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论文_康文来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论文_康文来

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二中学 247100

摘 要:在地理课的教育教学中可以活用教材,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愫;借助当地人文资源,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加强环境教育,传承和谐理念;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拓展地理教学课堂;搭建互动平台等几个途径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地理教育这个教育模块为传统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阳光雨露。

关键词:地理教育 传统文化 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她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护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正处于积累知识,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学校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到地理教育,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地理学课的教育教学之中;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在地理课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活用教材,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愫

地理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不管是高山峻岭,还是河流湖泊;不管是塞外边疆,还是江南水乡: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行政区划……都蕴含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信手掂来就能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领略祖国山河的风采,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中,有些内容在地理教材中显而易见。诸如,夏历中十九年七闰法比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发现这个周期早160多年;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我国古代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授这些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达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其中,有些内容地理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关于地壳运动“沧海桑田”之变。以前常常由珠穆朗玛峰上有海洋生物化石引起学生兴趣,现在教师可进一步,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引入: 沈括于公元1074年到河北西路(约在今河北省西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边防去察访时路过太行山麓,发现“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便实现了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开创钻研精神敬仰之情,继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借助当地人文资源,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学生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资源并不一定了解,教师平常应注意挖掘乡土文化,并将其有机地引入地理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全国各地都有灿烂多元的人文资源,也涌现出无数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此外,我国的文学典故浩如烟海,许多文学典故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巧用文化名人、借用文学典故,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历史文人身上、文学典故背后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吸收先贤的思想精髓,享受文化大餐,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环境教育,传承和谐理念

在地理教学中应从教育学生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把环保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环保意识。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具体的渗透方式很多,比如探究法、比较法、问题式等等。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进行大胆探索,最大化发挥地理课堂的环境教育功效。

四、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学习情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出现于地理教学中,往往是作为一些支撑知识用来论证和说明问题的。教师要深入探讨、精心设计,采用灵活的方法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学时限内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生动而鲜明地突出地理知识点,同时起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之目的。

五、拓展地理教学课堂,搭建互动平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具有广阔的外延性。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地理课堂,利用互联网搜集或社会实践调查,发掘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相关的报告、讲座、参观或旅游,注意寻找切入点。针对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激励他们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有价值的创见;还可以组织学生竞赛、社团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人生智慧。

总之,地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精华,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审视、甄别和探讨。 根据时代需要在地理教学中加以融入和渗透,在地理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地理教育这个小小的教育模块为传统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阳光和雨露。

论文作者:康文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2月总第1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论文_康文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