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儿科 163001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期接收的住院患儿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者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7.32±2.46)天、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17±2.96)天、82.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积极引入个性化护理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病情的好转。
关键词:不良反应;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小儿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mode o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78 childre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recently.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hospitalization c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re were 3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7.32 + 2.46)day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44%,which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1.17 + 2.96)days,82.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 Conclusion: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condition.
Key words] adverse reactions;personalized nursing mode;application effect;pediatric care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5年2月至11月,接收的住院患儿共78例。利用抽签法,将78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在3至11岁的范围之内,平均(5.41±0.79)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3.5至1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5.42±0.81)岁。两组在性别与入院时间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 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1],详细如下:
1.2.1环境护理。
责任护士需安排专业人员每日早晚两次对病房进行清扫与消毒,多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新,避免院内感染。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提高患儿住院的舒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了解患儿兴趣爱好,并按照其要求合理布置病室环境,如:摆放患儿喜欢的漫画书、玩具以及画册等;于窗台上增设绿色盆栽;张贴患儿喜欢的壁画。尽量调低患儿床旁监测仪器的声音,严格控制病房探视次数与人数,避免打扰患儿休息。
1.2.2辅助治疗护理[2]。
结合患儿病情状况,向其提供恰当的辅助治疗护理服务,如:a,若为鼻炎亦或者是感冒者,可对其印堂以及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以提高患儿免疫力,加快其症状的缓解速度。b,若为肺炎患儿且有体温偏高症状,需及时给予其物理亦或者是药物辅助降温治疗,防止口腔感染。
1.2.3心理干预。
给予患儿大量的关爱与鼓励,利用温和的语气和患儿沟通,了解其心态变化,适当给予心理辅导措施。针对年龄稍大点的患儿,可制作卡片等小礼物送给患儿,以达到鼓励患儿用良好心态面对疾病的这一目的,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维持良好的护士形象,切勿用打针以及吃药之类的话恐吓患儿,避免影响患儿情绪。多与家属沟通,告知其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叮嘱其要对患儿的行为进行密切的观察,预防不良事件。
1.2.4健康宣教。
于患儿住院期间,加强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的力度,并要求家属也积极参与进来,以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全面掌握患儿病情的特点,为其制定最佳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1.2.5用药干预[3]。
严格遵医嘱,指导患儿对各种药物进行正确的服用。待患儿用药后,护士还应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发生。针对特殊药物的使用,护士需先对患儿进行过敏试验,并询问家属患儿有无相关的药物过敏史,以合理调整用药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静脉滴注给药前,认真核对患儿基本信息,待确定无误后再对患儿进行用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滴速,防止静脉炎[4]等。
1.2.6出院指导。
患儿离院前,将其携带药物的用药方法详细告知家属,同时叮嘱家属需严格管控患儿的用药行为,避免错误用药以及私自停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患儿病情。为确保用药安全,护士可将药物的用药方式、剂量与注意事项等基础信息简单标注于药盒上,并告知家属需将药盒放于患儿不易够着的地方[5]。告知家属患儿复诊的时间以及饮食方面的禁忌症。安排随访人员,对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及时掌握患儿病情的归转情况,避免疾病复发。
对照组 常规住院护理:入院指导;心理护理;常规宣教。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采取护理满意度调查法,对两组患儿及家属实施调查。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如:恶心呕吐;感染;胃肠不适;静脉炎。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住院的平均时间为(7.32±2.46)天,对照组为(11.17±2.96)天。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82.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分析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感染、胃肠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者共3例,所占百分比为7.69%;对照组共11例,所占百分比为28.21%。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因患儿年龄小、认知度低,难以良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且在疾病影响下,患儿多有不良情绪产生并有一定的疼痛感,故护士应采取最佳的手段,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患儿配合治疗以及护理的积极性,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研究发现[6],个性化护理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患儿个性及病情特点的挖掘,从多方面考虑,向患儿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以此实现促进患儿病情康复、保障其身心健康以及改善预后的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住院时间(7.32±2.46)天、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以及护理满意度97.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1.17±2.96)天、28.21%、82.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合理运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7],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任安义.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14):524-524.
[2]孙晓辉.个性化护理模式小儿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4):498-498.
[3]闫鸿,赵惠玲,仲雪霞等.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4):238-238.
[4]李蓉.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解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8):201-202.
[5]杨艳华.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38):190-190.
[6]倪瑞云.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5):240-241.
[7]王亚力.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06-207.
论文作者:魏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儿论文; 两组论文; 家属论文; 模式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