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施工;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关于民生的东西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为了避免道路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之后由于质量不过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国家和相关行业对于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也提升了许多。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也完善了相应的技术工艺水平。所以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与采取的技术手段是直接关系于社会和民生的大问题,是在小康社会的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市政道路施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施工周期短。大多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道路工程,其规模都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效率,不妨碍城市的交通运行,尽早地恢复通车,减少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往往会严格的要求施工周期,一定要在设计的时间内完成,甚至要比设计周期提前,则相关的负责单位会感到紧张与压力,施工单位为按时完成任务,一般会安排加快施工进度,时间紧,任务重,难免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容易出现问题。第二,施工作业范围狭窄。大多市政道路工程都是在城市内部施工作业,将有许多问题要面对,像道路车流,旧房拆迁等,因此施工环境都比较狭窄,而为了不对市民的生活和出行产生影响,更要缩小施工范围,这也造成了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更为狭窄拥挤,使施工大为不便。第三,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影响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因素众多,地质条件也是其中之一。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前,应详细考察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等与道路建设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事先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分析
2.1道路施工测量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放线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城市道路工程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城市内的各种建筑物、地上地下的各类管线等,因此对于测量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需要复核控制网,并对控制点进行加密。然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原地貌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将现场测量结果与原设计进行核对,如发现两者有不符合之处,在得到工程主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的认可后,应该以现场原貌测量作为依据。施工过程中有多处都需要先进行测量,如土方换填,要测量开挖底面标高。施工人员一定要看清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计算要细心,测量要多复核。有关负责人必须要检查、记录并复核验收。
2.2沥青混合材料道路施工
现阶段在道路施工建设上沥青混合料的铺设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铺设,运用人工铺设的时候多半是不方便用机械铺设或者小地方不值当用机械铺设的时候。在铺设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用具应该加热处理,避免出现粘连现象,造成浪费或者影响施工进度。铺设应该分段进行,因为人工操作速度较慢,所以应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可用性,进行覆盖处理,人工操作具有细致性,缺点也很明显。而另一个则是机械铺设,该方法所选择的机械也根据当地环境和特点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为了保证速度和进度可以让多台机器同时工作,进行铺设的设计,为了保证铺设的质量应时刻监督。在铺设过程中应该保持速度不发生变化,确保一个稳定性,并且在铺设之前进行机器预热,也是为了避免粘连现象的发生,对施工造成影响。在铺设之后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实,这个过程需要进行三次,为了进一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紧实度,满足对于路面质量的规定。
2.3路基路面压实
从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应用实际来说,若想保证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全过程质量把控理念。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结合过往的施工作业经验,针对技术应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做好严格地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根据制定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方案,组织开展各项作业,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在具体实践中围绕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进行针对性检查,保证各道工序施工作业质量达标,进而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第三,加大技术应用质量管理的不足反思和总结,及时改进管理问题,保证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施工问题的整改,要做好相应的跟踪和管控,保证作业的质量。
2.4路基的排水
一方面要根据地面两边的横坡边沟以及流槽进行合理的设置,通过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者现浇混凝土的拦水带,有效隔离雨水,同时还可以将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的集水槽,将路表面积水快速的排出路基。另一方面,每隔一段的距离要设置一个排水口,并且与排水沟进行有效连接,确保及时将地面水排至集水沟内部。而在路基地下水排水系统设计时,必须确保地面没有缝隙,防止地下水对路基造成影响,如果地下水量较多时,可以利用渗水管或者采用砂砾石料,反滤层,加强地下水的排出。在路基施工时,填方路堤的表面筑成2%~4%的排水横坡,并注意纵向排水。在挖方施工中,路基各施工层顶面的纵横坡应根据路堑横断面形状、路线纵坡大小、路堑施工断面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来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平整施工现场,清理散落的土,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及时排走雨水。
3城市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监督管理措施
根据相关施工标准、法律法规,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要加强施工质量、进度、投资方面的管理工作,召开市政道路工程主题会议,采取分析、探讨模式,解决问题。还应该构建相关的管理体系,普及到各个施工层面上,以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为施工人员指明工作的目标,进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3.2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中材料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施工材料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这就需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首先在购买材料时就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这样就在源头上把握住了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当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定了质量合格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虽然进入了施工现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发现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淘汰。每次施工材料的检测记录都要做好记录。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要严格设计方案,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尽量避免不当的操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施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特点,对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应对措施。对于施工质量的检验也应该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相关部门应该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对道路安全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管理,保证安全地进行,提升道路建设的相应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当地民众所造成的影响,减少噪音和污染,避免灰尘的扩散,也可以设置合理的施工时间,错开民众休息的时期。机器也可以安装降低噪音的设备,避免噪音污染。
结语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项目施工会由于多方面因素存在质量问题。道路项目质量会对行人财产生命安全产生直接性影响,属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关键性衡量标准,因此针对城市市政项目道路施工质量展开全面的控制管理,具有关键的经济价值以及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坤鹏.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7(18):107.
[2]焦创.探究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建设科技,2018(4):87.
[3]韩志琴,刘爱红.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思路及方法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2537-2537.
论文作者:韩振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路基论文; 质量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测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