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论文_张晓红

浅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论文_张晓红

(陕西省略阳县荣程中学,724300)

摘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以导学案为载体,结合课堂实际与学生学情,少教多学、少讲多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主要步骤包括激趣导入、初读感知、自主译读、品读鉴赏、迁移运用,其实质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此激活文言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教师逐句地翻译,学生逐字逐句地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激活文言文教学呢?近年来,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结合课堂实际与学生学情、少教多学、少讲多做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主要步骤包括激趣导入、初读感知、自主译读、品读鉴赏、迁移运用,其实质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此激活文言文教学。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1、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

或许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较长时期以来,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内容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如此一来,“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金科玉律,“满堂灌”成了不二选择。另外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课堂,教师独霸话语,喋喋不休,有何兴趣、有何有效性可言?

2、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

文言文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同样是汉语,但是毕竟年代久远,今天我们阅读它,有些连我们教师也要借助工具书,何况是中学生呢?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畏难情绪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加上小学时缺少文言文积累,对文言文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此种种,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是一件事倍功半、费时费力而不出成效的事。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感觉到美,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所学内容中去。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

二、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模式

1.掌握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得以实现的保证,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建立教学目标除了要掌握教材内容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刚开始接受文言文方面的知识,在文言文知识积累方面仍比较少,所以他们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只是强调识记和讲授文言文词汇,无疑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更惧怕和厌烦学习文言文,最后影响到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但如果学生没能认真积极地学习文言文知识,就不能完成课程要求,则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能力训练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将文言文的知识渗透到该教学方法中,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惧怕心理,进而使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激趣导入

文言文历史悠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遥远,虽语言简练,但古奥难懂,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文言文教学更需要如此。

教师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导入课题,激发兴趣。例如“谈话法”,教师通过讲述成语典故、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展示法”,展示有关的教学挂图、教学用具,播放有关的影视画面、动漫音乐、歌曲、或者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相声、课本剧等,将学生带入浓郁的学习情境中;“竞赛法”,教师通过检测题,让学生通过个人竞赛或小组竞赛,活跃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并把旧有的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

3、初读感知

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伊始,或教师范读,或录音带读,或媒体范读,让课文的音韵之美如泉水一样潺潺流入学生的心田。继而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然后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方式,检查朗读的效果。让学生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文章真实的思想情感,等等,为完成下一步的教学目标――理解内容作铺垫。

4、自主译读

这是一堂课的主体部分,需要学生口、手、脑并用,调动多种学习形式。“读”是贯串始终的学习手段,自学是主导思路。首先,学生要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弄明白字、词的意思,把句子基本译通;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有重点地翻译词句;再次,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等,初步把握文章意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在自主译读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二是为更好地落实重难点,教师要有意识地主动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

5、品读鉴赏

教师可以选择运用各种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情节线索、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环境场面等。只要是适合于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训练式等,都可以运用,唯一的宗旨是用最简洁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

“品读鉴赏”的过程,教师切忌包办。凡是学生在课下注释或课前提示中能找到的,教师不讲;凡是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的,教师适时提醒,及时鼓励;凡是经过点拨学生可以心领神会的,教师要及时启发指导。通过“品读鉴赏”,使学生不仅学会通过揣摩、咀嚼、理解词句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方法,而且能够借鉴古代文学大家高超的写作技巧,并且可以体味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这样,不但加强了积累,还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迁移运用的能力,文言文的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6、迁移运用

在文言文字词句篇的落实上,必须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应着眼在运用上。体现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可适当选择一些课内的典型语段和简短浅易的课外语段,进行主题练习、分层次练习、比较阅读练习等,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秀丽.正视存在问题,寻求解决策略:简要论述如何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吴敬良.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姜馨.浅谈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及重要作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论文作者:张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论文_张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