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课堂三打“白骨精”论文_曹玉妮

新课改之课堂三打“白骨精”论文_曹玉妮

曹玉妮(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 新疆 乌苏 83300)

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梦”是“人才梦”。“人才梦”就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还很大,教育改革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并努力克服,而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便是课堂。

关键词:课改 新课标 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188-01

伴随2017新课标的出台,教育一线被推上改革的浪尖,要想乘风破浪,成为新课改的弄潮儿,必须要从改变自己的三尺讲台开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找出自己课堂的“白骨精”。经典《西游记》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而我们新课改下的课堂也需要三打“白骨精”。

一、一打教学观念陈腐的“朽骨精”

首先是改变教师的课堂观念,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主要包含的内容有: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给自己重新定位,准确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和人才观不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因此,一种观念决定一种态度,一种态度决定一种行为,一种行为决定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决定一种未来。教师唯我独尊而学生只能绝对服从的观念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把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看成洪水猛兽严防死堵,总担心一放开就影响考试成绩,教育观念中没有人格、健康、劳动态度、美感、获取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这些重要字眼。这样的教育观念是非常偏颇而且影响极大的,我们必须改正。

庄子在《至乐》篇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的国君很喜欢它,就毕恭毕敬地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了牛羊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吃一口肉, 不喝一口酒,就这样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所谓“以已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也就是说,这是以养人的方式养鸟,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这是以人喜欢的礼仪对待鸟,而不是以鸟自己的心思在对待鸟。

所以一直以来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将自己想给学生的交给学生,而非学生想学的东西,新课改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放低自己的姿态,摒弃传统的所谓“师道尊严,教师权威”。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其次改变就得学科观念,例如,历史教科书,把秦桧、李鸿章等脸谱化为卖国贼,这种固化的评价方式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一直以来的教学中,比较重结果的教育理念经常以一副历史决定论的姿态告知学生结局的必然,这种毋庸置疑的权威口气,向一群懵懂少年灌输着单一的思维和真相,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至于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许多多的成年人依然以中学时代构建的历史观看待中国和世界的过去和现在,缺少从历史中获得对人类未来的启迪和人类文明的走向,更缺少以博爱和宽容的胸怀接纳所处的世界。这些弊端正是我们新课改所要割除“朽骨精”。

二、二打教学方式单一的“无骨精”

新时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一线的大部分老师“坚守着”传统的的方式,恪守一人,一书,一黑板的传统教育方式,多媒体很多情况下成了摆设,新课改要求教师提高技能,变革传统教学方法,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探讨”。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教育业务开始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MOOC、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教学系统(IT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也迅速发展,物联网已经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教育管理三个方面给教育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降低教育投入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下对教师来说是更高的要求,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三打课堂模式华而不实的“花骨精”

新课改已经提出很多年,课改势在必行,对于如何去改,何种模式更有效,各个学校都在四处取经,积极探索,然而这种取经很多情况下成了“移花接木”华而不实。例如:近几年广受大家好评的小组合作模式,大家更多的关注到“热闹”的课堂讨论,圆桌的座位,积极的引进来后发现除了看似热闹,实则浪费时间,效率低下。

所以课堂改革,要翻转课堂,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可以的,但切记“邯郸学步”,一定要结合自己学校,生源,教学习惯等有选择性学习。

新课改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必须有所改变,实现三打“白骨精”。

参考文献:

[1]李玉强.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变革[J].新课程(中学版),2010,(10).

论文作者:曹玉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之课堂三打“白骨精”论文_曹玉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