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论文_金伟,常利芳,靳孟淼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论文_金伟,常利芳,靳孟淼

焦作黄河河务局武陟第一黄河河务局 河南焦作 45415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渐提升,更加关注水利项目的生态性。虽说水利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显著的力量,不过它也给所在区域的生态带来了很多负面干扰。所以,我们一定要尽量的避免这种干扰,更多的关注生态水利项目的建设工作。蓄积水资源、抵御洪水侵袭是水利建设中堤防工程的显著功能,极大地促进我国工农业健康稳定发展。随之,堤防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需要将生态保护理念巧妙融合到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堤防工程的生态效益。文章从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出发,提出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思路,旨在为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做出努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堤防;设计

前言

水利工程建设就是人类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来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调节和利用。由于2/3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建立在原有天然河流水道上,这些工程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原有平衡的一些破坏。在堤防工程建设中,地区原来处于同一网络体系的河流原貌被改变,原有河流走向被改变,重新加固处理了河道,或多或少破坏了河流原有生态环境,河流不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原有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影响,无法处于平衡状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规划、增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地区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更好地使原有水域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多样化作用,使所建提防工程更好地发挥其行洪、行航以及旅游观光等功能,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就显得格外重要。

1生态堤防的概述

生态堤防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水土循环的人工堤防。主要是通过扩大水面积和绿地、设置生物的生长区域、水边景观设施、采用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等措施来实现河道生态堤防建设。在具体的开展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河道情况,依据河岸的生态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常,生态堤防设计有3种类型,(1)自然原型护岸河堤。在河岸周围种植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譬如柳树、水杨、白杨、榛树以及芦苇、菖蒲等)保护河堤。这种生态堤防适合建于坡缓或腹地大的河段。缺陷是抵抗洪水的能力较弱。(2)自然型护岸河堤。将种植植被和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结合在一起应用,实现防洪护堤。该类型的生态堤防设计常常被用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3)人工自然型护岸河堤。在防洪要求较高、腹地较小的河段中,常常采用此设计。此设计是在自然型护岸基础上加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设置的隔挡进行建设的。人工自然型护岸河堤最大的优势是抗洪能力较强。

2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要求

生态堤防设计要摒弃重经济发展轻绿色发展的错误思路,要牢固贯彻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平衡发展的现代发展理念。在设计堤防工程中,设计人员要尽量保留地区河流自然形态,从不同角度入手最大化修复隐患河流,要有保留或者恢复建设地区河湾、浅滩、急流等,有效保护堤防工程建设地区生态环境。设计人员必须坚持“宜宽则宽”的原则,准确把握建设地区堤防间距,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新时期防洪以及生态保护具体要求,科学解决防洪、生态保护二者和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问题,根据洪水行洪客观要求,建设地区水文、地质、气候等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河槽、河漫滩,准确把握浅滩宽度、植被空间等,确保堤防工程建设地区的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使其更好地生长发育,提高河流自净化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要结合各方面情况科学选择堤型,要符合该地区堤防工程渗透以及滑动稳定方面的客观要求,要符合当下生态保护、恢复方面的客观要求,最大化利用当地各类材料以及缓坡,确保堤防工程建设地区植被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生长,确保河流具有较好的侧向联通性,有效保护堤防工程建设地区生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的思考

3.1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考虑到堤防构筑的自然环境特点。而自然环境特点,就是河流形态的特点。一般而言,河流形态特点多样,因此,生态堤防的设计,应该注重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堤线布置,原则上依照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设置,即对河道的蜿蜒、分汊原貌,尽量利用,如此,便能够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堤型选择时,符合两项要求,(1)保证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2)能够实现生态保护,并有利于生态恢复。另外,对于堤防间距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避免洪水行洪和生态保护之间出现矛盾,堤防间距尽量放宽。

3.2河流断面设计

河流的自然状态下,其断面形状呈现不规则变化,宽窄很随意。同时,河流的浅滩与深滩并没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因此,从河流断面上来看,其特征以多样化为主。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设计中,要根据河道断面的多样性变化构筑堤防。更具体一些来讲,就是在设计、建设堤防时,要充分考虑以下3点:(1)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2)考虑土地利用情况;(3)考虑河岸生态发展需求(严格通过计算机软件和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确切的结论)。这样所设计出来的堤防才能产生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同时,也符合亲水原则。目前,生态堤防建设中,常常选用复式断面,以此达到上述几项要求,既不会阻隔生物群落的繁殖,又满足了洪水位时泄洪的要求。

3.3岸坡防护

在设计岸坡防护工程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按照新时期生态建设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优化设计岸坡防护工程,使其和附近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提高堤防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基础上,避免生态、景观作用下的多样化护岸形式被破坏。如果建设地区的岸坡防护结构复杂化、特殊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尽可能采用那些反滤性好,属于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层次优化利用多孔类型的混凝土构件,也可以利用该地区多样化柔性结构,尽量减少施工材料方面的成本,不要将硬质类型的不透水材料应用其中,比如,浆砌块、混凝土,确保周围植被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栖息以及繁殖范围,促使堤防工程建设地区的鱼类、昆虫、两栖类动物健康成长,确保该地区生态系统平衡,促使堤防工程既有浓浓的生态气息,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3.4周围景观建设

在水利工程的生态堤防系统建设中,被建设的江河湖泊周边具有一定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形成了特定的自然环境,也体现了天然的美学价值。因此,生态堤防建设会将人工建设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譬如,将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环境和亭台楼阁等人工环境相结合,建立水生态公园、河流小型博物馆等。

3.5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在安排施工工期时,应尽量避开生物的发育期,加强对生物的保护和修复。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和特殊物种,在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改善环境,改善植被的生长条件,合理排水。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果。加强工程的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工作。做好工程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不断积累经验,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堤防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体现在不同方面。在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以及生态保护,优化堤防工程规划设计,确保堤防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以此,提高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柏毅.浅析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211.

[2]唐建友.堤防工程的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59-160.

[3]周洋.水利水电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2):174.

论文作者:金伟,常利芳,靳孟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论文_金伟,常利芳,靳孟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