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论文_刘佳

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论文_刘佳

重庆西南医院消化科 404100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其中2 个器官功能衰竭28例(43.75%),3 个器官功能衰竭21例(32.81%),4 个器官功能衰蝎15例(23.44%)。64例中好转 38 例,死亡26例(40.63%),其中 4 个及 4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均死亡。结论:做好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对抢救有极大帮助,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45-01

肝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病变,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造成肝脏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的慢性疾病。早期肝功能尚可代偿,后期失代偿,患者的病情明显加重,肝功能障碍。失代偿期表现为消瘦乏力、不规则发热、水肿、腹水、厌食,进食后上腹不适与饱胀、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1]。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eorgan Failure,MOF)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男42例,女22例,年龄40~72岁(平均53.5岁)。MOF的诊断标准为发病24h以上;有2个或2个以上器官序贯性进行性发生功能衰竭。各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以文献所定。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1)休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因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比直立时增多,有利于肝细胞修复。(2)饮食:给予低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为宜,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一般要求每日总热量在2000~3000卡。血氨偏高者应限制蛋白质或禁食蛋白质。腹水患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严重者限制每日入水量。进食中应细嚼慢咽,口服药应磨成粉末.以防引起食管或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2.2心理护理 护士应同情和理解病人及家属,给予关心、支持和安慰,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使病人精神愉快。配合治疗,并运用医学知识耐心解答患者问题,主动介绍有关如何保护肝脏常识,控制和稳定病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健康宣教(1)疾病知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肝硬化的基本知识,查找并消除不利于个人和家庭应对的各种因素,树立治疗信心,保持愉快心情.落实护理计划。坚持定期复诊。(2)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改药。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3)指导照顾者指导家属理解和关心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学习识别并发症的征兆病情变化,如患者服用利尿剂期间出现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时.提示低钠、低钾血症;出现性格、行为改变等是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或消化道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时,应及时就诊。

3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64例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2 个器官功能衰竭28例(43.75%),3 个器官功能衰竭21例(32.81%),4 个器官功能衰蝎15例(23.44%)。64例中好转 38 例,死亡26例(40.63%),其中 4 个及 4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均死亡。

4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为多种原因反复作用于肝脏所造成肝脏的弥漫性损害。其特点为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肝小叶结构损害及假小叶形成。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2]。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明显,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2大类型表现:(1)肝功能减退的表现:除肝功能代偿期的一些表现加重外,尚可见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上腹部饱胀不适;在病情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恶心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精神不振,消瘦乏力,面色灰暗黝黑,可出现不规则发热,浮肿;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紫斑,贫血;男性性欲减退,睾丸萎缩,乳房发育;女性患者月经失调,闭经,不孕;蜘蛛痣,肝掌等。(2)门脉高压症的表现: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腹壁与脐周静脉曲张,呕血,便血,腹水,脐疝等[3]。

肝硬化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在肝功能代偿期,肝病的症状较轻,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有些患者会有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等症状[4]。当进入肝功能失代偿期以后,病人的身体情况开始恶化,全身的营养状况较差,身体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卧床不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也增加,贫血状况更加严重,同时出现肝掌、蜘蛛痣、脾大及腹水等典型肝硬化特征。肝硬化患者由于患病时间较长、病情的反复以及对预后的过分担忧,常常精神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其间有的患者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整天闷闷不乐,唉声叹气[5]。现代医学已发现,情绪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癌症患者的身上已被证实。患者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既要重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又不能对疾病过分担忧或者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6]。肝硬化患者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肝功能明显异常,合并有肝硬化并发症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而在肝硬化稳定期,则应动静结合,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打拳、舞剑、慢跑、散步、登山等都不失为有益的活动方式,但均以不引起疲乏感为原则,切忌急于求成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肝硬化患者最忌讳过分劳累,尤其是通宵达旦地工作或娱乐,以及精神过分紧张。本组资料显示,做好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对抢救有极大帮助,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琴,范叶君,张金换,张晓英,潘明华. 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2:110-111.

[2]袁春丽. 分析可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2:2269-2270.

[3]李海霞,韩银风,王新兰. 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堵管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3:138-139.

[4]杨丽.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 临床医药实践,2014,01:60-61.

[5]Wiam I. Hussein,Khadija Hasan,Ahmed A. Jaradat. Effectiveness of mobile phone short message service on 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the SMS-DM study[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1(1):291-292.

[6]Judith A. Graziano,Cynthia R. Gross. The Effects of Isolated Telephone Interventions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A Literature Review[J].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2013(3):367-368.

论文作者:刘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论文_刘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