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及技术分析论文_刘增雪

电气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及技术分析论文_刘增雪

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进步的日新月异,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信息资讯已大量充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着重对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中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及技术分析。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常见问题

0 前言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应合理安装电气设备, 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及维修,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维修。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而日新月异,建筑物建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主要简单阐述了电气设备安装中常见的问题及技术探讨。

1.概括电气设备组成

建筑电气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高低压成套配电柜、动力照明配电箱、高压开关、低压大型开关(2000 A以上)、电机(随设备)、蓄电池、应急电源等。电气材料包括母线、电线、电缆、电线导管线槽、桥架、灯具、开关插座、水泥电杆、变压器油、蓄电池用电解液、低压设备等。

2. 电气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及应对对策

① 基础型钢、轨距与变压器盘、柜的基础尺寸不匹配。目前,国内变压器盘、柜的安装,一般都不直接安装于地面上,而是安装于基础型钢座上。基础型钢座要与接地干线焊固,变压器盘、柜等用螺栓固定在土建基础型钢座上。进行变压器盘、柜的安装时,时常出现基础型钢座尺寸与变压器的盘、柜的尺寸不相符的问题,导致设备不能就位,必须进行基础改造。

应对措施: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人员应自始至终予以配合和监督检查,对建筑设计和施工提出明确的要求,当电气设计发生变更时,不仅要通知设备定货部门,还应及时以文字资料的形式通知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做相应的变更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变压器盘、柜安装的要求,使基础型钢座与变压器盘、柜的基础尺寸相匹配。

② 电缆排管人孔井底部尺寸过小或布局不合理影响电缆施工。电缆排管一般采用混凝土管、陶土管或塑料管。在转角、分支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一般也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在电缆排管中敷设电缆时,施工人员由于受施工空间的限制,每隔一定距离需要将电缆先盘在电缆人孔井内,然后再继续向前敷设。可是由于某些单位建造的人孔井底部尺寸很小,其空间甚至小到仅能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不能容纳足够的施工人员,如:某单位的人孔井有的长仅2.5m,宽仅有1.5m,这给电缆敷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方便电缆敷设,施工人员有时甚至不得不人为地将电缆人孔井的井口毁坏扩大,将电缆拽出井外盘旋,或在人孔井的侧壁凿洞才能将电缆拽出或放入井内,然后才能继续沿排管向前敷设电缆。这既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也损坏了人孔井的防水层。

应对措施:电缆人孔井的尺寸空间需综合考虑容纳足够的施工人员,满足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孔井墙壁所有的直角、转角要尽可能地做成弧型转角,电缆孔井井壁或地面在土建施工时应预先埋设悬挂滑轮的拉环地锚、井壁还应预先埋设带一定倾斜角斜向上的电缆导管,孔井顶部应预设放置电缆中间头的托架,以方便施工人员敷电缆,方便电缆中间头的制做、安装、维护和检修。

③ 沟道出口及电缆管孔洞封堵不严。沟道出口及电缆孔洞的封堵,是防止电气火灾扩散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防止小动物进入,防止外部水的渗入。但是,由于沟道出口、电缆管孔洞等一般都在地面以下,所以常不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电缆敷设安装后,或电缆维修时把原封堵拆除后,因无专人管理封堵,常常造成遗漏。为使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不被积水淹浸及避免场地雨水倒灌电缆沟内,变电所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等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室外地面0.25。电缆沟的沟壁,宜高出地面02/1配电室内的电缆沟距户外较近时和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沟内容易渗水。

应对措施:因此土建应采用防止渗水的措施。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应用防火料密实封堵。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空隙,空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并设专人监督检查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免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④ 高层建筑的配电室安装和建成后维修时的运输通道问题。在高层建筑内通常将配电室设于地下室或楼层内,且位置较偏僻。

应对措施:一定要考虑到安装时和建成后维修时的运输通道问题,电气设计时要向土建设计提出要求,不能只考虑安装时的运输,还应考虑在建筑物建成后,正常使用时配电设备出故障运出维修的问题,后者往往容易被设计人员忽略,因此,有关部门应特点注意改进。

⑤ 铜线管切口毛刺未处理。钢制线管用切割机切割后会在切口处留下极锋利的毛刺边,如果不挫掉,穿线时很容易划伤导线绝缘层。特别是暗埋在混凝土楼板或墙体中的接头。在穿线后测绝缘电阻时,如果发现某一回路绝缘电阻不够时已很难整改,往往是马马虎虎蒙混过关,对将来用户的安全用电造成极大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气设备设置要求技术探讨

① 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②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③ 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④ 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 0 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 m。

⑤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⑥ 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m~1.5m。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重0.5mm。

⑦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4.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分析

由于电气工程专业性强,在工程时间紧、作业面宽、工程繁杂、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若不分轻重缓急,势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在安装过程中,应认真学习、因地制宜、总结经验,分析工程实际情况,抓住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处理解决关键性质量问题。

4.1 配电装置的安装分析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毫不放松,严格按图施工和按标准、 规范验收。大楼内变压器、 高压开关柜、 低压开关柜等设备都比较先进,其生产厂家一般较具规模,按常理是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

相应建议: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认真检查,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等现象,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4.2 电力电缆的安装分析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就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工程中使用的电缆绝大多数是沿竖井、 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 数量多,如不严格审查,就会出现施工混乱、 电缆型号错误,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 发生安全事故。

相应建议:规划电缆过于集中的问题,施工时认真确认电缆方可施工,认真核对电缆型号等。

4.3配电箱的安装分析

配电箱是电力负荷的现场直接控制器。要使电气工程中的动力、 照明负荷能正常工作,配电箱内元器件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工程中配电箱元器件型号复杂、 数量多,部分配电箱包含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设备、电气系统涉及各个专业且各专业又有自己的特点,在设计中受各专业干扰的情况较多,造成设计修改增加,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按施工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顾设备安装而不仔细进行技术审核,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

相应建议:施工单位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修改通知单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的错误。

4.4母线槽的安装分析

矩形母线主要用作变配电所内高低压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是一种灵活可靠的配电系统,具有稳定可靠、 配电效能高 、散热好、 电压降低 、耐机械冲击和安装简便等特点,电流从 250A至 5000A,能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配电需求 。预制型母线安装要注意核对规格型号外形尺寸,清点附件及连接用紧固件数量,母线与变配电设备连接有差异。

相应建议:应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可以在连接处加柔性补偿装置。在装卸、 储存 、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技术指导,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人配合进行安装。

小结

如今随着科技发展进步的日新月异,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信息资讯已大量充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就本文主要针对性的阐述了电气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及技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论文作者:刘增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电气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及技术分析论文_刘增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