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田是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煤田在开采之前要经过勘查,查明煤田的储量和质量,通过勘查程度和勘查深度进行煤储量的判定,保证煤矿开采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程度;勘查深度
1当前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相关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存在勘探煤层开采煤炭较少,开采煤层不能长久供应煤炭等,许多钻井的冲洗液进入煤层中,不仅污染了煤层,还可能导致煤层的崩塌现象。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煤层开采危害,如瓦斯爆炸、井筒破裂等。出现上述灾害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对周围地质造成破坏。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在减少地质损害的同时,提升煤炭的开采效率。
2勘查程度
2.1地质研究
勘查程度是指勘查区内,相应的工程基本线距控制的基础上,对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研究与查明程度,在进行煤田地质勘查过程中对于各个阶段的地质都要进行全面的勘查,是建立在勘查工程控制基础上的地质研究。地质研究对于煤田地质的勘查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地质研究能够对以后的煤田开采提供全面的数据参考,保证煤田开采的质量和安全。地质的研究能够减少煤田在开采过程中施工的盲目性,通过先进的三维地质勘测技术能够对煤田矿区的地质结构有着清晰的了解,动态的进行工作的布置,对于工作面的断层进行准确的分析,为矿井的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2资源类别和储量比例的判断
在煤田开采过程中要对煤田的类别进行鉴别,确定其价值,然后进行储量比例的判定,储量比例的原则由勘查投资者进行确定,在没有明确的要求时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确定。要求为:①在普查阶段,推测的资源量应占总资源量的30%~40%,普查最终的推测要大于50%,普查阶段过程主要是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进行钻孔等简单的观测,通过对水文地质的多次抽样分析确定矿井的稳定性;②在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储量要占总资源储量的20%左右,推断的和控制的储量要占70%以上,详查阶段要进行矿区构造形态的明确,对影响井田的结构进行划分,并且对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及结构进行位置的确定,详查阶段对于煤层煤质的特征进行确定,保证煤田的种类符合要求对,煤层中的瓦斯等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确定煤田的安全性,对于煤层的温度也要进行测量,避免高温矿井的产生;③在勘探的阶段,不同类别的资源储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按照地质开采的条件和矿井的大小进行判断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的条件分为三种,简单,中等和复杂,其中简单是指结构简单,煤床接近水平,很少有起伏。中等值得是中等构造,包括沿走向和倾斜防线的褶皱,有一定数量的断层,急倾斜或者倒转的单斜伴有少量的断层。复杂是指结构复杂,具有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褶皱紧密,断层密集等特点,煤层不稳定,勘查的难度大。井型对于煤田的储量比例有着影响,井型大的储量比例高,进行小的储量比低一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质的勘查程度和煤矿开采安全
地质的勘查程度对煤矿的开采安全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际煤矿开采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地质有关,在煤矿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结构勘查,对地质构造的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能够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例如二叠系煤田和东部石炭煤田收到底层底板灰岩承压水和第四水系含水层的影响,这些都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建矿井之前做好地质勘查,通过勘查程度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能够极大的减小矿井事故发生的几率。开采过程中勘查热暖还要深入现场,对生产过程中地质条件对煤矿开采产生的影响予以解决,地质勘查能够使煤的质量有效的提升,并且完善矿井开采的施工技术,煤矿的开采是建立在全面抵制勘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2.4勘查程度的要求
对煤田地质进行合理的勘查,能够保证煤炭资源地质报告的准确性,勘查的程度过高会使勘查投资投入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勘查程度过低,不能保证开采后的地质安全。勘查程度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科学的地质研究,在勘查过程中,地质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地质研究能够使煤矿的分布规律得到印证,提升勘查的质量,科学充分的地质研究能够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②煤田地质储备和需求的关系要进行处理,煤田的勘查程度要和煤矿的设计及建设的要求进行结合,保证矿床的地质条件能够和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相适应,结合实际的情况判断勘查的程度;③勘查程度要和总体的矿区布局相适应,在煤田地质勘测过程中,对局部地区和矿区总体进行整合,使勘查工作和整体的煤矿布局适应,片面的追求勘查速度,对于煤田勘查质量和煤矿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会给矿井的建设和开采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勘查程度过高会使矿区的整体勘查周期加长,导致投资的增加。勘查程度的要求能够为勘查的结果树立一定的标准,保证勘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参考价值。
3勘查深度
3.1勘查的过程
预查和普查阶段,露天开采的勘查深度为300~500米,小型矿井的地区的勘查深度设计较浅,勘查深度为600米最深不超过1000米。大型的矿井的勘查深度设置为1000米左右,最深不超过1200米,在进行详查和勘探阶段,勘查深度要和计划的勘查井的深度保持一致,开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勘查和勘查深度达到1500米左右。勘查过程要对煤田地质的边界进行详细的勘查,准确的把握煤床的走向,保证勘查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在断层地带的勘查,断层地带的勘探对于煤田的储量有影响,使煤矿的储量计算存在误差。勘查深度的过程是对整个煤矿的测量,通过测量对煤矿的整体储量能够有着准确的把握,勘查深度的合理,使勘查的结果能够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勘查的深度科学合理的把握,能够为矿井的生产和服务的年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2勘查深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勘查深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地质结构,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含煤量较少,不适合勘查深度过深,而且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存在煤层的倾角,使得勘查深度受到影响;第二、煤层的深度,煤层一般是在地下较深的位置,在覆盖层厚,煤层深度较深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大型的矿井进行开采,并且这种煤层要求了勘查深度深一些,煤层埋藏过深使得勘查深度存在困难;第三、开采程度,在一些地区存在着时间较长的老矿井,浅层部分已经被开发,其余延伸的部分勘查深度要深一些;第四、井型大小,井型越大对勘查深度的要求就越高,井型越小,勘查的深度也就越小,一般使用矿井进行开采的勘查深度较深,使用露天开采的勘查深度稍浅。勘查的深度也会随着资源条件和开采的技术水平发生变化。
结论
在新的时代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高安全性、高效率的生产工作,就必须重视基层班组的建设工作。分析可知,通过了解班组建设对企业文化、企业生产以及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贯彻安全、经济、学习、和谐、节约、创新五个班组发展目标,班组长可制定出轮值管理制度、“读书角”等新型管理方法,同时细化成员劳动分工、明确工作定位,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能有效促进成员全面素质的发展,实现煤矿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明岩.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2009,35(11):78-80.
[2]文栋臣.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2(02):227-228.
论文作者:朱涛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煤田论文; 地质论文; 煤层论文; 深度论文; 矿井论文; 储量论文; 煤矿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