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互补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分析_创新型产业集群论文

共生互补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分析_创新型产业集群论文

共生型与互补型产业集群科研创新能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产业集群论文,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集群有许多分类方式。根据产业关联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关联型和水平关联型。前者是指在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间存在着原材料供应、成品或半成品生产、销售的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群体。在这种集群内,每个企业均为专业化生产或服务企业,从事产业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生产或服务环节。这些企业规模小,但小而精,小而强,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市场适应性、科技的创新性。这种集群内企业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故又称为互补型集群。后者是指存在许多相同类型的企业群体,他们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强、功能大致相同,并且面对共同的市场和客户群。这些企业可能是提供单一产品,也可能是提供多种产品,但其竞争力完全取决于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当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仅有单一产品时,事实上就是一个垂直关联型集群;若有多种产品时,就是多个垂直关联型集群的集合。当专业化程度较低时,其仅仅是同类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集中,这种集群可能获得经济优势,但难以获得专业化分工的经济优势,故又称这类集群为共生(集聚)型集群。

一、共生、互补型集群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它与产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中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而把第二类经济规模称之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认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一般比较容易被认识,厂商也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十分重要。当产业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地区时,就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者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马歇尔描述的外部规模经济现象就是指共生(集聚)型产业集群的特征。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

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描述的产业集聚和集聚效应也指的是共生(集聚)型产业集群。共生(集聚)型产业集群可归结为4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为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之间的依存会促使工厂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为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他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它也十分“专业化”,因而也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个因素为市场化因素。他认为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为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还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他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去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专业化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理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自增强动力机制源自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交易费用与每对交易伙伴之间的距离相关,如果将交易伙伴间距离的缩短看成是一种聚集,那么,交易伙伴间距离的缩短则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导致产业共生(集聚)型集群的产生。假若最初交易费用过高,人们就会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分工,当然也不会产生集群;当交易效率得到一些提高,制造业内部开始出现半专业化的企业。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和不确定性风险等,企业的自利决策行为有本能地聚集在一起的偏好,以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随着分工进一步发展,交易效率继续提高,交易行为的种类和频率则大大增加,各个分工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从而产生更强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欲望,由此进一步促使向同一区位的聚集;当专业化程度发展到足够高时,不同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者之间以及和其他厂商及机构间出现更高水平的分工时,则所有交易都集中在同一地点进行要比集中在多个地点进行交易更有效率,这时便形成了互补型产业集群。

互补型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从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通常以某个产业为中心产业,其余为辅助产业,彼此之间存在互补合作关系。分工深化拉长了产业链,使中间产品剧增,从而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的交易费用,互补型产业集群正是企业垂直一体化组织形式的替代。即为了保证分工后的经济效率,就必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以维持专业化企业的存在,而不出现垂直一体化组织的形式。因此,中间产品企业围绕着最终产品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形成互补型集群,是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得以降低交易费用的一个最好选择。

二、共生、互补型集群科研创新能力分析

1、稳定性分析

共生型集群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几乎功能相同,面对共同的市场和客户,使用相同的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因此市场上资源的供应在集群内均构成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在集群发展的初期,由于企业数目不多,规模有限,因而资源的需求和产品销售的竞争都不激烈。但随着集群内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集群内资源的需求和产品销售的竞争日趋增强,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远远多于合作。由于特定区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有限性,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终导致集群处于不稳定状态。

互补型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中间产品。从资源来看,上下游企业不使用相同的原材料;从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看,也不相同,因而不存在面对相同客户的市场竞争。相反,在这种集群内,上下游企业互动过程中,一个有竞争力的上游企业将会带动产业链上的下游企业,或者一个有竞争力的下游企业也会带动产业链上的上游企业。这样,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就会带动一个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一流的下游产业时,就会带动本国或一个地区的上游供应商,从而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同样,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一流的上游产业时,也会带动下游产业的稳步发展。例如,日本由于有强大的半导体产业为基础,使得日本的电子产品企业快速应用于各种集成电路,形成电子产业的竞争优势。又如,美国由于掌握了逻辑晶片的竞争优势,下游产业电脑、电信器材和国防电子等产业形成了在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

2、成长性分析

共生型集群由于企业上下游之间、配套企业之间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配套产品的物流成本低,配套企业之间比较熟悉、诚信度高,交易风险低。因而,一个很小的企业生产一个不起眼的产品,但能在很短的时期内做得很大,并在国内或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产业链中,一个企业通过模仿或生产出一个新产品,如果市场销路好,同类企业蜂拥而至并加入集群中,通过仿制生产这种产品,导致集群规模越来越大,并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和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效应。

互补型集群是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成员是从事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成员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制造商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了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了科研的创新。集群内专业化分工机制使得一大批专业化公司得以衍生,壮大了集群的规模。例如,美国的硅谷企业之间自然繁育的机制十分成熟,形成了众多的专业化小企业,从创新设计到产品研制、投入市场,众多的企业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合作网络。如果在一个合作的前后价值链环节之间,各个合作企业的能力不相协调,就容易产生木桶效应,导致整个集群生产系统无法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使得整个产业链中将缺乏技术能力的环节分离出去。另一方面,集群内良好的合作环境,又吸引了集群外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加入集群。

3、创新能力分析

共生型集群由于绝大多数是同类企业的集聚,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成本与价格的竞争,一旦有新产品出来,仿制十分容易。当仿制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一种习惯后,许多企业都懒得去搞科研开发,整个集群内的科研创新能力则愈来愈弱,集群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不可避免,相互压价、低价优势成了集群内企业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唯一的核心武器。在这种集群内,立志搞研发的企业很少,创品牌的企业也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则更少。这种模式将导致企业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据浙江省工商联调查①,作为全国民企大省,民企实力全国最强,经营体制和经营理念全国领先,民企不缺科研资金,也无国企体制障碍,但是57.5%的企业没有科研经费投入,仅有18.1%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浙江产业集群调查显示②,产业集群内企业普遍存在设备闲置现象,上游产品价格在不断上升,下游产品价格则上升有限,企业不开工生产要失去客户与市场,若开工生产往往是亏本生产。像纺织、塑料等产业集群,企业亏损面大,特别是纯化纤的织造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绍兴的纺织企业高达20%的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

互补型集群由于企业更多的是上下游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不存在仿制的先决条件。如果集群内某一个企业率先自主创新,则会产生一种拉动效应,拉动集群内上(下)游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由于地理位置上的邻近,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可以共享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通过集群内资源共享,保持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企业与行业协会以及其他服务和中介机构的关联,特别是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生产、贸易的联系,成功获得科研创新必备的信息来源和物质基础。通过集群内便捷沟通,使集群内形成了学习型的区域环境,在网络化组织结构的作用和支持下,形成了一个区域联盟的创新系统。由于集群网络易成为全球化商品网络的一员,集群内供应链上的企业容易预测和把握产业的需求变化,了解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市场需求,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被攻破,集群内企业立即引发与相关产品相应的一连串的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渐进性的技术创新。在集群网络化组织的支持下,为保证集群内生产服务业更加完备和与客户需求的一致,又进一步吸引了本地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加入创新行列,从而形成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的网络化创新体系。结果,既分担了创新失败引致的风险,又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例如,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地区的产业集群③,由于集群垂直型分工与合作,大部分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分包商,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纵向分工关系,彼此紧密合作,大企业向中小供应商提供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了供应商的自我创新,并培养了新产品研发的环境,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集群内所有小企业的进步,从而提升了整个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集群演化趋势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定区域的历史与现实、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市场与政府相互交错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与成长的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借鉴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从专业分工视角出发,按照交易费用理论进行分析推断,产业集群可演化为共生型虚拟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集群。

1、共生型虚拟产业集群

由于共生型集群存在先天性不足,集聚的能力受到限制,导致共生型虚拟产业集群的出现。虚拟产业集群具有两大优势:第一,资源充分共享。在虚拟产业集群中,通过市场交易形式和新型的弹性松散联盟关系,使各类资源在企业群体内外合理配置和流动以及有效运用。第二,竞争形式由“排他性”转为“排劣性”。虚拟产业集群不排斥竞争,但内外竞争形式将更趋于“排劣性”,并具有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社会文化及企业伦理基础。共生虚拟集群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虚拟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互利共存、优势互补,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间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方向、规模和技术水平相互适应,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加强了结盟的稳定性。虚拟集群可以在企业之间建立互利合作、或由大骨干企业核心同其他企业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间的资源利用和利益关系由竞争转向互补、协同、合作,通过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形成经营企业单元,并进一步建立起单元共适应网络系统。

2、区域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演化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区域产业集群。按照交易费用理论,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新知识沿着其边际变化而产生,生产沿着企业交易费用而存在,企业合理规模的边际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等于企业的交易成本。即当两种费用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就确定了存在的边际。产业集群一旦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就会引起螺旋式的自我增强机制,集群引起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降低导致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向专业化分工演进,引起进一步的集群化。同时,企业内部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由于交易成本降低引起企业分化;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的增强,企业则加紧体制与技术创新,以降低组织费用。尽管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行业平均成本,产生联合需求,形成规模化专业生产,促进互补和关联产业的发展,深化企业之间的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带来收益递增。但集群的成长与企业存在一样,也存在边界问题。当集群扩张引致边际分工收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这一点就是产业集群的边界,这时分工不再演进,产业集群便停止扩张,否则就无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建立在大中小企业聚集的基础上,许多相互交织的产业集群在更大的空间上的不断集聚,便形成了区域产业集群,也就是说,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之上,是产业集群成长的更高阶段。

四、改进集群效应的路径选择

1、共生型集群的改进与整合

共生型集群包含若干个产业集群,它们之间并不表现为一种上下游之间的供应链关系,而是群内企业共用相同的资源、共享共性技术以及共占相同市场。这类产业集群可以进行整合,整合后,各区域内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各企业、集群间的差别则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广泛,相互联结的网络也会越来越复杂。通过这种网络结构,区域间的信息可以迅速传递,技术更容易扩散,同时由于共享要素资源,集群间往往存在着广泛认可的规则。这类集群的整合适合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类产业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较高,通过整合可以对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形成一定的规模,熟练劳动力可以在各区域之间实现共享。同时集群企业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交易关系,致使相互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整合后,可以将某些环节的优势在最佳的区域上发挥出来,从而可以实现多个集群共享。这类集群的改进和整合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建立强大的中间组织来提供可共享的基础结构——管理、技术、市场或资金等要素。如果各行政区之间各自为政,则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整合,因为这种整合的效应主要来自对公共性资源的投入,如对共性技术的研发、专有技术型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然而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付费的消费者,则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外部经济性,而中间性组织的投资可以更好地避免群内企业之间的“搭便车”行为。因此,由各行政区域共建中间组织机构,可将各区域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从而取得最佳的整合效益。

2、互补型集群的改进与整合

互补型集群的显著特点是存在一个专业化分工并且有上下联系的供应链,区域集群间主要表现为一种“供应商—用户”的纵向配套关系。联结在这种产业链上的各个集群之间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同时,各集群既对其上游结点提出需求,又对其下游的环节提供供给。这种集群间上下游供求关系的存在,更能引致资源的流动和技术要素的互动,从而加强区域间资源和技术的关联性,而供应链则成为跨区域集群间维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这类集群的改进和整合的运作主要是通过以协调非行政组织为主导,发挥市场导向和需求拉动作用。因为消费需求的拉动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又急需资源要素的支撑,本地资源的限制迫使集群内企业向外寻求最佳的合作伙伴,从而具备跨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整合后,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公共资源的配置、规划和开发上,以及积极推进跨境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跨区域合作提供良好的互动发展平台。

五、区分共生、互补型集群对发展区域经济的启示

纵观世界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我国近几年产业集群崛起的现状,共生型集群与互补型集群在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虽然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性,但他们同时存在于同一集群中,充分利用集群正面的外部性,限制集群负面的外部性。鼓励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适度发展共生型集群

在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中,有相当部分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已逐步演变为享誉全国的区域特定产业和区域品牌。例如浙江温州的电工电器、沿杭州湾的化纤纺织、广东中山黄圃的腊味、顺德乐从和伦教的家具、中山古镇的灯饰等等都是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或产品。但是,产业集群要持续高速增长,其前提条件是产品市场需求无限大。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通道,市场的容量变小了,产业集群里的生产能力便显得过量了。由于外部强制、内部僵化、过度竞争造成产业集群区域聚集企业的网络效应由正变负,使得区域内企业聚集产生的恶性循环的强化机制导致集群中途夭折或者毁灭。1995年浙江永康保温杯集群,就是集群内保温杯生产企业竞相偷工减料,出现恶性循环,造成“柠檬市场”效应的一个生动事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任何一种要素资源都是有限的。在同一地区,某一产业集聚的规模过大,会导致企业对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需求过旺,在这一(些)要素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推动生产成本上升;在产品市场上出现恶性竞争,引起利润率降低。而分布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位置接近、政策相同以及发展历史相似,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同一价值链的同一层次之上,导致相互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久而久之,过度集聚的不经济性和“过分拥挤”效应,可能会导致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下降。因此,共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受区域经济资源要素的约束,适度的规模和速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2、发展互补型产业链集群

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发展跨区域互补型产业链集群,由于分布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区域的互补型集群,发展层次和产品结构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差异,容易产生要素的流动,从而比集群内产业链具有更强的资源互补性和技术协作性。因此,当集聚不经济性超过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时,该产业集群需要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与其相邻近的集群,同时将空间上分散的产业集群整合成一条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实现区域分工与竞争的均衡,这样有利于提升某一区域的产业整体竞争力。随着区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趋同;随着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不断降低,区际之间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差异也趋向缩小。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首要因素不再是各项优惠政策和廉价的资源供给,而是产业本身的配套环境,即产业链自身的完整性。

一个区域内部的产业配套是否完善,将决定企业的生产成本、市场稳定性和有效信息的可获取性。因此,一条完备的产业链能对周边乃至境外的资源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吸引相关企业进入这一良好的产业环境,寻求最大的获利机会。甚至那些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也会转移到这些区域中,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区域间产业链的完善使上下游的产业得以配套、区域间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同时大幅度地降低内部成员企业的经营风险。原因是:(1)处于跨区域整合所形成的互补型集群中的企业地域文化相近、人文相亲,容易建立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信任机制,从而减弱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交易风险。(2)互补型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近,信息传递更具便利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取充分的、准确的信息,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作出及时的、正确的反应,降低企业经营风险。(3)形成互补型产业链集群,不仅使得区域内的企业拥有稳定的原料、零部件和设备的供应源,而且有利于销售市场和配套服务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03BTJ003)的部分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浙江民企自主创新.[EB/OL].http://www.zjsr.com/,2006—01—18.

② 企业怎么啦?[EB/OL].http://info.China.clibaba.com/,2005—10—16.

③ 卢福财,胡大立.产业集群与网络组织[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84—88.

标签:;  ;  ;  ;  ;  ;  ;  ;  ;  ;  ;  ;  

共生互补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分析_创新型产业集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