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谭嗣同作为中国近代个性卓然的一位思想家,一生都在践行于其“实学”精神,为救亡图存,甚而慨然赴死,成为近代中国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在感慨其“舍生取义”壮举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思考支撑他壮举背后所依据的价值取向,除一心为公的赤胆之心外,其对待万物不生不灭、微生灭的生灭观、灵魂不死说亦值得我们深究。
关键词:谭嗣同、不生不灭、微生灭
生灭观作为谭嗣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仁学界说”中,所论内容共二十七条,只生灭问题就涉及十二处之多。谭嗣同的生灭观究竟是什么呢?在他看来,万物处于一种不生不灭乃至微生灭的状态,即认为万物既没有生的必要,也没有死的可能,始终处于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摒除生死,将世界置于绝对永恒的哲学观,当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谭嗣同深厚的中学底蕴,以及对佛教教义的契心体悟,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些思想来源中,尤以《周易》、《庄子》、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等以及西方元素说对他的影响最大。
一、不生不灭为仁之体
谭嗣同之所以重视生灭的观念,是因为他将不生不灭提到了世界本体的高度,《仁学》中讲道“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不生不灭,仁之体……不生与不灭平等,则生与灭平等,生灭与不生不灭亦平等。……生近于新,灭近于逝; 新与逝平等,故过去与未来平等。”在这段话中,谭嗣同对万物生灭的思考有两个突出的点,一是他把仁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不生不灭又构成了仁的本体,不生不灭作为体中之体,也成为了天地万物的本体。第二个是借不生不灭内在所蕴含的永恒观念突出平等的价值,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做理论依据。
初读前文那段话,感觉十分深奥,原因在于它的逻辑起点不在于客观实体,而是从“仁”这个抽象概念出发,如果只是从儒家的伦理范畴来理解仁也不至于如此,问题在于谭嗣同所讲的仁无论从思想来源还是思维方式上都不是儒学式的,而是佛学式的。在他断定仁是世界本源之际,马上说道“故唯心,唯识”,而此“心”是指佛家的慈悲之心,此“识”指唯识宗所讲的阿赖耶识,甚至连儒家传统概念“仁”也具有了佛家意味“慈悲,吾儒所谓仁也”。由此可知,谭嗣同对本体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传统儒家“理气观”,而归宿到具有佛学旨趣“仁”上,这样,用佛家的“我法两空”“万法皆识”说解释万物不生不灭的生存状态也就顺理成章了。接着他强调生灭的所有状态都处于平等地位,这是因为照佛家的世界观来说,不生不灭本就是一个圆融不分的整体,在这样一圆融无碍的宇宙内,生灭之间的对立理所应当地被消融了,消融之后在他看来万物也趋向了极致平等。在这里需指出的是,他将平等和“通”的概念混为一谈了,将万物相通过渡到万物平等,由此使本体论过渡到具有资产阶级平等内涵的价值思考上,这也正是谭嗣同思想启蒙的目的所在。
二、不生不灭出于微生灭
谭嗣同在《仁学》中进一步诠释不生不灭时,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微生灭”的观点。他说“不生不灭乌乎出? 曰: 出于微生灭。……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知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过乎前而未尝或住。……逝者往而不舍者复继,乍以为继,适以成乎往,卒不能执而私之曰孰往孰继业。……非一非异,非断非常。……夫是以融化为一,而成乎不生不灭。成乎不生不灭,而所以成之之微生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微生灭”的地位,他明确指出“不生不灭”是出于“微生灭”的,“微”含有无之意,“微生灭”也就是没有生灭,既然如此,“微生灭”何以成为“不生不灭”的存在依据呢?这或许就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观念的看法,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有论”到“无论”的转化,一般认为是认识的深化,因为有的存在即是沿着无的逻辑发展而来,由此谭嗣同将“不生不灭”状态追本溯源,发展到了“微生灭”的认识境界。随后,谭嗣同进一步描述了“微生灭”的绝对空无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他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否定了生灭的存在,将万物置于绝对寂灭的条件下,但谭嗣同又并非真正取消了生灭的存在,而是否定人们对生灭态度的片面性看待,在他看来,生灭都是相对的,正如他用“继”和“往”两个概念举例一样,逝去之后便是继,但刚成为继,继又成为了往,以此反复,继和往也就没有了差别。将此看法应用到生灭的关系上同样如此,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取消对偏见的执著,复归大道上,对此他以佛教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说来说明,他认为只要取消对“一”“异”“断”“常”看法的差别,将万物“融化为一”,万物自然就没有了生灭的差别,而取消了所有的偏见之后,这即是“微生灭”的生存状态。
或许是谭嗣同担心思辨玄理容易引起歧义,不能使人完全信服,他急切地以实证的方式来论证微生灭。他说:“如向所言化学诸理,穷其学之所至,不过析数原质而使之分,与并数原质而使之合,用其已然而固然者,时其好恶,剂其盈虚,而以号曰某物某物,如是而已。”谭嗣同充分利用了西方化学的元素说为自己的不生不灭观做论证,由化学原理可知事物都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所以事物的形成与毁灭不过是各元素之间的组合与分解,而由于构成事物最小单元的元素是不变的,因此事物最终也是不变的。这种经过实证方式的论证,使得它的不生不灭说更具说服力。
三、灵魂不死说
既然已经证明了不生不灭为万物的本质状态,将不生不灭说应用到人生社会领域时,就体现了谭嗣同对肉体的极端轻视以及对人内在灵魂的高度膜拜。至于为何对躯体极端轻视,固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站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上,近代哲学家普遍对内在心的概念高度重视,以期待高扬人的内在主体意识,从而指导并激励人们自觉投身到时代救亡大潮中。
除与同时代人共同的价值归宿外,谭嗣同对肉体轻视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也很大,他说:“所以第一当知人是永不死之物。所谓死者,躯壳变化耳; 性灵无可死也。且躯壳之质料,亦分毫不失。”可见在对人躯体的解释上,他依然借用了西方的元素说来说明,把躯壳看做由质料构成的可有可无的存在,把真正本质的东西归于“性灵”,也就是人的灵魂,由此引出了他的灵魂不死说。或许是对西方自然科学的过度崇拜,也或许是谭嗣同救国心切,在其构建的大同世界中,谭嗣同以哲学家的视角,对人类未来生活给以无限的遐想。他幻想人类将始终处于进化之中,由早期猿猴进化为当今人类,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上,人类的躯体也将愈来愈小,以致最后可以不依赖躯体而独任灵魂;而在人类营养的供给上,他也充分发挥头脑风暴,认为人之所以饮食即在于摄取营养,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到最后以药丸胶囊代替,长此以往,人们将可以完全抛弃躯体,乘风蹈火而不受丝毫损坏。总之,谭嗣同认为唯有人之性灵才是本体所在之处,希望以此断绝人们贪生怕死之念,为救亡图存的斗争奋勇向前。
综上所知,谭嗣同的生灭观不仅包含了对万物本体的深刻洞察,而且直接决定了他对社会领域的价值判断,借万物不生不灭的生存本相论证了一切个体的平等地位,由此构成了他思想启蒙、救亡图存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
[1]《谭嗣同全集》 中华书局 1998年版
[2]魏义霞 论谭嗣同的生灭观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第5期
[3]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册 人民出版社2004-1-1
[4]程强 佛道为表儒家为里——从“二十七界说”解析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思想 江汉学术 2013年第四期
论文作者:张金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生灭论文; 谭嗣同论文; 万物论文; 平等论文; 本体论文; 佛家论文; 儒家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