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比较论文_王卫卫,李雪艳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比较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度期间我院择期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静脉麻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生命指征和恢复、苏醒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麻醉前后各生命指征如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麻醉前后各生命指征如心率、血压波动明显,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要短于对组照。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要能比芬太尼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其血流动力学、生命体征更加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要短,术后苏醒较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麻醉;

麻醉是指将麻醉类药物经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抑制;而老年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时,因其年龄较大,机体各项功能下降,麻醉反应耐受较差[1]。因此,临床实际操作中,对此类群体应用麻醉时,应选用合理、安全的麻醉类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静脉麻醉最常采用的药物为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也将探讨对老年患者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度期间我院择期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患者;其中腔镜手术有32例、开腹的腹部手术45例、骨科手术12例、长骨骨折7例及其他手术6例;且所有患者均需符合入排标准,纳入标准:ASA健康状况分级Ⅰ~Ⅱ级;18kg/m2<BMI<30kg/m2;≥18岁,≤70周岁的住院患者,男女不限;无静脉输注障碍;排除标准: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及意识障碍者;有严重的麻醉药物过敏史患者或手术禁忌症者。

1.2麻醉方案

两组患者均采取静脉麻醉,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签字,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镇吐)作为术前用药;以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注射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试验组以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组照以七氟烷、丙泊酚、芬太尼维持麻醉,必要时给予上述肌松药进行维持;手术开始后,追加舒芬太尼0.2 μg/kg,术毕前30分钟停止使用肌松药,停止瑞芬太尼(试验组)输注或停止芬太尼(对照组组)输注,并静注止吐药盐酸昂丹司琼;手术结束即刻,停止吸入七氟烷及泵注丙泊酚,酌情使用阿托品和新斯的明拮抗肌松残留作用,进入麻醉恢复室,待呼吸恢复满意后在手术间内拔出气管内导管,术中按常规进行补液和其他麻醉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生命指征如心率、血压,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1.0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比较可知,试验组麻醉前后各生命指征如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麻醉前后各生命指征如心率、血压波动明显,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经比较可知,试验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要短于对组照,详见下表2.

3.讨论

静脉麻醉是指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机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麻醉的方法,在实施静脉麻醉时应注意几点:首先,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在选择药物和剂量时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其次,对于老年患者或循环较慢的患者其用药量宜少,注射速度宜慢,同时操作中应密切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最后,在进入麻醉维持阶段后,要利用麻醉药静脉连续滴注或持续泵入来维持麻醉,需根据手术的刺激强度及机体耐受力来调节输注速率,提供合理的麻醉维持血药浓度;待进入苏醒阶段后,应迅速排除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伤口痛及肌松药残余等状况。而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 min左右可迅速达到血-脑平衡,迅速水解,起效快,维持时间短[2];且据相关研究调查表明,和芬太尼相比,老年患者注射瑞芬太尼后,该药物对机体肝肾功能的损伤程度明显要低,同时镇静、镇痛效果也明显要好于芬太尼;另外在血流动力学的维持和应激反应的抑制上,瑞芬太尼也明显好于芬太尼[3]。且通过本次实验也充分证实了对于老年患者,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要能比芬太尼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其血流动力学、生命体征更加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要短,术后苏醒较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昌和,王娟,雷秀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l0,(9):45-48.

[2]吴新民,叶铁虎,岳云,等.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4):245-248.

[3]丁娟,谭志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麻醉在老年胃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6):567-570.

论文作者:王卫卫,李雪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比较论文_王卫卫,李雪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