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彭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彭颖

彭颖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法制教育,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挖掘其教材的内容,找准法制教育渗透的契机和切入点,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树立起法制观念,使他们从小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法制观念的强弱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形势严峻。这些都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法制教育的警钟。而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只要运用得当,效果是明显的。面对当前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我们三中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城乡接合部,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自由散慢惯了,一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控能力又较差的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就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去挖掘教材的内容,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找准法制教育的契机和切入点,对他们进行适时的、份量适中的法制渗透教育,并把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傲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尊重教材、目标恰当、注重分量适中

语文教学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观念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不仅使学生通过这门功课的学习,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尊重教材,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因为为了法制教育的渗透而破坏教材的内容、结构,更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方式、方法上要有讲究,课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只是“草船借箭”、“借东风”来实现其目标。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度地提出一些符合课文内容而又被学生乐于接受的法律知识,适度穿插进来,通过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不露痕迹、点到为止的方法来实现法制教育的渗透,这才是最高的教学境界。千万不要把语文教学上成法律课,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把握好量、度、时间上的界定,注重学科教学和法制渗透的统一。

如在上《羚羊木雕》一文中,笔者首先布置学生回去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文中“我”把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父母则没有顾及“我”的感受非要我要回羚羊木雕。双方彼此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

课堂上,学生们都讨论得很激烈,争得面红耳赤。但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笔者见火候也到,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适时地从法律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民法通则》中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而文中的“我”还未成年,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我”把家中的贵重物品在未得到家长的同意下就送人显然不对,所以课文中父母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上讲是对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法制精神

阅读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词语教学中,只要留心,也能渗透法制教育。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其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以牙还牙”等等。现笔者就结合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来做简单的探讨。

文中塑造的鲁达人物形象鲜明,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当他听到郑屠的恶行后,他义愤填膺、三拳打死郑关西,为民除了一霸,一时名声大噪,被人们称为“英雄”。同学们,在我们这样一个法制社会里,我们能这样去做吗?我们不能因为我的好朋友受到伤害,我们也要“拔刀相助、以牙还牙”,不计后果,这样的结局只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巧用网络作为载体,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法制的精神

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以其直观、生动、灵活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而走向课堂教学的前沿。因为它能使课文中抽象的文字信息、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威尼斯商人》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作载体,在轻松愉快中让学生感受法制精神。具体做法是:

环节一:组织学生观看话剧《威尼斯商人》中有关片段。运用图、文、音等视频,让学生在课文分析前先对故事情节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环节二:七嘴八舌,教师适时点拔,请同学们对这场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这场戏比较逼真地再现了原、被告双方激烈的法庭辩论过程,矛盾冲突集中而激烈,情节波澜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是一场完整的法庭审判。夏洛克的阴险狡诈、鲍西来的机灵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服。

教师:那么我们就以此为契机,举办一项“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法律事件,如“妇女儿童被拐卖案”、“个别父母对子女的棍棒教育”、“青少年吸毒”等案例进行一次法庭审判和辩护。各小组推举出诸如主审法官、证人等,学生们都很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次极大的锻炼,特别是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晰而严谨的法律框架、勾勒出法制社会的雏形,这对于他们今后怎样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课后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关注一下电视节目中有关法制教育方面的案例。如央视的《今日说法》、《道德与观察》、《天网》、《法律讲堂》。贵州台的《法制第一线》等栏目,搜集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在课外活动中来交流,并撰写出法律文书,写出心得体会,从而把课文中和课外活动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深植于他们的思想思维的深处。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时适时、有度的法制渗透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法制社会的需要。他不仅仅是关系到学校向社会输送什么人材的问题,也关系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法制观念的问题。以上几点看法,难免有不足和欠妥之处,如能成引玉之砖,则为笔者之初衷。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三中学551700)

论文作者:彭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彭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