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地理新课程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
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
一、让学生有桃子可摘
有效课堂是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我们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
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
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
二、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穿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怎么做呢?
1.灵活地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以地理课为例:课的预习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展示阶段,可用任务分配、讨论交流、亲身示范、比较对照、举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反馈阶段,可用向他挑战、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系统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2.多样的教学手段
地理课程有其特殊性,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是在读图。我也经常和同学们说:“学会了看图,你就学会了地理。”抽象的地图,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犹如一道鸿沟,而长时间的读图也会产生审图疲劳。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转、自转;用橡皮泥或泥土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态示意图;动手绘制七大洲的轮廓图并剪下自己动手拼图;充当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通过辩论,了解人口增长过快或出现负增长带来的利与弊,从而认识看待事物需看到它的两面性……这些都远比让学生对着那一张张呆板的平面图来得形象、生动、有趣。
3.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在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4.学生的主动参与
现在的地理课堂应全方位交给学生。预习时,学生或阅读,或沉思,或讨论,或请教,找重点,析难点;展示时,学生或陈述,或补充,或归纳,或表演,既分工,又合作;反馈时,学生或提问,或反思,或挑战,或总结,成系统,共提高。学生参与了,被肯定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孩子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也变得异常的快乐和轻松。
比如,在教学“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一节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采取问答车轮战的游戏方式进行,即一学生提问另一学生回答,答题后由他继续向下一位学生提问,以此类推,学生遗漏的知识点由老师提示或补充。学生的一问一答并不能将知识系统化,在反馈环节,我将各知识点分到各组,指导他们设计成表格等形式,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这一堂课,学生兴趣极高,提问的,回答的,板书的,补充的,反驳的,画图的,设计表格的,挑战的……热闹非凡,忙而有序。
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就必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地理课程这三个因素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论文作者:东野广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方式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