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崛起,地质勘察是开展建筑工程的基础。针对目前基础地质工程应用地质勘察数据的问题缺陷,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要想提高地质勘察应用的准确性与针对性,需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使用效率来进行实现,为基础地质工程的建设使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希望本文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应用
引言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要想从根本上促使这些土建工程项目均能够在后续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能,除了要不断规范创新具体的施工技术手段之外,还应该从一些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把关,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用价值。比如对于基础地质工程的有效开展落实,相关地质勘察工作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断提升地质勘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促使其能够为后续土建工程项目的可靠施工打好基础,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类隐患威胁,将其整体施工质量提升上来。
1地质勘察在基础地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1.1确保施工顺利
我国的地形地貌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特点,地质的整体状态根据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外在的条件中很难对于地质内部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何种变化进行判断,因此只有经过专业的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够将地质状态进行真正的分析和反应。这个特点的应用对于建设工程的施工来说十分重要,在施工前期阶段一些工程项目并没有对地质情况进行合
理地勘察,这样导致在实际的施工中容易受到非常多地质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将会给施工阶段的工程顺利完成带去非常大的影响,即使后期解决问题对工期也形成了不良影响,将地质勘察中的最终结果作为施工的主要指导,就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严密地监测,从而为施工阶段提供重要的引导和参照作用,做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2提升施工安全
工程施工项目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因为现在各种工程的存在,施工难度和各项要求不断提升,很多项目中安全事故也有所体现,施工中涉及到非常广阔的场地,如果当地的地质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在施工中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无法得到控制,将会造成一定的人员安全事故和伤亡,部分项目的危险性较高,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而通过地质勘察工作的准确进行有效地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让在施工前期阶段准确了解了地质状态,从根本上降低了工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概率。
2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现状
由于基础地质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这就意味着其在实践应用控制过程中,将面临诸多复杂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研究人员对已建基础地质工程应用的地质勘察信息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以下局限:首先,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概念模糊,缺乏地质勘察初期的整体性计划,导致基础地质工程使用的地质勘察信息数据存在针对性不强、创新意识匮乏等问题;其次,在进行地质勘察分析时,理论的计算公式、方法与实际工作脱节,效果价值未充分发挥出来;再次,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混杂,未能准确划分基础地质工程的地质问题;最后,地质勘察报告逻辑混乱,即忽略了地质勘察结论,大幅度降低了基础地质工程项目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质工程在勘察技术中的实际应用
3.1基础地质工程研究分析阶段
在地质勘察工作的进行中,对于地质情况进行相应地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属于整个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地发现,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全面地作出研究和分析,最大限度地为基础地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更加可靠和准确的消息。在基础地质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要及时全面地掌握地质勘察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为下一步工作的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对于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特点和各种信息要做好优化和为下一步工作的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对于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特点和各种信息要做好优化和整合,从形成的影响程度上来看,对于地质工程的各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因此可以着重对地下水以及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并且充分了解基础地质工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总结其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问题。
3.2详勘阶段地质勘察应用
该阶段勘察工作的开展重点为:岩土特性的评价,即相关人员从工程地质条件、处理方法、地质分区以及不良地质危害等方面入手,来给出最具科学合理的勘察建议。其顺序为:地质特性、范围确定、地质成因以及变化发展规律等。如此就能根据获取的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预防控制方案。此外,还要对工程项目周边的各层地质类型进行区分,并通过报告以体现出工程地质的承载力与稳定效果。对于基础地质工程施工场地的地下水活动与埋藏深度,勘察人员应根据获取的地下水位实际情况来判断其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
在实施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布置的勘察点,来观察各个工程地质勘察点的变化情况。对于数据测试与取样工作,应将地层结构数据归到一起,以满足地基设计的控制需求。地质勘察人员还要在试验分析过程中,严格控制受力层的作用范围,即当土层受不均匀沉降影响后,再适当增加取样与测量的数量,进而提高测量与采样工作的精准性,确保基础地质工程获取地质勘察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于原状土以及岩样的保管、采取,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岩石和土应用匹配的取样器,当遇到软土时则可以应用薄壁的取土器,而遇到较为坚硬的土时,则应用二重管的取土器,并且在取样后应妥善保管;在送样时必须要及时、合理的存放,防止土样出现受热或者是振动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时,应在控制地基结构稳定性的情况下,满足工程项目地基的承载力与强度需求。要先很好的完成该目标,需要地质勘察人员在对预埋深度以及地基基础类型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对地基的抗形变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将结构控制沉降量的能力提升上来。
3.3基础地质工程的后期勘察阶段
基础地质工程的勘察后期阶段主要是针对最终结果进行相应地分析和控制,从而保证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的各种地质资料和结果的准确性,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有关人员在具体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对于或许会出现的一些隐患一定要做做到充分掌握,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保证基础地质工程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是保障土建工程项目后续施工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为了充分提升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作用效果,往往需要切实围绕着各个操作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分析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问题,创新地质勘察技术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保障相关地质勘察能够具备更强实用性能。
参考文献:
[1]王明,彭帅英.地质工程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8(06):133-134.
[2]许世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210-211.
[3]陈剑文,王亮清.地质工程(工程地质方向)专业地质学基础周口店野外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51-252.
[4]刘宝昌.“地质工程(探矿工程方向)基础研究战略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40(09):19.
论文作者:徐海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地质论文; 基础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