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情满课堂论文_陶书芳

快乐阅读 情满课堂论文_陶书芳

——《掌声》研修报告

陶书芳 湖北省竹山县实验小学 442200

一、取舍教材,找到读的“支点”

《掌声》选自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五册第八单元,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真切朴实的语言,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感恩情节融于平凡小故事中,极富感化意义。课文以英子由忧郁——感激——开朗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浅显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爱的力量,懂得与人为善的真谛。

二、精教博学,定位读的“沸点”

1.设计富有煽动性的情感语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课教师用激情的语言为本课定了情感基调,直接去抓住学生的心,带他们快速进入课堂角色,同时,也让自己本身先感动起来,用自己的深情去感染孩子们,这样就让我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另外在每一个环节的过渡处,我也采用了富有激情的语言来小结,直接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其对下一环节的阅读欲望。

2.抓住细节,诱发孩子们的情感灵动。读不是目的, 善于读、乐于读才是课堂的灵魂。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提炼个性感悟,进而表达情感。所以在课堂中,我尽可能地抓住时机,在朗读指导中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3.采用多层阅读,多层感悟,让情渗人心。在本次课中,我采用了自由朗读、默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朗读形式优化分层,有时重叠交叉。

4.渗透阅读方法,为深层阅读提供保障。本次课主要渗透了边读边悟、随悟随记的阅读方法。主要体现在探究英子变化原因的学习部分。自由读中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默读中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语,并写上自己的感受……这样既明确了他们的阅读目的,又渗透了阅读方法,让他们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阅读方法的渗透,才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思考欲望。使交流环节的精彩成为必然。

三、依托评价,为读找到“定点”

在教学中我尽量用心去倾听,用真诚的夸赞、商量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这样就让学生享受到语文阅读的快乐。

四、情感积淀,为读找到归宿

我不知道这是否能体现语文的生活观,但我觉得这就是语文阅读的归宿,归于情、归于真、归于悟、归于读。从而让“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在境中,情在心中”。

五、反思

1.突出了如何在阅读中体验快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主题,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语文新课堂的人文、开放理念。

2.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有情。

3.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阅读能力有所体现。

论文作者:陶书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快乐阅读 情满课堂论文_陶书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