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口腔医院 山东烟台 264100
【摘 要】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5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纳入7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2%(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5.1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48%(P<0.05)。结论: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替硝唑胶囊;糖尿病性牙周炎;有效性
牙周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影响。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几率通常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性牙周炎也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临床上通常具有牙龈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牙菌斑形成等特点,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牙槽骨吸收、牙龈充血、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等[1]。在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以往单独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但总体疗效不够理想。基于此,可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54例,研究了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54例,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71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纳入77例患者,年龄在42-81岁,平均年龄为(60.3±2.9)岁;观察组中纳入77例患者,年龄在45-83岁,平均年龄为(61.7±2.5)岁。纳入标准:均符合糖尿病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均具有牙齿松动、反复牙龈发炎、牙龈出血等明显症状,牙周袋深度在4mm以上,附着丧失在2mm以上,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单纯糖尿病的患者,非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患者,合并其它口腔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常规控制血糖水平,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局部刺激因素,采取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如有必要,将食物嵌塞消除,并对咬合适当调整,将修复体纠正[2]。如果牙周袋中存在溢脓的情况,使用1%-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同时使用10%灭滴灵、碘合剂、螺旋霉素等药膜放入牙周袋。去除局部因素后,使用碘酚液烧灼较浅牙周袋,采用牙周手术治疗较深牙周袋,将牙周炎消除。如果存在牙周脓肿局限,可以切开引流,并使用碘甘油对牙周袋上药冲洗。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常规控制血糖水平,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牙周基础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在此基础上,口服替硝唑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376),每日2次,每次2粒,连续服用6天[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临床指标包括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为:显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未好转或加重。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纳差、金属味。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感染型口腔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会对患者口腔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牙周炎与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之间,也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患者在糖尿病的作用下,牙周组织破坏的风险、速度也会有所提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是其主要的特点,同时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糖类、脂类、蛋白质类物质代谢紊乱,进而会对牙周炎的发病产生影响[4]。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抵抗病毒、细菌的功能降低,胶原蛋白等存在代谢异常情况,末梢血管异常,伤口复原能力下降,因而牙周组织健康的自身维护能力也会有所降低。
在以往治疗牙周炎的过程中,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能够去除患者牙石、牙菌斑等,同时刮出牙周袋中坏死组织,以及炎性肉芽、溃疡上皮等,从而为牙龈及根面附着提供基础[5]。作为牙周炎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消除致病因素,尽可能降低炎症程度,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可能。不过,牙周袋芽体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结构,同时在糖尿病的作用下,受到感染的几率进一步提高,因而对于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来说,单独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因此,可在牙周基础治疗之上,联合替硝唑胶囊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替硝唑胶囊是一种新型硝基咪唑衍生类药物,在厌氧菌、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等牙周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抗菌作用。同时,药物使用方便,口服即可,能够保持较高的局部性药物浓度,渗透性较为良好,可以充分控制口腔内的厌氧菌,从而实现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治疗。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经本文研究表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松动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2%(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5.1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48%(P<0.05)。
综上所述,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恩艳.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5):63-63.
[2]艾菊.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6):23-24.
[3]刘奕, 罗敬中.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36):4519-4521.
[4]曹倩, 张洁.牙周基础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 2015, 34(36):131-132.
[5]杨柳青.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5):174-175.
[6]刘京津, 陶鹏辉.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牙周炎合并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 30(6):598-600.
作者简介:王雁英(1977.11-),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主治医师,现从事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牙齿修复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王雁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牙周炎论文; 患者论文; 替硝唑论文; 基础论文; 胶囊论文; 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