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十四)
□ 王炳忠
为何我出身本省家庭却从小认同中国
这篇报道是2015年凤凰网历史频道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观世变》特别策划。在这次策划中,凤凰网采访了台湾的统派人士,除了淡江大学经济系的林金源教授与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石佳音教授之外,更采访了70后、80后、90后出生的台湾本省统派青年,包括和我一样是新党青年委员会委员的林明正,以及另一位80后的台湾女生张玮珊。
其中,张玮珊因为受到老师启发,认识到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从原先支持“台独”,转变成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统派,因而被家人指为“思想有问题”,与她产生严重冲突。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日语学习要进行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文化导入,在吸收日本先进文化的同时,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脑卒中属于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急性脑循环功能障碍,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如若不能正确治疗将会引发脑功能损伤,失去自理能力。目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在出院之后会出现焦虑情绪,且肢体活动能力难以康复,传统的护理工作只能根据随访情况提出建议,不能保证护理的延续性。针对于此,下文分析我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中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在关于她的专访上线后,更被“独”派青年人肉搜索,发现她在“行政院”工作,绿营“立委”因此对她进行政治迫害,甚至要求马政府将她斩立决,而理由仅仅是她说自己“认同中国文化的根”“珍惜自己家里(中国)有无尽的财宝”“希望生生世世都是一个中国人”。由此可以看出,“独”派对于本省统派青年的出现是多么恐惧,因此立刻要发动舆论攻势,制造绿色恐怖恫吓所有“中国人”的声音。
以下是凤凰网历史频道与我对话的文字实录。
为了推进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加快深化体育旅游的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休闲需求,以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和规划建设重大体育旅游产业项目为重点,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间,中国的体育产业平均增速20%以上。从2006年的980亿到2015年的5 494亿,总量翻了5倍多。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体育产业定位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加以大力培育扶持。《意见》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出身世居台南的本省家庭,从小认同中国
凤凰历史:你为什么从小就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呢?
我:很多人说我出身于外省人家庭,其实我家是世居台南的本省人。我祖先当年跟着郑成功的军队到台南来屯垦,就是第一代准备“反攻大陆”的人,那时候是反清复明。后来反清复明没成功,就在台湾落地生根,久了之后变成台湾人,然后很多台湾人却笑人家是外省人。
我从小认同中国,很大原因是我特别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那时候台湾的三个电视台在礼拜天都会播国剧选粹,我从幼稚园起就喜欢看。国剧也就是京剧,儿童节时我还登台演过。我还喜欢看历史剧,我看的第一部八点档连续剧是台视的《唐太宗李世民》,我从小就很自然地觉得唐太宗是我国人啊,他不是外国人。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在呈爆炸式的增长态势,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的巨大的上升空间,其一定会为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对互联网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制定出合理的防范风险的监管策略,以确保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的发展。
爸妈发现我喜欢看历史和语文类的东西,就到图书馆去借书。我妈妈是很普通的劳动阶层,她到图书馆就懂得按册数来借书,于是我就看《陈姐姐讲中国历史》,从第一册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造人一直读到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所以我的世界观是从中国神话里来的。我听朋友介绍说央视春晚有首歌叫《中华好儿孙》,里面唱“女娲把天补,夸父走千里”,我很自然地觉得这就是我的根。
到初中以后,当时政党轮替,开始听到“台独”“去中国化”等说法。当时李敖代表新党选“总统”,在电视上主持一个节目,我跟我爸看这个电视节目,还会辩论,这是我的政治启蒙。我像触电一样的突然明白了台湾政治最核心的“统独蓝绿”,我认识到“国统纲领”就是因应国家统一前的需要而产生,大陆地区跟台湾地区同属于一个中国,终极目标是国家统一。意识形态各有不同,可要讲是非总要回归到法律本身。要支持“台独”,你也要面对台湾还没独立的现状;要是想统一,也要面对两岸分治的现状。当时我在作业本上写:很多人讲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我说不,按照法律,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大陆是另外一个地区,台湾并没有主权独立,然后老师就给我画线打了个大问号。
我:我是本土出身的小孩,过去我不晓得别人怎么看我。毕业后又回到初中,支持“台独”的语文老师听到我讲了一句闽南语,他突然发愣地对我说:“王炳忠原来你是台湾人。”我当时一愣,难道有人不是台湾人吗?后来他解释说,看我参加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以为我是外省人。后来我就深思这句话背后的意义。课本讲本省、外省、客家原住民都是台湾人,这句话其实是假的,他们内心觉得讲闽南语的才是台湾人,外省人不是台湾人。我又想,是不是台湾人为什么变得那么重要,如果我是第二代外省人,我认同我是湖南人或者四川人,然后我在台湾住了很久,我也是台湾人,可是我为什么不能说我是湖南人呢?好像我如果不是台湾人我就失去了国民资格,讲话就矮一截。
我:老师不认同。我当时在台北的万华区读书,万华就是艋舺,是台北最本土的地方,也是清朝末年台北最繁华的一带。
2000年台湾大选投票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突然说:“各位同学觉得如果阿扁当选‘总统’,台海会发生战争吗?炳忠你好像很喜欢政治,你来评论评论。”当时我12岁,初中一年级,我就说:“阿扁如果敢宣布‘台湾独立’一定会爆发战争,但是他不敢,他没有这个胆。”老师的回答也很有趣,他说:“我们现在有李登辉‘总统’给大家最新的教科书,叫做《认识台湾》,过去国民党都没有教,现在李登辉教了,大家认识了台湾就知道台湾很重要,美国日本一定会保护我们,所以大家不要怕,台湾人一定可以当家作主。”这还是一位教孔曰孟云的老师,讲的却是这一套。
当时在学校,公民老师教学生“公投”改朝换代,语文老师告诉学生美日会撑腰,还有老师说阿扁当选“总统”,我们就可以“公投”使“台语”变成“国语”,当时这种气氛就弥漫在校园中。
/王炳忠。
公开说自己是中国人被骂“滚回去”
凤凰历史:在台湾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公开喊出自己是中国人,会得到周围人什么样的反应?
我:我是一向都很明确讲,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是在台湾的中国人。很多人就讲,那你就滚回中国去。讲得更难听的就是所谓“中国猪”这种词。这个词其实不是从这两年才出现的,我在政治上很早熟,2000年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关心台湾的政治,那时我在很多网络论坛上去发文,我发现怎么那么多人动不动就一句“中国猪滚回去”。
凤凰历史:还有没有别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呢?
我们这一代刚好是在陈水扁时代长大的,整个中学时代就是陈水扁统治时期,所以像我这样二三十岁的人,他们现在觉得中国那就是敌人啊。就算有一些朋友对大陆的同胞也蛮关心,也愿意跟大陆同胞交流,但他们觉得我们是在关心外国人,我们是在跟外国的朋友做交流。比起仇中的人来讲,他们已经算友善的,可是他还是“去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
国民党推行的大中国教育无法打动台湾本省人
本次2018 NALLTS秘书处收到135篇论文,经审改后选109篇论文编辑进入国际会议文集Proceedings of 2018 NALLTS,由美国新视野出版社出版。
凤凰历史:你支持两岸统一是基于什么原因?
我:当然我们很客观的说是越来越少。大陆的很多官方报告或者是新闻报道,会提到从2008年以来,两岸和平发展、三通直航好像越来越密切,可是在我的观察来看,却没有增进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反而很多人说越交流越感觉到彼此不一样,所谓异己关系的感觉是越来越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情况,从我粗浅认知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教科书跟媒体的作用。因为多数人害怕做少数,所以即便他的家庭环境或者他内心当中也有着中国人的认同,可是长期在“仇中”的主流政治氛围宰治之下,他也不敢说出来。
如果讲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历史造成的了。很多人觉得从1988年李登辉上任以后,台湾才开始对中国人的疏离,这个话当然讲起来也对,但是我们必须要认知到,即使在李登辉之前,国民党在台湾推行的大中国教育当中,挂帅的其实是反共教育。在反共挂帅的前提下,对于中国的认同可能被窄化成是一种乡愁。上一代人,尤其是外省的老兵,他们当然有很重的乡愁,但是台湾70%以上是明清两代就到台湾的本省人,所以我们光是用乡愁来强调台湾人是中国的还不够,这个基础太薄弱。
另外,国民党反共挂帅的教育,也令台湾人对于大陆有一种疏离甚至仇视。当然,过去国民党的教育是把大陆政权跟大陆同胞分开的,所以理论上大陆还是我们的同胞,人民是无辜的,可是这种概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听得懂。当反共教育透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强调的时候它就会变质,到最后就变成反共跟反华、反中分不清。
一开始还没事,我们就卖“两岸一家亲”的徽章,突然旁边开始喊口号,喊“台湾中国,一边一国”。本来我还想,贴“统一”的标语太刺眼,人家又是“台湾独立”,又是“国民党不倒,台湾不会好”。他们越喊越大声,最后我说不行,输人不输阵。所以我们也喊,我说不能再喊“两岸一家亲”了,人家都“一边一国”了你还在“一家亲”,所以我们喊“台湾大陆、两岸一中”。
凤凰历史:你身边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年轻人,你感觉数量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我认同中国是因为太爱台湾
凤凰历史:你认同中国,会不会被人说成是不爱台湾?
凤凰历史:老师不认同这句话?
2004年阿扁开始搞两岸对抗,我一些外省三代的朋友跑来跟我说,他们觉得这是很大的进步。他们觉得我们这些外省人过去有原罪,现在只要愿意认同台湾,就可以摆脱外省人这个包袱。我说NO,谁决定你认不认同台湾?只有他们的嘴巴来决定,他们的笔来决定,所以像我这样一个闽南语流利,“国语”也很标准的台湾本省人,从郑成功来到这不知道已经定居了多少代,但因为我不合乎“台独”意识形态,在他们眼里就属于不认同台湾的人,因为话语权在他们的手上。
很多人说我不认同台湾,我从来不认为认同台湾的诠释权可以被某种特定意识形态的人来垄断。若你读透真正的台湾历史,你会了解,台湾所谓一二百年的悲情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幸历史的一个缩影,殖民与偏安这种错乱一直在台湾发生,台湾刚好是整个中华民族在面对帝国主义入侵时很重要的前哨站,日本侵华的第一站就是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台湾对整个中国来讲很小,可是整个中国最错乱、最矛盾的事件却统统都纠结在台湾的历史里。
到了我们这一代,如果没有好好引导,自然就觉得我跟中国没有关系,就切割中国,但是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你真的要替台湾找出一条出路,那你只有回归到中华民族一分子这条路上来。如果你真的觉得要超越台湾的悲情,就要在中华复兴的这条路上来找到台湾命运的存在。所以我是爱台湾爱得不得了,我是爱台湾爱到对台湾历史中错综复杂的感情有非常深的体会,才会对中国产生认同感。
以前,福建省立医院面向患者的非医疗服务相对分散。门诊部承担着便民服务,出入院中心也提供便民服务,还有一些类似服务分散在其他部门。
在2004年左右,阿扁不断操作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对抗,连我这样从2000年起就被扣上“大中国主义者”帽子的人也曾经迟疑:我是不是真的对不起台湾这块土地?尤其是我阿公阿嬤在那个时候过世,他们都是几乎不识字的台南贫农。突然间我也有过这样的迟疑:所谓“本土派”是不是有道理?黄河长江我也没看过,为什么我不去关心浊水溪、淡水河?但是我听到“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句话后一下子豁然开朗。台湾意识本来是台湾人在错乱的历史当中对帝国主义侵略做出的反抗,是一种来自中国最底层的、中国最本土的爱乡爱土情怀,台湾意识后来之所以变得高度政治化是由于日本的殖民统治导致台湾产生了与中国大陆不同的政治经验。我突然就明白了,不是说出生在长江黄河边上我们才是中国人,中国人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种体会。到今天为止台湾人尤其本省人保持敬天法祖的习俗,像我阿公阿嬤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一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该祭拜什么比我们还清楚,这就是最传统的中国人所做的事情。
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督查评估纳入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区文化部门负责对本区下辖街镇分馆和居村等各类服务点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考核。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要求,纳入街镇文化管理工作考核。并逐步引入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完善社会评价体系。认真对照服务标准,针对本地本单位实际,找缺补差,提能提效。
有人说过去老国民党抹杀台湾历史,对台湾本土文化不重视,因此大中国主义是不对的,我们背叛了台湾本土。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很偏狭的,拿老国民党等同于大中国主义。在台湾,代表中国的政治符号好像不是国民党就是共产党,这导致政治上的恩怨情仇影响到了台湾人对中国人的认同感。其实中国这个符号是属于所有愿意认同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不能因为对政党有意见就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我支持两岸统一是希望中华文化复兴
砥砺奋进,破浪前行。珠江水系水路货物运输量从1988年的7231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9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88年的4459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69亿吨;集装箱货运量由1988年的64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1.48亿吨;基本建设投资从1988年的2.8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6.77亿元……
1.2.1 采样点布设。根据烟台市农业局提供的该地区苹果园分布现状的详细统计资料,结合当地各苹果园所处地形、分布面积、肥力状况和管理状况等,同时考虑苹果园分布的集中情况进行布点疏密调整,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选取能代表临近大片果园状况的果园作为具体的采样点,确保采样点覆盖了烟台市苹果园现有分布区,最终确定采样点 304个。
我:两岸统一这个梦是从我初中时期就发轫。那时碰上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我在日记中画了一个新中国构想图。画这张图是因为无意中看到的电影《宋家王朝》,片尾宋家三姐妹互相问对方,当年爸爸要我们找的新中国我们可曾找到,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我觉得中国人斗了半天,但好几代中国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繁荣、富强、复兴的新中国,到今天仍然没有实现。在我来看,两岸统一才意味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不统一的结果就是让人家见缝插针,所以我支持两岸统一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中华文化复兴。
吴鹏程等[1]对缺齿蓑藓枝叶的描述是:1.3~2.0 mm、宽0.2~0.3 mm,龙骨状,锐尖或渐尖,叶片上部和中部细胞不透明,基部细胞平滑。我们基于11个地理居群106份标本的统计发现,缺齿蓑藓枝叶为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68~3.48 mm、宽0.2~0.5 mm;叶片先端钝尖、锐尖、渐尖至狭渐尖;显微镜下中上部常有不规则暗黑色斑块,细胞多疣,细胞界限模糊;由中部向基细胞疣变少变弱,叶基细胞光滑无疣,偶有微疣(嵊泗列岛居群)。标本检测发现,采自海岛的群体常有棕色杆状多细胞芽胞。
到高中以后,发现统一已经变成不能说的话。2004年我高一时,李登辉说我们最大的成功就是2004年以后让台湾“本土化”的路线成为蓝绿都必须接受的“政治正确”。李登辉讲得没有错,2004年阿扁当选“总统”以后,这条路线越走越没有回头路,所以今天年轻一代几乎都支持“台独”。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有三个来源:一是资格,如专业能力、行业知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等,这些往往以学历、职称、资质及各类证书来评判;年龄、性别、党派和民族出身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二是经验,如任职时间、任职的单位、所任职务、工作业绩等。三是通用特质(Generic Attributes),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个性、价值观、职业道德、思维模式等个人内在的要素。通用特质往往通过关键行为、关键事件表现出来。职业素养的这三个来源相互关联,但多数人的短板在于通用特质的欠缺。教师发展,同样如此。
在那种情况下,我也曾淡化政治立场,就是还说我是中国人、中华文化复兴,但是“统一”两个字不要太强调。直到马英九上台后我突然发现,我们所期待的那个拨乱反正的马英九当“总统”之后,“中国人”三个字从来不说出口,从元旦到“双十”的一系列文稿讲话从来不提中国人,最多提中华民族、华人。我就很震撼,如果“统一”这两个字大家觉得怪怪不要提,难道连“中国人”三个字也不能提吗?我们爸爸妈妈那一代,课本上写着“做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很多人说老掉牙,但这些不对吗?
所以我突然惊醒,我就觉得不能退。这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是敌我的斗争,很多人说有这么严重吗?如果没有这么严重,为什么今天支持统一、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人,在他们的眼里你就是背叛,他们已经表示这是敌我的对决。今天我对“统一”退一步,明天我对“中国人”退一步,后天你要到哪里去?你只有退到“台独”了,那这会是民主的社会吗?
在台大宣传“两岸一家亲”被左右夹攻
凤凰历史:在宣传“两岸是一家”这个理念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我:我讲一个2015年4月份的例子。台湾大学每年有一个杜鹃花节,类似校园博览会,摆摊介绍各个社团。我有朋友在台大成立了一个唯一的统派社团,叫台大“中华复兴社”,今年是第一年摆摊,于是我也去帮忙。我们当时想,摆摊总要布置,布置什么呢?有人说布置“两岸一中、中国统一”或“两岸一中、民族复兴”,我们自己觉得可能太刺眼了一点,因为毕竟是社团,不要那么政治化,所以我们就改成“两岸一家亲”,很生活化。结果发现我们被安排的展览位置左右两边都是政治色彩非常浓的社团,于是我们就被左右夹攻。
而台湾过去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搞过“皇民化”运动,李登辉就带有日本“皇民化”的史观。他觉得台湾人去做日本人的鹰犬来发动侵略战争,不但不丟脸,反而是一种荣耀。所以有这样的“皇民化”史观的人做台湾的领导人长达12年,思想就一步一步变得混乱。
当时除了两面叫阵,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方喊“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后来听说只是高中生来帮忙台大社团活动。她一边激烈地喊,一边又在笑,我就看不懂这个同学,觉得她一会儿在革命,一下子又是在演戏。他们为了“一边一国”愿意做出怎样的牺牲,还是他们觉得这只是一场戏?最后还搞了一个日文的标语挂在身上,我也看不懂,我说你是日本人吗,怎么还搞出日文标语?我们回去查了才知道,这是“台独”派最新的文创产品,那个日语拼音念出来就是闽南语的脏话“国民党干你娘”。现在用这种很粗暴的东西来作为文宣手段,好玩还是好笑?还是他们真的要革命,我看不懂。
我觉得在2004年前后,台湾“统独”很对立,但至少还是讲道理的。我在建中读书,班上几乎全部是绿营,那时人家还要辩论,要拿出佐证资料,现在小孩连这个都不用了,他直接骂。蔡英文讲得很贴切,“台独”已经成为天然成份,深入骨髓了,那就不用辩论。这件事还上过电视新闻,媒体做的标题叫做《好可怕,敏感的“统独”议题竟在校园里闹起来》。我看现场他们喊得很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反而是我们势单力孤、孤掌难鸣。
“反旺中运动”时被“独”派骂没资格讲台湾话
所以这样的一种“仇中”情绪一直不断地在台湾社会酝酿,它的最高峰是2004年。2004年陈水扁搞“一边一国”,搞“公投制宪”,为了要冲高他的“总统”选情,那个时候还搞了一个“228手牵手”。过去我们讲台湾有省籍情结,我们口头上说“我们台湾人”对应的是“他们外省人”,可是到了陈水扁时代,他把本省、外省进一步上升,变成“台湾VS中国”,变成台湾跟中国是对立的。
我:前几天一些刚升入大学的小朋友给“反课纲运动”的人发送旗帜,这些同学高中的时候就成立“捍卫国史同盟”,他们嫌马英九做得不够,认为教育要拨乱反正。
结果在现场找不到年轻同学,从“教育部”门口进去,走了好长一段路,都是一些中老年的“独”派,这些“独”派看到小朋友就骂“滚回去”。所以有些小同学心情比较低落,我就给他们拍拍背鼓气,其实知道这确实是一个敌我的斗争。
这种场面我已经很习惯,我2004年参加“319枪击案”之后的抗争,被“独”派围起来骂我投共,我也一笑了之。前年“独”派搞一个“反旺中运动”,他们美其名曰“反媒体垄断”,组织了一万多人的大游行。大概只有几百个学生打头阵,后面全是“独”派团体:“李登辉之友会”“台联党”统统来了。而我们只有15个人,拉一个小标语“反对民粹”。他们就是因为“旺中”支持两岸的和平发展所以反对,根本不是反对媒体垄断,这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结果我们被围剿,要我们滚回去。甚至我用闽南语跟他对话,他都说我没资格讲台湾话,说我是中国福建派来的匪谍。
这些我已经习惯了,因为这条路还很长。台湾这是从甲午战争累积下来到现在120年的问题,本来应该由政治人物拨乱反正,但没有人敢去力挽狂澜,最后就轮到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征稿启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跌宕起伏始终奋勇前行,如今已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广大黄埔同学及后代亲属的个人命运也随着祖国的建设发展经历着各自的变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刊特向广大读者、黄埔同学、黄埔后代征集稿件,内容可为黄埔同学及后代亲属自身经历的记录,也可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感怀和寄语,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稿件要求:稿件字数2000—5000字,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来稿请附图片及图片说明。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联系电话、地址、邮编、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来稿请尽量使用电子文件,手写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来稿请注明“70周年征稿”。
(1)盐酸度洛西汀在氧化、强酸条件下容易降解;在强碱、高温、光照条件下相对比较稳定,降解样品的主峰峰纯度符合要求,且质量守恒在90%~110%之间。
电子信箱:hpzzs88@sina.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赵公口小区20号《黄埔》杂志社编辑部
邮编:100075
选取的总计225所国内外高校官网的语种数量从一种语言到十几种语种不等,但整体来说,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校,高校网站语种数量多集中为1-3种,只有少量高校网站会涉及3种以上语言;不同点在于多语网站建设的原因,国内高校多是出于与特定学校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或是语言类学校展示学术水平的需要,而国外高校建设多语网站的原因很多是本国复杂的语言使用情况。
电话 :010-58336325,010-58336358
联系人:陆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