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环保、节能、工期短、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势,但从短期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直接成本要高于现浇建筑,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其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对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造价比较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加强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特征;现浇建筑;造价;比较;措施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1质量可靠。构件图绘制详细,构件工厂加工,都使构件质量充分得到保障。构件类型相对较少,形式统一使现场施工标准化、规范化,这更便于现场质量的控制。外墙采用混凝土外墙,外墙的窗框、涂料或瓷砖均在构件厂与外墙同步完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窗框漏水和墙面深水的质量通病。
1.2环保节能。大部分材料在构件厂加工,标准化统一化的加工减少了材料的浪费;现场基本取消湿作业,初装修均采用装配施工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模板除在梁柱交接的核心区使用外,基本不再使用,大大降低了木材的利用率;钢筋和混凝土的现场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水、电的现场使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施工噪音。
1.3现场施工简便。各预制构件可在工厂内产业化生产,运至施工现场直接安装施工,方便快捷,有利于节能环保。构件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注定了现场施工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使施工变得更方便操作,使工人能更好更快的理解施工要领和安装方法。
1.4施工精度高。预制构件的加工要求构件截面尺寸误差控制在±3mm以内,钢筋位置偏差在±2mm以内,构件安装误差水平位置控制在±3mm以内,标高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2.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造价比较分析
结合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为实例进行分析:
2.1某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建筑的总建筑面积184627平方米,包括小高层、高层住宅建筑群、社区配套建筑及地下车库等,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846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36166平方米。本工程单元住宅楼均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以某单元住宅楼为对象进行分析,某单元住宅建筑层数为18层,地上建筑面积6945平方米。
2.2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造价比较分析。根据工程设计某单元住宅建筑的造价数据分析,同一住宅建筑,装配式结构每平米造价要对现浇结构高出近千元。对各专业造价进行一一对比分析,项目中装饰、给排水、消防、通风系统采用装配式结构的造价略低于传统现浇结构造价,但装配式结构的土建造价与强、弱电造价要高于传统现浇结构造价,而两种体系的造价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建工程上。
装配式建筑造价偏高主要体现在土建施工方面,其他方面差异不明显。住宅建筑的土建造价主要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规费与税金所构成,又以直接工程费所占比例最高。在土建工程中,装配式建筑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柱、墙及楼板,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砌筑和抹灰等工程量。因此各分部工程如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抹灰工程、屋面及楼地面工程、现浇钢筋砼及模板工程、防水工程,以及相应的措施费等成本明显减少,在这些方面装配式设计造价均低于现浇设计造价。但是,装配式建筑增加了PC构件及安装这一工程,而传统现浇建筑中无此项费用。PC构件及安装的造价占比最高,该部分构成主要涉及PC构件价格、支撑相关费用、吊装费用、构件运输费用等,每平米楼面造价约为1500元左右,其中PC构件本身的价格就占到该项费用的85%以上。由此导致装配式建筑土建造价大幅升高,因此在造价管理中,应该着重从此方面着手,重点分析PC构件的成本。
综合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来看,PC构件的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大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及生产管理费等固定支出,可变成本则主要包括原材料、动力、燃料、人工等随PC构件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支出。从成本构成来看,由于生产规模的影响,固定成本在装配式建筑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装配式建筑工程量的增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PC构件的土地、厂房、设备及模板的摊销费用将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单位PC产品的固定成本也会相应下降,从而使装配式建筑的总成本进一步下降。
3.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结合装配式结构生产环节加强造价管理。
3.1.1通过行业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与改进,增强装配式构件的工厂化、专化化生产加工,以充分体现出装配式结构的工业化优势,进而起到降低结构造价,提高建筑经济性的目的。
3.1.2形成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模式,将住宅建筑的设计、PC构件的生产加工、施工现场的安装应用等各环节环环连接,紧密配合,以此保证装配式结构生产的尺寸精准,质量良好,数量合理,促进其使用效率,避免构件浪费或劣质导致的成本增加。
3.1.3合理应用高新技术,建立健全装配化建筑技术,充分利用预制装配整体框架连接工艺、双重壁连接工艺、超高层预制框筒结构技术等,提高构件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工厂化集中生产的优势,降低造价,减少维护成本。
3.2结合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加强其造价管理。
3.2.1规划设计阶段。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做好几方面:一是通过与建筑专业人员的充分沟通,对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立面造型、柱网布置、分缝等方面提出专业、可行、合理的建议与要求,并对安装施工风险做出预测,将各种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结构的节能降耗作用。二是在结构初步设计时,设计人员通过对建筑材料、结构体系与布置、建筑基础形式、设计参数等内容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性论证与比较,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同时选择出最经济的设计方案,以控制工程造价。三是技术人员通过专业、精准的计算把控,结合科学的模型分析,做好施工图严格的内审与优化工作,从而为降低土建工程造价打好基础。
3.2.2搬运储存阶段。装配式构件搬运储存时,要求作业人员对构件轻拿稳放,尽量避免对构件的破坏,以免增加成本。同时要注意对PC构件装运形式的合理调整,例如通过将构件的整齐摆放,充分利用空间,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一车多装,以提高构件的运输效率,减少构件运输成本。另外,尽量减少构件在施工现场仓库长时间放置,最好能形成“边进边用”的模式,以免增加构件的储存成本。
3.2.3安装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时,费用主要体现在人工、机具方面。因此,必须合理分配人工,裁减冗余人员,保证每份人力均能充分利用,提高人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再是加强对起吊、安装技术的优化改进,利用多工序同期作业、分段流水施工等多种措施手段,提高构件的安装效率与速度,减少施工工期,从而降低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低碳环保概念的深入,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能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降低劳动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浪费,减少施工噪声、粉尘污染、建筑垃圾和污水排放,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又利于节能环保。为了充分体现其优越性,必须加强对其造价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小生.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
[2]王爽,王春艳.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J].建筑与预算,2014(7)
[3]杨全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造价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6(20)
[4]冉轲彦[J].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7(03)
论文作者:时贵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结构论文; 现浇论文; 土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