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陈少微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陈少微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的必要的消防设施,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指的是超过一百米的高层建筑,因此火灾等事故发生时,人员疏散成为了一个难题。避难层就是针对这个难题而设计的,在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将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与特点出发,深入研究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安全疏散;避难层;设计方案

超高层建筑的增加,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消防疏散工作提出了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的土地资源越发的紧张,在这个大背景下,超高层建筑也随之增加,但超高层建筑本身具有人口较为密集的特点,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消防人员的救援与疏散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情况,设计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够解决人口疏散的问题,还能从一定程度上环节立体火灾造成的人员的伤亡,给消防疏散工作争取到了救援的时间,并且增加了超高层建筑的抗风险能力。

一、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计原则

时间原则

一般来说,超过体形超过一百米的超高层建筑的总体层数都超过了三十层,这就对建筑的疏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考验。据有关部门研究,火灾从部分灾情蔓延到整个建筑,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这就对超高层家建筑的疏散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理想化的状态是在九十分钟之内,将建筑内的全部人员疏散都建筑之外。[1]但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疏散能力有限,并且火灾发生属于极端恶劣的救援环境,疏散工作的秩序得不到根本性保障,强行疏散极容易造成拥挤踩踏的事件,给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实用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计一定要突出实用性。我国对此颁布了相关条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超过一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必须设有避难层。并且两个防火层之间不宜间隔超过十五层,在避难层都要设有备用电源以及防火处理,从而防止火势的蔓延。[2]醒目的标志也是超高层建筑物避难层设计的重要工作,标志的设计也要突出实用性的原则,能够应付火灾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灯光要采用绿光,并且能够应付楼内能见度较低的情况,特别要设计应急照明系统,以应付超高层建筑跳闸或断电的情况。

二、避难层的设计范围

避难层的设计范围是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求相关设计人员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开展避难层的设置工作。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避难层设置工作之前,要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与体形系数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而提高避难层设置工作的针对性。避难层的设置范围应该从超高层建筑的具体要求出发,一般来说,避难层的设置要求能够让建筑内的人员在十五分钟之内到达,从而保证在火灾等事故发生时,楼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两个避难层的间隔不宜超过十五层,这也是考虑到超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为了方便消防的疏散工作所设计的。[3]除此之外,避难层的设置要方便消防人员的疏散以及救援作业,因此避难层的设置不宜在超高层建筑的高层设计,我国的绝大多数的避难层设置在十层到二十层之间,这是考虑到消防人员的消防车的救援范围而设计的,因此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置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才能应付复杂的火灾险情,在无序中找到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不够准确

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计工作建立在准确的数据之上,因此由于数据不准确,而造成超高层避难层设计缺乏合理性的案例屡见不鲜,为了完善我国的超高层避难层设计,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对相关设计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开展避难层设计工作之前,要进行长期的调查工作,从而保证超高层设计的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不准确还会给避难面积的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疏散工作要求建立在超高层建筑的具体需求上,因此避难的人数直接决定了避难层的设计面积,数据不准确一方面可能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甚至影响到消防营救工作的实施,没能达到避难层合理应用的效果,威胁到超高层建筑楼内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缺乏通讯以及照明设施

通讯设施是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内部与外界联系的手段,因此超高层避难层中的通讯设施尤为重要,缺少了通讯设施,会给我国消防救援行动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外面的消防人员不知道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情况,使救援行动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内的人员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容易造成避难层的恐慌,给超高层建筑的人员的疏散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4]照明设施也是提高超高层建筑疏散效率的必要途径,一般来说,规定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照明设备要具有一定的抗震性,保证在灾情发生时也能正常运行,从而保证超高层建筑内部避难工作的效率问题。避难层的照明设备一旦停止工作,会给楼内的疏散与救援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人员的拥挤与踩踏事件。一般来说,造成超高层建筑内部缺乏照明设备与通讯设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超高层建筑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由于我国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起步较晚,因此许多管理部门对超高层建筑内部的避难层的安全设施,缺乏认识上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我国开展安全设计的工作难以进行,甚至会碰到不必要的阻碍。

四、优化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比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超高层建筑的避难设计,我国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起步较晚,设计理念较为落后,并且建筑管理部门对其投入的资金有限,这些因素都大大限制了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为了优化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必须从根本出发,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便改善我国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工作。具体的措施是通过对设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的方式,提高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超高层建筑进行避难层设计的研讨会也尤为重要,通过长期的探讨,听取各方意见,能够有效提升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的合理性,从一定程度上推进超高层建筑 避难层的可靠性。

避难层的疏散楼梯设计

避难层的疏散楼梯是超高层建筑疏散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人员疏散的有序性以及科学性,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对消防疏散工作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才能提高避难层疏散楼梯设计的科学性。一般来说,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属于剪刀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人员的快速疏散,还能保证减少疏散中出现的风险,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疏散工作中。疏散楼梯的防烟处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因为火灾现场通常伴随着浓烟,这些浓烟会影响到疏散人群的视线,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避难层楼梯的防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5]

结语:

避难层作为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最后一道防线,其设计与超高层建筑内部的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做好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不但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的大量研究工作,还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从而为消防人员的疏散与救援工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王秀秀.某超高层建筑避难层优化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09:774-776.

[2]郭任华.浅谈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10,10:83-86.

[3]赵伯海.超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层设计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5:87-88-91.

[4]青剑.朱红红.浅析超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与消防设计——以自贡泰丰国贸中心为例[A]..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5:4.

[5]田聪.某超高层商业中心避难层设计的优化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第一届超高层建筑消防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14:5.

论文作者:陈少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陈少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