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居住小区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是进一步研究城市的发展、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居住小区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只有从基础建设与规划方案完善做起,才能真正促进居住小区功能的完备实现,并促进构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设计理念人性化、功能完善的新时期居住住宅小区。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1.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1.1建设居住小区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
因为居住小区使用者主体是人,而且居住小区建设要创造出即方便又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这些个性和所展示的才华,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1.2居住小区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定要大力宣传经济与资源的节能型消费。住宅在建设时,也要本着节能、节地、节材料的原则,建设成能源可持续再利用的住宅体系。
1.3居住小区建设要格外注重环境保护
并且还要充分反映出科技的进步环境是保障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创造优美的室内和室外环境是我们明智的选择。这个世纪,是高科技的社会,智能化设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建立智能化住宅通讯和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使住宅与高科技信息化社会相协调。
1.4居住小区建设应站在当今住宅产业化现代化的角度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住宅综合评价体系和符合住宅产业化的建筑体系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1.5安全原则
安全是居住小区的最基本要求和保障,小区作为城市人们生活休息的港湾,对于安全的保障要做到位,科学合理的设计安全设施。注重小区整体的安全性能,防盗窃、防火防电等生活隐患的安全措施的设置,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达到居住小区设计安全、环保、美观的生活环境有机统一。
1.6经济美观原则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设计要遵循经济原则,人们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因素,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在于奢华的外景,在兼顾美观装饰的基础上,发展和使用节能设备,使居住小区设计体现环保节能的理念。居住小区设计中要遵循美观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理念,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一方面装饰美化居住小区环境,营造美观的居住小区设计装饰,渲染居住小区艺术环境,增加视觉空间层次。另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上不能只追求标新立异和布局结构的变化多端,结果造成小区风格和周围环境不协调,没有融入到周围。
2.现代居住小区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
2.1居住小区小区规划中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影响住宅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在住宅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宅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小区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
生态住宅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居住小区小区规划中各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2.3居住小区小区空间的布局
居住小区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宅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住区外,住宅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户的干扰。
居住小区小区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宅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住宅楼,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首层架空),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住宅群落功能,布置好住宅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2.4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居住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居住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小型居住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居住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随着私人小汽车的不断增加,原来有的住区按总住户数的20%、30%设置停车位,已显不足。有的档次较高的住区已按总住户数的百分之七八十,甚至100%设置停车位。多少合适?应根据不同类型住区不同居住人群,按适当超前原则确定。停车位的布置不能影响环境的美观,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而且应节约用地。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半地下停车场与绿化组合——在同出地面的车场顶种植灌木、花卉、草坪,以至花架、花坛,一举两得。②全地下车库——其顶面的覆土应绿化,并与周围地面园林融为一体。③架空平台下停车库——在数幢住宅围合的空间设架空平台,其下停车,其上为绿化、交往空间。但由于车库靠近住宅,要设法防止对住户的干扰。④在绿化带塔棚架停车——这应尽量少用。但如果能做到停车地面仍有绿(用砖块铺地,地砖边缝种草),棚顶有绿树遮荫,不靠近楼旁,噪音很少,则未尝不可。
3.结语
我国的经济改革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也都逐渐发生改变。居民的消费心理逐渐出现消费频率增多和随机性消费活动的增多;对消费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的重视和多元化选择;把消费活动和娱乐休闲融为一体等。这些变化都对居住区商业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龙.小区和住宅的可持续发展途径[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9).
[2]刘继国.孟胜国.浅谈建筑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13,(07).
论文作者:梁冠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居住小区论文; 空间论文; 居民论文; 住宅论文; 小区论文; 原则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