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道祥(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肛肠科463000)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123-02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原因,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经跃升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位恶性肿瘤;随着检查方法的普及及病人就医意识的增强,直肠癌早期发现率也有很大的提高。但从临床上看,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仍不尽人意,临床上确诊的病例多数已属中晚期[1]。因直肠癌所处位置狭小,直肠癌手术难度大,损伤亦大,术后病人出现发热、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并不少见,而以术后发热较为常见,据统计,病人术后发热最常出现在术后1-5天,平均3.6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2013年共收治住院并手术直肠癌病102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23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9.4岁,原位癌(术前、术后均经病理确诊)2例,进展期直肠癌93例,晚期直肠癌9例,原位癌及进展期直肠癌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及完善的术前准备后均行手术切除,晚期直肠癌1例经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8例因各种原因行乙状结肠永久性造瘘术,术后联合放化疗或单纯放化疗。
1.2处理方法 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根据统计结果看,病人术后发热最常出现在术后1-5天,平均3.6天。持续3-7天,少数病人间断达到10天以上。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粪、尿常规、血生化、水电解质、腹部彩超、腹部CT、胸片、血尿培养、药敏实验及查看引流管、引流液的多少及性质、查看切口有无红肿及积液、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控制基础疾病等措施,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使病人得发热症状及时得到控制。
2 结果
2.1 伤口脂肪液化、皮下积血积液感染引起 缝合切口钱要彻底止血,尽量避免反复刺激、挤压创面,缝合要不留死腔;术后换药时注意切口皮肤有无红肿,敷料有无渗湿,询问病人有无局部胀痛感,如发现局部有异常,可用消毒镊子或弯钳撑开创面,查找原因,局部的积血积液给予清除,如有感染必要时拆除部分缝线,使之通畅引流。切不可用手局部挤压,以免炎症扩散或残留,使炎症不易控制,影响切口愈合。
2.2 腹腔积血积液 常见于术后3-7天。病人表现为前期体温逐渐下降,随后体温逐渐升高,体温曲线呈波峰状,部分病人体温曲线可呈稽留热型,要及时查看引流管引流情况,必要时查腹、盆腔彩超或CT,如发现腹、盆腔有积血积液,要了解积血积液量的大小、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积血积液量小,通过加强营养,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积血积液可自然吸收;如果积血积液量大,通过边旋转边退引流管或接负压吸引器抽吸,调整引流管位置,可通畅引流,不可过早通过引流管冲洗腹、盆腔,以防感染扩散;如果引流管已拔出,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积血积液或重新置管引流。
2.3 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所致 引流管长时间放置的原因较多,如引流量较多、腹腔继发出血、淋巴漏及经验不足等,过长时间放置引流管易引起异物反应、外源性感染等,要根据引流量、引流物的性质及颜色及早拔出。
2.4 术后长期卧床及放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易引起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术后病人怕痛是主要原因,要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并拔出尿管,如病人术前合并肺部等基础疾病要及早处理,如戒烟、进行肺功能锻炼等,糖尿病病人要控制好血糖,病人合并前列腺肥大导致排尿困难的,导尿管可适当放置时间长些。一般术后留置尿管2~3天,部分病人可1~2天即可拔出。
2.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癌症病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术后病人处于高凝状态亦是常见原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局部胀痛、水肿及患病下肢增粗等改变,也会引起发热。如无活动性出血及早停用止血药物,在床上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及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措施之一,另外一旦血栓形成,绝对卧床、及早溶栓、滤网置入等也可防止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6 抗生素应用时间太长引起药物热 根据病人病情及药敏试验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早根据病人病情停用抗生素,是防止药物热的重要措施。
2.7 晚期直肠癌病人,因各种原因所采取的减瘤、减状术后,残留肿物致炎因子及坏死物引起癌性发热。
2.8 吻合口漏引起的局部或广泛腹、盆腔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随着吻合器械、吻合技术的发展及病人对术后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超低位吻合愈来愈多的在临床上得以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吻合口漏的风险也在加大[2]。吻合口漏漏口较小(一般不超过直肠管径的1/3)的多经禁食、局部有效冲洗及通畅引流即可痊愈,如吻合口漏口较大,形成广泛的腹、盆腔感染,则应在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前提下,及早剖腹探查,彻底冲洗腹、盆腔,结肠近端或回盲部、横结肠造瘘转流,将肠内容物完全转移至腹腔外,以期二期吻合或行永久性造瘘。
2.9 输血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严重的并发症 立即停止输血输液,及时处理,查找原因,防止危机生命。
2.10 其他如病人术后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引起的各种机会性感染、术后吸收热、线结反应及类白血病反应等,要根据病人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原因肠内或肠外营养液,提高营养,增强免疫力等,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也可辩证给予中药口服或灌肠。
3 讨论
现代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临床上直肠癌已广泛采用TME方法进行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彻底,易达到切缘干净,较其他方法损伤小及局部复发率低等特点,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金标准[3];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则成为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新方向[4]。随着吻合器械、吻合技术的发展及病人对术后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超低位吻合愈来愈多的在临床上得以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并发症出现几率增加。由于直肠所处位置狭小,位置偏低,因此直肠癌手术难度大,损伤亦较大,常见的几种术式主要有经腹直肠前切除术吻合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脱出式直肠切除术及等,而直肠癌的几种特殊术式中如男性常用的全盆腔脏器切除、女性常用的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因对病人机体损伤较大、并发症较多,以及术者对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晚期直肠癌治疗上认识的改变、新型治疗方法及药物的出现,临床上已不常使用。无论何种手术治疗直肠癌,术中及术后残留的组织碎屑、异物及积血积液等都会刺激机体引起免疫反应,再加上肿瘤病人瘤体本身引起的肠梗阻、营养不良及病人自身的基础疾病,都会引起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病人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使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毕建成.胃肠外科新进展.人民军医出版社,204-205.
[2]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普通外科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491-499.
[3]王振军.直肠癌手术方法的进展.中华外科杂志,2001,1610-1612.
[4]郑学民.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发展20年级展望.外科理论及实践,209,14;1-3.
论文作者:谭道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直肠癌论文; 术后论文; 病人论文; 盆腔论文; 并发症论文; 积液论文; 手术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