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资源,创新模式,促进编辑人才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调查报告论文,编辑出版论文,编辑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背景
201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发布:到2009年底,中国新闻出版业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并向着出版强国的目标坚实迈进。出版体制的改革、各种媒介的融合、数字化新技术的渗透、国际化出版的发展趋势,使得现代出版产业产生了对新型编辑人才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新闻出版业尤其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应当与此相适应,甚至走在前头。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编辑出版教育教学的改革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在支持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和编辑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各地高校凭借自身几十年形成的学科背景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与多媒体、新媒体内容生产、加工、传播、服务相关的专业建设,在高职高专、本科及硕士、博士等多层面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闻出版单位也针对在岗编辑出版人员开展相关的人才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秉承“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念,关注产业发展新时期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办了多项多层次的专题活动,努力沟通政府、编辑出版业界、高等院校、编辑出版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全力推进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在上述背景下,2010年6月,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和中国编辑杂志社联合组织了“编辑人才培养系列调查”活动。活动以发放回收问卷、电话访问和实地访问的形式,在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和相关用人单位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旨在摸清供需各方的要求,汇集各方意见,提供交流平台,为编辑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调查的内容及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活动历时半年,分两个阶段:2010年8月中旬为第一阶段,之后的补充调查为第二个阶段。调查共收到各种形式的有效问卷320份。参与调查的高校覆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以及北京印刷学院等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较早的传统院校,也涉及临沂师范学院、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等新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地方院校、专科职业学院,共计42所。接受调查的出版单位涵盖安徽出版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等2009年总体经济规模前十位的出版集团、图书出版单位,中国知网、中文在线等新媒体单位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期刊社。调查数据整理结束后,我们又就专项问题回访了部分教师和专家。调查的内容及反馈的情况分类如下:
(一)学校教育情况
1.学科划分及定位
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专业教师对本学科归属乃至学科称谓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2/3的人认同“编辑出版学”这个学科名称,1/3的人认为“编辑学”和“出版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内涵不同。在“以哪一个学科名称申报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为好”的问题上,教师的意见不统一,但以“编辑出版学”为名基本上占据主流地位,“出版学”次之,“编辑学”和“传播学”占少数。以上两个问题直接反映出教师对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定位认识不统一。有58%的教师认为该学科定位不明确,原因有:学科名称如同术语,必须具有单义性,但现在的表述形式,存在歧义,既可把“编辑”与“出版”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限定关系;数字出版时代的复杂性影响学科定位等。但持肯定意见的老师认为目前的学科定位基本明确,只是对象在不断扩充,范围调整也应跟上。
2.院系设置
根据此次调查和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在开展其他活动中进行调查摸底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一百多所高校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下开展了编辑出版学专业或者方向的教学工作。其中设置在新闻传播学院的约占40%(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设置在文学院的约占30%(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1998年,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之下,设立编辑出版学为二级学科,所以,目前大部分编辑出版学专业设在新闻传播学院下是有历史渊源的。同时,因为编辑工作跟语言文字的使用紧密关联,设置在文学院下的也占了相当比例。其他院校则根据具体情况将编辑出版学专业或方向设置在不同院系,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设在信息管理学院,南开大学设在商学院,辽宁大学设在历史文化学院等。在接受调查的学校中,只有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出版专业二级学院,但是却有30%的教师主张该专业应当独立设置院系。
3.招生层次及培养目标
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次之,少数院校招收博士生(如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和专科生(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参与调查的各院校所希望的招生层次中,研究生居首,占75%。
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其中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指导思想,培养复合型全媒体编辑的占据主要地位,75%的院校选择此项;40%的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大方正软件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等)选择了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5%的院校选择培养理论型人才(注:本题为多选)。
4.培养模式
随着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院校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大多数院校注重校际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出版单位、出版科研院所的联系,邀请产学研三界的知名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开办讲座,参观出版单位的工作流程。相当一部分院校十分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了操作实验室,比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漳州师范学院等。还有一部分院校(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当地的出版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还积极开展专业技能比赛、社会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课程设置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主要课程集中在编辑出版理论(87%)、出版史(83%)、书报刊编辑业务(83%)及新媒体编辑业务(83%)等方面,接下来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编辑出版实训(75%)、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74%)、文史知识(70%)、书刊设计(57%)、书刊发行(45%)、信息管理(26%)、印刷理论与实务(20%)(注:本题为多选)。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评价“一般”的占47%,“满意”的占40%,最希望学校增强实践课程和数字出版方面的课程。
6.教材建设
我国现有编辑出版学教材在使用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本科生与硕士生共同使用一套固定教材,师生均感到内容滞后、简单、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第二,很多课程依靠教师自编讲义进行授课(45%),使用经相关部门指导认定的正式出版的教材的比例偏低,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国内作者编写的教材占35%,国外引进版教材占10%,以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参考书为教材的占10%;第三,内容主要围绕传统纸质出版,缺乏新媒体教材。46%的师生对教材的评价为一般,32%认为不满意,只有22%认为满意。
7.师资力量
接受调查的院校中,85%学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专职教师在6~10名之间。个别院校如福建师范大学该专业只有1名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但相对应的招生人数也很少,只有2名研究生。各个院校的兼职教师来源以出版单位的资深编辑为主,也有部分编辑出版科研人员。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专职教师编制人数应与招生人数相适应,有研究者称根据编辑出版学专业特点,师生比例在1∶10~1∶12比较适宜。参考调查问卷统计的各校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大部分院校符合这一比例,但也有部分院校显示出师资明显不足。
这次调查还针对教师的个人情况,如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所授课程、实践经历、工作压力来源等进行了了解。综合这几个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师资状况的几个特点:(1)不少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过多依赖本院校毕业生留校任教,教师的学缘结构比例不合理。大部分教师毕业的院校与执教的院校在同一省或直辖市。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交流范围趋同。当然也有部分院校比较注意师资的多元化结构。(2)地市级院校一般引进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院校毕业生任教。比如,漳州师范学院分别引进了河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的毕业生任教。(3)目前编辑出版学教师的专业背景以文学为主,占受调查人数的1/3,另有部分人是新闻学、社会学、图书馆学和编辑出版学等背景。而编辑出版学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是从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毕业的。教授新媒体课程的教师基本上具有理工科背景。(4)约2/3的专业骨干教师具有编辑出版从业经验。从业单位以出版社为主,部分为学报编辑部、报社、网站。年轻教师相对缺乏实践经验。(5)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中科研任务居首,教学任务次之。虽然从工作量来衡量教学任务更重,但是科研任务的难度较大,带给老师的压力感更强。
近半数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评价为“一般”,40%的学生感到“满意”。
(二)单位用人情况
1.就业岗位分布
从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看,毕业生进入报刊社、各类网站等新媒体单位、传统图书出版社、民营工作室的占据多数。由于部分院校专业特色明显,比较快地跟上了各种传播媒介对编辑人才的多样需要,手机、游戏、动漫出版领域已成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新媒体单位接受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传统出版单位的情况已经出现。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媒体公关部、广告公司等也成为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新方向。还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武汉大学曾对2005年—2010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展开过调查: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在出版业就业的占51.9%,在出版业外就业的占48.1%,两者比例比较接近,几乎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在业外就业的毕业生为数不少,这反映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开始发生改变。
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目前接收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以硕士和本科学历为主,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图书策划、加工,数字出版等,也涉及办公行政、市场推广、网站管理、印刷、设计等。
2.用人单位对专业学生的评价及需求
新媒体出版单位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明显优于传统图书出版单位。他们强调员工在媒体编辑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认为针对新媒体业务培养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其他专业毕业生而言,对编辑出版的业务更熟悉,适应岗位较快,但知识面和职业发展的后劲相对不足。
传统图书出版单位仍然倾向有其他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人才。他们认为,毕业生通过进社后的培训和工作实践,一般都能掌握编辑出版的基本常识,而较好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才是一个编辑获得长远发展的根本。
用人单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能直接胜任并长期胜任工作有较高的诉求,特别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学校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写作、策划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业界对人才的继续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60%的用人单位会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以编辑出版的工作流程为主,兼有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范。对入职五年以上的员工也会进行继续教育,内容以行业发展趋势和综合素质提升为主。培训的师资力量主要是本单位的资深编辑和行业内的领军人物,也会聘请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师。除了本单位组织培训以外,用人单位一般还会派送员工参加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组织的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能力。有些出版单位还派员出国培训。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党政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出版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每年会组织有针对性的不同性质和层次的培训。新闻出版总署更是要求在职编辑每年要完成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总之,管理部门、出版业界用实际行动为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界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观念陈旧
主办者和专业教师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名称的认识还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对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国内行业和企业发展大势缺乏充分认识,对当今社会各种媒体对编辑人才的热切需求缺乏应有的预测和反应,对文化、媒体、编辑之间的关系缺乏辩证思维,导致对学科、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学生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培养缺乏针对性,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就业方向模糊。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专业内部长期以来因历史基础、区域限制、教学能力、就业状况,以及学生成才表现不一,对学科定位及专业培养诸多问题未能达成共识,编辑学科申报也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错失了争取学科发展的许多外部条件。
2.学用、供需关系不对称
近几年,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该专业院校在不断扩招,另一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却受到了传统出版单位的冷遇。这次接受调查的传统出版单位中只有4家明确表示有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计划。实际工作中该专业毕业生真正在图书策划加工岗位的比例也偏低。但是大多数的院校受传统出版行业框架的影响,基本仍以图书出版人才培养为依据设置课程,对新媒体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培养目标,导致了目前一定程度上这方面人才的供需不对称。
3.学科地位不明确
编辑出版学专业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也是限制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就没有“编辑”、“出版”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但是由于“专业方向”没有硬性规定,各院校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其是,分别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新闻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下招收编辑学、出版学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002年,教育部在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设置上采取了变通的办法,该办法规定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培养单位可在一级学科下自行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并自行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对自行设置的二级学科要报教育部备案认可。于是,部分院校通过此方式分别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备案“出版发行学”和“编辑出版学”博士、硕士授权点。由于宏观管理滞后和不明晰,各个学校只能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寻找专业的位置,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明确的定位。
4.培养模式不科学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虽然已经有不少学校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时,但比例仍然偏低,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欠缺,“眼高手低”。还有一些学校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对学生的校外实践不能给予相应的学分。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力量不同,每个院校的办学思路和方式不一样,优秀师资和精品课程还不能完全共享,同一区域的学生跨校选修还不能得到承认。
(二)业界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务的特殊性,对编辑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关学科专业背景要求较高,使得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较难适应专业图书编辑的要求,造成很多用人单位不重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认识不够。实际上,学校教育是为相关职业服务的,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与产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传统出版业态向新媒体、大出版业态的转变,多媒体编辑业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院校也在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努力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业界应该给予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2.重实用,却对在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培养这个社会责任担当不够
用人单位希望新进员工能够直接上岗,以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这从企业效益的角度讲无可厚非,但是企业的发展一般快于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如果先进的出版企业能够及时与学校深度沟通,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并派送优秀的编辑弥补院校教师的不足,从学校教育这个源头抓起,促进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更好结合,将会使整个出版业受惠。
四、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建设应以坚持为文化发展培养人才的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明确专业教育学科定位,搞好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编辑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优化。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已从传统的图书出版扩展到全媒体领域,编辑出版学专业也应该与时俱进,逐步发展成为“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背景下的“媒体编辑学”专业。
“大文化”意指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应在空间传播、时间传承的普遍联系中扩展对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研究。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作为民族灵魂的文化,从古今文化的联系和变革中来研究当代文化,着眼于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大格局来建设中华文化,还要放眼世界,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比较和交融激荡中研究发展中国文化。
“大媒体”反映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给传统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载体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创造了新的媒体形态,增加了媒体的种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种媒体之间的融合。
“大编辑”与“大文化”、“大媒体”休戚与共、相生共荣。编辑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对文化产品进行评价、选择、优化、推荐,使之适宜于传播和能够高质量地传播。编辑工作者只有着眼于“大文化”进行选题策划,才能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的产生。同时在“大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早已远远超出传统的纸介质出版的范畴,在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及其他无线终端等更多领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新世纪的中国编辑不单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更要转变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一切可能,创新编辑手段,最大幅度地扩大编辑成果的覆盖面,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
“立足大媒体,面向大编辑”是整合和提升当代编辑工作的必然途径。从编辑人才培养的源头抓起,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只有立足于“大媒体”拓展建立“媒体编辑学”,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编辑出版人才。
2.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媒体编辑学专业的建设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业界等多方面的配合、协调。这其中,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的相关指导政策对专业的建设举足轻重。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解放思想,积极研究专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在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为媒体编辑学专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制订宏观科学的规划,优化学科建设发展环境。
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培养单位也要充分利用好有关管理部门为传统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和扶持政策,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拓展教学内容。比如,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全国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北京大学等14所高校获得了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进行招生。这一学位的设置,标志着出版研究生教育正式列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将有利于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人员进入编辑出版学专业学习,为编辑出版领域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创造条件。
3.创新培养模式,综合利用资源
媒体编辑学专业教育要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在现有条件下,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机制和模式,加强院系、院校和校企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更有效地利用好各种资源为专业发展服务。
(1)综合利用院校内部资源,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已建有编辑出版学专业院校的特长各不相同,媒体编辑专业可以在各自院校原有的优势资源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武汉大学开设了新媒体实验班,由计算机专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联合培养新媒体编辑人才。
(2)高校之间资源共享。国内设立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专长,互派优秀师资,共享精品课程,让更多的媒体编辑专业学生受益。考虑到时间、空间上的可行性,可以建立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让学生能够选修平台上的任何课程,学校承认学时、学分。
(3)利用好社会资源,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和选择使用基地时应注意媒体性质、规模、服务对象的多样性,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类型编辑行业、不同编辑出版工作实务的了解需求,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吉林日报》社、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吉林网等七家报刊社、出版社、网站签订了“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教学咨询委员会,由基地的行业专家组成,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通过研讨,学校对行业的需求了解得更明晰,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把握得更准确,并据此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媒体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提高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
(4)校企联合办学。强调校企联合培养媒体编辑专业人才,就是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媒体编辑需求为主导,注重新的前沿理论的研究并与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比如,为了解决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匮乏问题,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印刷学院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筹建“北京印刷学院—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人才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出版人才。这种模式契合了高校和用人单位在人才供需方面的共同利益点,可以有效解决出版企业人才紧缺与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需求从而导致就业困难这一矛盾。
4.拓宽教育内容,紧贴行业需求
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能脱离出版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出版业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内容生产和传播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要为产业服务,要切实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改革培养适用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
(1)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加大多媒体编辑人才尤其是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力度。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显所长。时代要求对媒体进行再认识和再整合,综合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实行集约型发展。这就需要编辑面对同一信息源时,既要按照传统的方式为传统媒体提供信息,也要针对新媒体的特性,为新媒体提供素材。当然,为新媒体提供的素材不能照搬传统媒体的素材,应该考虑到不同媒体的特性而有针对性地编辑处理,强调原创性。因此,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不断策划新的内容,掌握新的编辑传播手段,成为适应“大媒体”环境的新型编辑。随着数字出版大潮汹涌,出版界对于既懂编辑出版基础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还有学科背景的编辑人才需求量大增,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编辑的职位需求量不断上升。这些都给媒体编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会。
(2)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培养方案要遵循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根据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目前用人单位确实更愿意选择既有专业背景,又懂媒体编辑的复合型的人才。要让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重点转到培养复合型人才上来,以满足行业整体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的生源主要从其他学科的毕业生或媒体企业在职人员中选拔,以利于发挥不同专业背景的特长,培养各种类型的复合人才,如熟悉媒体编辑环节,懂得经营之道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熟悉法律和外语的媒体版权贸易人才;了解海外媒体业现状,善于合作开发的人才;会做单个选题及全面媒体编辑策划的设计人才和宣传人才;有深厚文化底蕴、懂得现代技术、熟悉多种媒体的文化产业通才等。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教育则应侧重通识教育以及编辑基础知识和编辑业务流程的掌握。博士生应侧重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编辑理论研究培养后备力量。
(3)以专业内容为支撑,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媒体编辑业的规律和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媒体编辑学专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新技术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和加强编辑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一般通识教育外,有条件的院校要重视、突出学生某项专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有不少学生毕业的同时获得了新闻采编人员资格证、出版发行人员资格证、网络编辑师资格证等就业资格证书,就业率显著提高。
5.狠抓师资队伍建构,加强教材建设
(1)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准。很多高校的骨干教师年龄偏大,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针对目前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与产业实践相脱离及师生对多媒体融合不够熟悉的现状,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并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科研单位具有丰厚理论素养的学者加强教学研究,充实教学力量,更新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保证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各院校要注意引进师资,进行结构合理的搭配,这是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关键,师资要能够合理流动。
(2)提升教材编写质量,打造系列精品教材。作为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媒体编辑学专业教材的编写不仅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编辑理论研究的重要推手。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专业教材,但是作为新兴学科,媒体编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尚需完善;作为应用性学科,媒体编辑学伴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很多问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有必要组织专家和学者编写出一套能够反映业界新变化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层次分明、科目齐全的专业精品教材。教材编写要注意在中国编辑学会指导、认定下,集中各院校有关课程的师资力量,联合编写,提高质量,避免重复;专业教材内容由主讲传统出版业务向讲授多媒体编辑业务转变;为有一定其他学科背景的媒体编辑学专业学生编写特定的系列通识教材,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文献索引、作品评论、写作以及编辑职业道德等;教材设计应该提高科技含量,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材,便于现代化教学。
6.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学科发展
编辑出版专业从最初的几所名校探路发展到目前的一百多所学校开设,二十几年间已经成为全国高校专业覆盖率比较高的专业之一。一方面其规模发展成绩喜人,另一方面也暗含重复建设、准入门槛偏低等问题。因此,各级管理部门、高等院校要注意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学科建设上,要注意布局合理。布局设计要兼顾实际需要和主客观条件,既要有地区、院校之间的适度竞争,也要有相互之间的协调,防止重复建设。
(2)完善编辑出版学专业设置标准,新构媒体编辑学专业设置审批评估标准。要坚持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系统地制定高校媒体编辑学专业设置的准入条件,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实践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设立专业评估制度,从而建立和完善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规范媒体编辑学的学科体系。
(3)规范和统一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媒体编辑学专业要建设成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必须建立一套区别于邻近专业并紧贴行业发展实际的系统的核心课程体系,逐步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4)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媒体编辑学教学尤其如此,因为媒体生产的是精神产品,其产品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功能,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影响程度深、作用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媒体产品的质量是其生命线,其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媒体编辑学教学工作必须注重质量,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招生数量、办学规模及发展速度。
7.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学会在媒体编辑学专业的建设中应积极发挥联系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高校和业界的桥梁作用。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媒体编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组建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发挥其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组织精品教材的编写;(3)进一步优化师资及编辑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4)组织理论研讨会,积极调研专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建言献策;(5)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干实事的条件,等等。
21世纪是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给媒体编辑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媒体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承担起历史责任,继承并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明。因此,我们要抓住时代给媒体编辑学专业发展提供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促进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媒体编辑人才,进而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说明:
1.本文调查数据截止于2011年2月21日。
2.本文列举的各大院校排序随机产生,不意味着排名。
3.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学生和业界代表以及对调查活动提出建议的专家。尤其是(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徐建华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先蓉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张志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施勇勤副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梁春芳教授。
4.本调查得到中国编辑学会的指导。由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副秘书长、中国编辑杂志社总经理、执行副主编陈虹和中国编辑杂志社编辑关迎春策划、组织实施、综合分析并执笔。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编辑杂志社主编张增顺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编辑杂志社副主编龙杰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