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变迁:“感性”问题对中国美学的意义_美学论文

美学的变迁:“感性”问题对中国美学的意义_美学论文

美学的改变——“感性”问题对中国美学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中国论文,感性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来说,过去三十年里有两方面大的倾向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审美研究”为中心的各种理论建构;二是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借力“文化研究”而获得迅速展开的审美文化批评。在这两方面倾向中,其实都存在着一个“如何确立感性自身意义”的问题:在前者,“感性”问题主要被置于审美认识系统中来把握,即如何和怎样在同人的认识理性的关系方面,发现感性活动在审美中的具体存在,进而选择和确定其在美学上的结构性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感性”问题对于当时的中国美学来说还是一个认识论话题,80年代中国美学也因此基本属于哲学内部的认识研究范式,包括当时非常流行的各种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教育研究等等,大体都没有脱离审美认识系统框架。在各式各样强调“审美研究”的美学理论中,“感性”的存在价值具体体现在它与人的认识理性的对应关系上;“感性”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不能离开理性在审美认识系统中的确定性和规范性。就此来看,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以追求建构“完备”的体系化理论为目标,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它既合理地强化了美学作为哲学认识论的学理身份,又弥补了过度张扬人的认识理性的美学理论之结构性缺失,向当时的中国美学和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构前景,实现了“拨乱反正”时期中国美学对人的审美权利的期待。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于借助“文化研究”而展开的审美文化批评活动来说,“感性”问题却超越了一般认识论层面:“感性”在这里并非一种结构性存在,也不是同认识理性处于直接对应关系中的存在;它被归于人的当下生活语境,是人在现实中的生活情感与生活动机、生活利益与生活满足的自主呈现,同时也是人的直接生活行动本身。在这个层面上,“感性”体现了与整个认识系统的关系疏远化、与人的认识理性的关系间接化,既不再具体受制于认识理性的制度性要求,也不仅仅囿于其自身作为认识本体在审美认识系统中的既有位置,而是以一种自然存在的方式作用并显现为人的直接现实生活形态。因此,对于在文化研究系统中展开自身的审美文化批评活动来说,“感性”问题的存在论特性才是根本——尽管它的认识论性质依然不可忽视,但问题的核心已经发生转移,不再是一般意义上如何确立感性在哲学认识论系统中的结构性身份,而是如何在感性的现实呈现中确立“感性意义”的独立形象。

这样,我们发现,在审美文化批评中,“感性”问题其实具备了两方面看似对立、实际在共同文化语境中相互关联的特性。首先,在当下生活实际中,“感性”并不构成认识系统的存在本体,而是作为当下存在现象直接呈现着,所以,在审美文化批评层面,“感性”问题同作为认识系统主导因素的认识理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对应关系,具有相对于认识理性的间接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的认识理性的规定性来责备当下现实中人的各种感性满足和利益实现要求的非正当性,不免有些文不对题。在人的当下生活层面,感性的生活情感与意志、生活利益与满足在形式上是自足的,在内在性方面则是自然合法的。由此,在审美文化批评活动中,“感性”问题根本上体现了一种由感性与理性关系的间接性所造就的非对抗性质。感性存在的自足性并没有直接破坏理性在认识关系上的绝对性,而理性在认识系统中的权力同样也不可能自动生成为当下生活的必然性干预力量。

其次,在审美文化批评范围内,“感性”问题体现了相对于人的当下生活的直接性。“感性”问题生成于当下生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当下生活本身,当下生活活动的存在形象通过“感性”方式获得具体呈现。就像手机的使用功能离不开手机的品牌形象价值及其不断翻新的外部造型,人的各种当下生活动机、利益也同样呈现于生活本身的实现形态之上;当下生活的存在意义,决定于它所能获得的感性呈现方式、所能实现的感性呈现结果。这样,在人的当下生活动机、利益与其满足实现之间,便基本上不存在认识上的中介环节,可以直接通过生活的感性存在形象得到有意识的确认。显然,这种相对于人的当下生活的直接性特性,一方面具体表达了当下生活本身巨大的感性实践功能,另一方面则生动再现了当下生活与“感性”问题的同质化过程,从而也决定了审美文化批评活动必须超脱一般认识论,放弃对认识理性的固有信仰与理论执著,从当下生活实践本身出发去阐释生活的感性功能,介入人的当下生活之中体会生活满足的实践形象。

从上述方面来看“文化研究对中国美学的意义”,可以认为,人的当下生活与“感性”问题的同质化过程,实际上已经最大程度地“直观化”了人的感性实践要求和利益满足,因而对于当代中国美学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理论、方法的大面积引入和利用,其最大和最现实的意义,莫过于推动并引导美学在学理层面实现自身重大改变,即:通过审美文化批评活动的确立和展开,一方面,美学把关注点从作为认识本体的“感性”意义方面,迅速而现实地转向作为当下生活存在的呈现方式与呈现结果的“感性”实践,在理论建构的指向性上突破了以往一以贯之的哲学维度,为进入新世纪中国美学在“泛美学”(而非“反美学”)领域争取到新的理论生成空间。近年中美学界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美学”、“生态美学”等的讨论,其间所折射出来的对美学认识论话题的反拨,无疑就得益于这种理论建构的指向性转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两点: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在“泛美学”领域的理论扩张,主要体现在美学话语由学理深刻性逐渐向批评的敏锐性过渡,玄虚的思想开始被广泛的指涉代替,这就大大增强了审美文化批评介入现实文化的具体能力,提升了美学话语的现实效力。第二,“泛美学”的身份不仅带来了美学话语形态的重要改变,也直接改变了美学的对象形态。审美文化批评活动不再限于以人的理想精神、心灵境界作为讨论话题,而是通过批评活动的不断展开,力图在更加宽泛的层面上把人的当下生活的现实形式当作直接对象,从而实现了美学问题由抽象领域向具体领域的转移。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和不断讨论,人的当下实际生活情感与意志、生活利益与满足,包括人作为感性存在本体的现实享乐权利和享乐机制,也越来越受到审美文化批评活动的高度关注。它既成为审美文化批评活动的现实立场,同时也体现了当下文化语境中美学对人的生活价值体系的重建意图。因为毫无疑问,在审美认识系统中,感性的存在价值一直是被美学怀疑和警惕的——感性存在不仅是审美认识系统的低级层次,而且是对人的纯洁的理性身份的一种极具杀伤力的威胁,所以在美学所设计的生活价值体系中,感性仅仅具有、也只能具有认识系统的构造性价值,而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自足性。人作为感性存在本体的现实身份同样也被美学所拒绝。而现在,当审美文化批评活动具体涉及人在当下语境中的生活现实,“感性意义”的形象价值则开始独立于审美认识系统,成为审美文化批评活动的直接对象。对于审美文化批评来说,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为人的当下生活建立一道对抗感性入侵的“防火墙”,而是如何在当下生活感性的现实呈现中寻求意义的传达,在当下生活的感性丰富性中“合法化”人作为感性存在本体的现实身份。这样,人的生活价值体系的重建便成了美学无法逃脱的一项现实责任。这项责任显然无法在美学认识论体系中完成,它只能借助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以应对。

归结起来,由于“感性”问题由理论向实践、认识系统向生活存在本体的现实转移,文化研究的引入与展开为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批评活动的发生、发展,明显证明了这一可能性前景的鲜活力量。它既改变了中国美学的存在格局——以“审美研究”为中心的理论建构工作的式微,同时也为更加有效地建构美学与当下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方向——在肯定的意义上完善生活的美学价值。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美学理论发展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当代文艺美学体系的启示”(NCET-05-0203)成果]

标签:;  ;  ;  ;  

美学的变迁:“感性”问题对中国美学的意义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