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李露恩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李露恩

佛山市南海区永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8251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然后,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威胁着整体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对策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的重点工程,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以及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必须积极分析存在问题,采取一些对策进行解决。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意识薄弱

现阶段,建筑项目大批匆匆上马,人员不稳定,加之工期紧,导致质量管理监管薄弱,责任意识不到位,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管理工作中,没有把质量问题摆到它应有的位置,对工程质量问题不够负责任,这就导致了工程质量不合格,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例如有些企业将一些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质量意识不强、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了解较少的包工头,有的甚至偷工减料,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使给工程质量不合格,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2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从业人员自身问题 从事一线建筑的工人当中除了技术管理人员外,大多数都是缺乏应有知识、质量意识差、操作技能不高的农民工,他们没有足够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多数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来摸索着施工,并没有相当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另外,有些从业人员不是全行技术,在此行业中管理人员偏少,而且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些领导阶级的人员也缺少对建筑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了解。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2.1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2.1.1建立岗位职责制度

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做到各司其职。项目部设置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质检室,由总工程师领导,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各分队设置质检组,由质检室领导,对施工分队长负责;生产班组设质检员,由质检组领导,对班组长负责;质检组和质检员负责日常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指导、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图设计和操作规程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1.2建立和实行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

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各专业工程师,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各工序、各专业质量检测制度,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同时按照各专业的各种规范和条例,同时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职工养成严格执行技术制度的自觉性。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每道工序开工前有施工队主管工程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做到“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标桩和资料未经核签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和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工序“三检”即:自检、复检、终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操作管理方法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2.1.3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

实行质量负责制,逐级落实到工班,责任到人。把工程质量和职工的奖金、评先等紧密挂钩,奖罚分明,增强工人的责任感。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业主、总监理工程师、驻地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较严重隐患问题或是多次出现的问题通知了整改而不认真甚至没整改等情况,项目部将按本管理处罚措施对受检队伍进行严厉处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施工过程动态管理

工程开工前,对总体工程进行质量策划及质量计划,对关键工序、重点及难点进行预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操作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要求。对特殊工种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对未取证的人员进行培训,经培训后进行跟踪考核。在施工前对物料供货方进行评价控制,选择合格有信誉的供方。对施工使用的原材料,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捡,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于工程施工。对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实施“自检、交接检、复检”的三检制度。开工前对使用的计量器具如试验、测量仪器等按规定时间进行鉴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工序或分项工程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或下一个分项工程。应用统计技术,对砼强度、垂直度等进行检测和统计,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因果图、排列图等进行分析,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动态跟踪和纠正。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各级质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2.3加强安全管理

2.3.1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按照“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准则制、从严治理、标准化作业”五项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及考核奖惩办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安全保证措施,奖惩明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及宣传力度,对重点作业场所、危险区、主要通道设“五牌一图”,即:工程告示牌、安全生产记录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录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铭牌、施工总平面图。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2.3.2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及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落实。搞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每一工序开始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实施措施,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3.3做好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所有高处作业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栓好安全绳,严禁重叠作业,吊装设备、提升系统由专人定期检查,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吊装施工工作人员、指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严格按超重机使用说明安装、调试。吊装之前必须经过荷载重量试吊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并按统一手势信号,在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

2.4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建筑工程的质量离不开其技术,而且先进技术更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紧跟业内动态,积极学习相关先进技术,并培养一批专业的人员,使其对一些先进技术精通,并且能够运用到工程当中。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科技、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工程的结构也可能更复杂,装修更加要求新颖、要有更加特殊的功能,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管理要求更高,技术装备再先进,因此,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就更为重要。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常抓不懈,及时发现问题,从各个方面、各个维度总结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质量,推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武.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

[2]张放,林巧.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12).

[3]徐娟娟, 田华. 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2,10(38):250—251.

论文作者:李露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李露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