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论文

试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论文

试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陈九双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灵魂与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它引起了诸多领域的哲学变革。实践基础的重要性促使人们勇于实践,而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的正负效应又促使人们反思实践的合理化问题。

关键词: 实践;主体;主体性原则;人与世界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和实践基础论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借鉴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实践哲学研究不仅批判地“扬弃”传统的理解,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意识论、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学等各个领域都引发了“哲学革命”,进而衍生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解,着实把我们带进一个关注人的生活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合理化反思的新境地。实践哲学强调实践基础的重要性,“自觉而系统化地合理贯彻基于实践原则的‘人类活动的原则体系’”[1](P2),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大有裨益。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基础

在实践唯物主义中,科学的实践观是最基础的理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当马克思赋予实践活动对于人类生活的基础意义时,当他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一切哲学问题时,他的哲学也就在哲学的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理论变革,有本体论上的变革、自然观上的变革、认识论上的变革、社会历史观上的变革,等等。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都要围绕科学实践观展开。

(一)实践在自然观中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个论断:“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2](P77)这说明,实践活动是人的周围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我们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有关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P16)据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正是实践活动沟通了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这也正是从实践和主体方面去理解自然界的根本原因所在。现在成为人类活动对象的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那种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原始的自然物,人类世世代代用自己的物质实践活动改变着自然界的原始形态,创造合乎人的需要的形态,我们的生活主要是在人化的自然环境里进行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特别是生活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看起来很“唯物”,实际上完全不了解自然界的真正本性。只有从实践方面去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自然。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自然界应是现实的自然界或对象世界,而不是全部的自然界。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基础地位

在社会领域,实践是理解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P60)这是由于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正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连续不断更替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生产实践活动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实践活动形式也会进一步分化。

通常人们认为,唯物史观是一般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中的推广或应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尔维修早就“把他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3](P165),得到的却是唯心史观。社会生活具有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性,即使马克思以前的坚定唯物主义者的视线由自然转向社会并开始探讨社会历史时,几乎都倒向了唯心主义。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不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可见,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恩格斯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也说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实践的、唯物的、辨证的。

(三)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

从认识的发生和起源可以看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密切关系不仅体现在认识的发生和起源过程中,还体现在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归根到底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蔡成效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实践基础论——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之沉思》中地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实践是认识的对象。可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

(四)实践在人学中的基础地位

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刻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这种研究的目的归根到底也在于为人有效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服务,不仅包括对世界的理论解释,而且包括对世界的实践改造。实践与“现实的人”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关系,实践与“现实的世界”也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关系。实践成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深刻基础,二者互相作用。“人和世界的关系作为实践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制约实践活动及其过程;而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又‘身为’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基本关系,也作为‘实践条件’规定人与世界的其他一切关系,必然地通过改善条件改善环境谱写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崭新篇章。如此一种人与世界的同其实践基础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与人类共存亡,生生不息地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它具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直接现实’地存在和发挥作用于‘现实的人’在“现实的世界”中的基于实践的‘现实生活过程’。”[1](P237)

实践是主体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介体(中介)、实践环体(环境)组成的要素系统。其中,实践的主体具有主动、能动、创造的性质和功能。人类活动的主体性要求“在人类活动中要肯定主体性的存在、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为了人’和‘基于人’”[1](P237)。实际上,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作为主体的人已经对实践活动的预期价值作了评价,人们只会选择那些能满足人的需要、对主体有益的实践活动,以实现主体的预期价值。

本体论是指“研究存在之所以为存在的学说”,也可简单地理解为研究世界的本原、本质的根据的理论。哲学有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有本体论,但只能是物质本体论,而不能是实践本体论。肖前认为:“我们之所以坚持实践的观点是本体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是为了科学地论证物质本体论,不是论证唯实践主义。”[5]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理论前提是物质一元论,我们虽然主张从实践方面理解自然,但不同意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的说法。实践本体论是站不住脚的,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形式,是人类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不能创造物质,它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而人类以及人类的实践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五)实践在意识论中的基础地位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定义的。而意识是人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和意识都必须在实践基础上才得以存在,可见,本体论必须以认识论为前提和基础。但人类出现之前的“自在自然”也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对人类来说是无。这就再次证明了物质本体论的合理性和实践的重要性。

(六)实践在本体论中的基础地位

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其中课外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我们首先来看看校外实习的情况。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对校外实践教学关注度高,尤其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各高职院校普遍有相对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模式,以大量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通过企中校合作模式,让学生进行教学顶岗实习,以此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那么对校外实习基地的重视,并通过校外实习实训能否顺利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呢?

实践是意识的现实基础。唯心主义从意识本身寻找意识的基础,旧唯物主义从自然存在寻找意识的现实基础,而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活动中寻找意识的现实基础,发现了实践对认识的根本意义。人的意识的现实基础不在于意识本身,也不在于单独的自然界,而是在于人的存在本身,而人的存在是实践的存在。实践对意识的基础意义,最根本的是实践是意识的现实对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对现实对象的实践理解受到了普遍重视,原因就在于此。“实践对意识的基础意义还表现在实践是意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意识真理性的标准,是正确意识实现自身的物质条件,是意识的目的、归宿。”[4]这些意义有力地说明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中的地位。

二、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中也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在人的问题上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是抽象地看待人、谈论人,而是立足于历史的、发展的实践来考察和解决人的本性、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指出了人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

一个月后,林白露带老何回家见父母,父母见到老何第一眼就不喜欢,说年纪差太多,长相也不好看,两人站在一起完全不配,走出去要被人笑话。

三、实践合理化的追求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实践可以使“精神变物质”。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方式,能够现实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谋求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甚至决定人的命运。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有没有理论自觉或自觉的程度如何,对于实践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综观当今中国和世界,实践的负效应呈现形式也较为多样。在自然界领域,实践的负效应造成了生态失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在社会领域,实践的负效应制造了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提供了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上层建筑体系和消极的意识形态体系,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即使社会主义也暴露了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市场经济的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精神文化领域也产生了含有色情与暴力的报刊、读物、电影、电视和音像制品等暗流。

历史和现实表明,实践在给人类带来积极效应、对人的本质力量肯定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消极的、反主体的负效应,它使人们反思自己实践的合理化问题,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实践的正负效应形影不离、相伴而生的问题;有实践自身的矛盾运动伤害了间接主体和间接客体,破坏了主客体关系的问题;也有历史上形成的错误成见、狭隘眼光、排他心理的历史惯性的加剧倾向;更有自私心理和贪婪行为对实践负效应的推波助澜;但最主要的是用以指导实践的理论问题、实践主体的智力水平问题。反思这些后果和原因,对认识、决策和实践行为及其结果的正确性、正当性作出合理与否的评判,以使实践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发展观时,只有主体的实践活动在不危及整个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不构成威胁时,只有实践的目标和结果不危及他人乃至整个人类利益时,这种实践才是积极的、合理的。由于实践活动总是受某种需要和利益驱动,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时空超越化、“历史正转向世界历史”的“地球村”的背景下,人类的生存背景已经由实践转移到系统,全球化的万维之网的大系统的和谐成为人类新的安身立命之本,确保国内稳定、和谐、发展和国际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大系统和谐就成了实践活动的最后约束条件。

为使控制算法更易实现,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进行设计。以XOZ平面为例,纠偏控制器由2个模糊控制器构成,一个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为偏移εXOZ和偏移改变量ΔεXOZ,另一个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为角度偏差θXOZ以及角度偏差改变量ΔθXOZ,2个模糊控制器最终得到2个液压缸压力差ΔPXOZ-1、ΔPXOZ-2,通过式(1)进行结合,结合系数为α。

(2)普通仓单真假难辨。对于仓单融资模式,存在客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起造假,伪造贸易数据,形成假的仓单,为后期偿付带来了风险。

参考文献

[1] 蔡成效.实践基础论: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之沉思[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王金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解释学考察[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5] 肖前.实践唯物主义和“自我中心论”:评《走出自我中心困境》[J].哲学动态,1996(3):19-22.

中图分类号: B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2-0021-03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2.009

收稿日期: 2019-02-05

作者简介: 陈九双(1969—),河南唐河人,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张红雨)

标签:;  ;  ;  ;  ;  

试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