院校要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服务于地方的行业来实现。若没有明确的面向行业服务的措施,高职专科院校服务于地方也就成了比较空洞的设想,是很难保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行业化是地方化的具体体现,这与中央部门办学所服务的全国范围的行业是不同的。其次,服务于行业既能增强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能获得行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利于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对于那些直接由行业举办的院校来说,则更是如此。再次,高职专科院校在服务于地方行业的办学积累中,容易走出一条与其它高职专科院校不同的发展路径来,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服务面向基层化
从人才学的角度看,教育必须与一定时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相适应。我国提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改变我国服务于第一线的实用技术型人才极度缺乏的现状。因为这类人才的培养任务是普通高等学校无法承担的。从教育类型上看,高职专科院校实施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一线工作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那样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服务面向基层就理所当然。总之,在岗位类型上,高职专科院校的服务面向主要是在基层,这既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专科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为了保证高职院校服务面向的基层化及其质量,一些国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如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均有院一级的董事会,董事会主席和绝大部分成员是来自企业第一线的资深行业专家。董事会通常每季度开一次会,对学院的办学规模、基建计划、教育产品开发、人事安排、经费筹措等进行研究并做出决策[2]。当前,我国学界和政府对高职专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基层的定位是正确的,但缺乏支持性的制度和措施。
三、完善高职专科院校评估制度与配套措施
如前所述,在实践中,我国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定位与学界的认识和政策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密切相关,需要我们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来解决。然而,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鉴于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院校评估制度,我们可以在力促教育观念和体制变革的同时,借助于评估的导向功能,引导高职专科院校的服务面向趋于合理的定位。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评估中,要引导这类院校服务面向趋于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有赖于在评估方案中加强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的制度设计,并辅以必要的配套措施。
第一,评估的地方化设计。为引导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地方化,在院校分类评估中,应注重地方化的制度设计。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的评估制度中,高职与高专两类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这是实现地方化的重要一环,值得肯定。然而,从评估的主体和评估的标准来看,地方化的特点并不突出。一是在评估的专家组成员中,尽管多数专家在地域上都属于地方,但他们很难代表地方的要求。这些专家一般是学校的领导、管理者和教育专家,以及少数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此外,还必须有相当一部分专家来自教育部专家库。二是评估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没有突出不同地方的不同要求,指标体系中也缺少反映地方化要求的指标。这种导向自然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有着巨大差别的不同地区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在今后的评估制度建设中,要在评估的主体和评估的标准两方面保证地方化的需求得到充分的反映。
第二,评估的行业化设计。为了引导高职专科院校服务于地方的行业,在院校评估中应该做好行业化的制度设计。一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国家,其行业在院校质量控制或认证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明显。当前,我国的高职专科院校评估与行业之间几乎是相互隔离的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并未参与到评估的主体中来,评估专家组成员中也普遍缺乏行业协会人员;二是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并未充分反映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如此一来,行业与高职专科院校之间相互参与的程度不能得到反映,其评估在引导二者之间进行深入地合作方面也就比较乏力了。2005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这是一大进步,但还有待于在评估制度中具体落实。
第三,评估的基层化设计。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基层也有赖于在院校评估中做好基层化的制度设计,以引导高职专科院校培养服务于第一线的人才。现行的评估制度在引导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的基层化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评估方案中将高职专科院校与传统的高等专科学校合在一起,称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从而混淆了两类院校的区别。由于高等专科学校在我国已经被普遍看成是一个低于本科的层次,将二者的合并评估强化了高职的“层次感”和“终结性”,不利于高职专科院校培养面向基层的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政策规定,高职专科院校原则上不能升本科,而符合条件的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升本科。为了能够向“上”发展,高职专科院校不得不向高等专科学校看齐。现行的评估制度将二者合而为一无疑也提供了这种倾向生长的土壤。二是评估的主体和标准都不是来自基层。许多研究表明,领导层和基层部门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有不同的倾向。但在现行评估制度中,除了教育专家以外,只有领导层能够参与到评估中来,而目前这两类人的教育背景更具理论性色彩。基层管理人员无法参与评估,其人才质量标准也很少能得到反映,这无疑与一线人才培养的定位不相适应。在今后的评估制度建设中,必须使评估的重心下移,推动评估主体和评估标准的基层化。
第四,配套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仅凭以上评估制度的设计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还需要辅以配套措施。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产业经济的依存度较高,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距很大,这使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都存在诸多困难。一些产业发达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高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吸引能力强,也能为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行业支持。相反,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技术型人才的吸引能力弱,所能提供的行业支持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无形的市场力量左右着人才的单向流动,使许多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专科院校服务于地方、行业和基层有困难。它们不得不面向经济发达地区服务,对口培养这些地区所需的人才。江西和陕西地区的一些高职专科院校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局势不仅不利于各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为一旦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充分发展起来之后,其“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无疑更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逐步挤占外地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为此,高职专科院校尽管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但也需要政府的积极调控措施。在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都呈现出属地性特征。这些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尽管干预的手段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扩大就业服务[3]。
我国高职专科院校要充分实现服务面向的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支持落后地区的高职专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地方性产学合作,提高其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和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办学能力。同时,在工作待遇上,建立落后地区和基层就业人员的财政补贴制度以及其它鼓励性制度。考虑到我国行政性规章制度往往缺乏有效实施的制约机制,有必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总之,高职专科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它需要更多地遵循“外适性”的质量观要求。为此,应积极吸引当地社会各界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具体用人部门参与到院校评估中来,政府也要制定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