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普通高中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广东省作为首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四个省份之一,暑期有3400多名高中数学教师分十批在华南师范大学培训.当时,高中教师们就提出了许多问题,对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争论很激烈.现在已实践一年了,问题依然存在,教师们感到困惑,有无所适从之感,态度消极,很多学校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面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去研究解决,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出谋献策,努力改进和完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我们的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革,这是人所皆知的共识.至于怎样改,却是要十分慎重、认真研究,要对症下药.应试教育(特别是应付高考)有很多弊端,大家都反对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从古到今一直存在,这不只是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的因素使其有存在的理由.迄今为止,我们还拿不出更好的替代办法.我们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而什么是素质教育还搞不清楚,所以搞了十几年,效果不大,反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这值得深思,要吸取教训.2004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初衷是好的,但太过仓促,欠缺方方面面的考虑,欠缺论证和共识,又用行政手段强行实施,这会犯大错误的.搞得不好,就会误人子弟,害了一代人,甚至害了几代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十大理念,还出版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等系列丛书,对实验区的很多高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其中过多地甚至几乎全盘否定以前的传统教育,要搞翻天覆地的改革,这是非常错误的.很多中学教师和科教界的人士都接受不了,一片反对之声,致使9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于2005年提交提案,要求暂停实施“新课标”.下面对实施新课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全面否定传统教育是行不通的
为了反对应试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就全盘否定传统教育,要大家“转变观念”,进行全方位的革命.一些时髦的新理念和奇谈怪论铺天盖地而来,说什么“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的”;传统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把课堂教学改为让学生“从现实中学数学、做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有的学校规定每节课教师只能讲20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去“分组讨论”“动手实践”“探究和发现”;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去“情感体验”;“学人人都能学会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入学不同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淡化数学中的推理”;传统教育是为了考大学,“考不上大学就白读了”,“新课标”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还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这个理念那个理念及各种评价体系,把“建构主义”吹成是万应灵丹,文山文海,空话连篇,搞得教师们稀里糊涂,困惑不堪,严重脱离教育实际.
我们的教改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教育的很多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要继承,不能一概抹杀.我们在传统教育之下的中小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解题技巧较好,在国际上享有声誉,这是众所周知的.
特别要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只能改进,不能代之以“自主探究发现式”,“分组讨论式”,“分层教学式”,“动手实践式”等,这些模式只能作为传统模式的补充.现在的数学知识体系,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累积起来的,这些知识要靠灌输、传授给后人.谁敢说学生的知识不需要靠教师传授,全部要自己重新探究发现,谁就是胡说八道.数学里面有很多前人的思维方法和技巧,不是让学生只是去观察探究就能轻易发现的,严格的证明就更难了.在中小学生的脑子里没有积累起码的前人的知识之前,怎能谈得上“发明创造”呢?“讨论式”,基础差的学生不知道时沦什么,有的班六、七十人,教师难以组织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提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没法回答,浪费不少时间.作为一所现代学校,教和学是主流,传授知识足主流.开口闭口就是“传统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先不说传统教学中的启发式、许多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且联系实际(也贴近生活)的练习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也不说中国人的创造性受教育之外的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道这样新提出的教学模式就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难道要我们都再走一遍才叫革命吗?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慎之又慎
“新课标”过分地否定了以前的数学知识体系,教材内容完全另起炉灶.在“大众数学”的思想主导下,增加不少内容,降低难度,杂乱拼凑,一截一截的,不成体系,导致跳跃式地讲授知识,各个模块难于整合,引起教学上的混乱.过分强调实用,贴近生活,提高学习兴趣,淡化了推理和证明,降低了知识水准.三角函数只讲正弦、余弦和正切,看似减负,其实没减什么,却破坏了数学体系的完整性.看看数学必修2的教材,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有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直观图、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内容广而肤浅.很多定理都是通过观察实例或实验进行“抽象概括”得出,不给严格证明(如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几个判定定理).没有了严格的证明就没有了数学的灵魂和数学的精华.
微积分基础下放到中学,已有几次反复.在新课程中,“新的突破”就是不讲极限也能讲导数,“极限”两个字在中学课本里已被取消,只讲平均变化率和瞬日寸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举了大量的诸如成本边际、利润边际的实例.教师要学很多非数学的东西,教师难讲,学生更难懂,不深不透,花时更多,与大学的微积分衔接不上,到了大学还得从极限开始重新讲起.为什么那么害怕极限呢?极限的概念并不难理解,中学里要用到的简单极限就更易被理解接受,不给严格的定义,粗浅的定义也可以,何苦去割断体系弄巧成拙呢?
把向量的概念下放到中学,主要是用之于简化平面几何中的一些证明,这就难免破坏原有的几何证明体系,而原有的几何证明对培养学生的技巧和思维的严谨性被忽略了.既然讲了向趾的数量积,就应顺便把向量积也简单介绍一下.既然手都伸出去了,何不再稍为伸长一点,把桃子摘下来呢?
概率统计、随机变量的内容有的比讲极限还难,更加抽象,而在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尚未达到接受这些知识的要求时,就把概率统计作为高中的主干课程,这是否合适值得怀疑.还有“算法”的引入,其内容的选取,简单的介绍,是否能达到用计算机处理计算问题的要求也值得怀疑.在高中两年半左右的学习时间里,补充那么多的内容,既加重了负担,又学得很肤浅.
例题的选取过分强调“贴近生活”“提高兴趣”“开阔数学视野”.举了那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农业的、工业的、金融的等等,多是人为编造,不是简明扼要地围绕中心问题.老师和学生理解题意就得花不少时间,问题越搞越复杂.为了学一点点的数学知识,要学很多非数学的东西,并不是举了很多例子,学生就有兴趣.例子太多了,反而会把学生搞糊涂.我们讲数学,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听懂理解为准,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在改革应试教育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又规定“选修3”不在高考内容之列,这势必造成无人选的局面.“选修3,4”中的大部分内容(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几何,“三等分角”,风险与决策等),太专业化了,大学生都不学,怎能给中学生选修呢?教材建设不能只听个别专家的意见,谁说这个好,你就加这个,准说那个好,你又加那个.缺乏论证和共识,把中学的教材搞得杂乱无章,必将带来恶果.
三、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是闭门造车,缺乏可操作性
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强调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个性的特点”.倡导“评价主体互动化,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共同积极参予的交互活动”.“评价要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对数学的理解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能力,不同方面的智能发展与个性”.“评价趋于多元化,多样化”.这些使人眼花缭乱的新词念新问藻,完个脱离实际,难以实施,只会造成困惑和混乱.
“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个什的特点,这些都是不容易说清楚的,怎样量化、怎样给分呢?中学教师感到很难办.
现在,应试教育还没行改变,高考还不清楚怎样考,招生制度还不知道如何改革,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与学校和教师的利益不可分割.在这样的前提下,学校和教师都会尽可能给自己的学生打高分,给出的分数缺乏可信度.大家都打高分,就等于没打分.
教师、管理者给学生打分,学生给教师、管理者打分,学生给学生打分.打这些含糊不清的分数既没多大用处,浪费了时间,又势必会产生学生、教师、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现在,重分数、重排名、重升学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评优、奖金发放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又要拼凑论文提职称,中学教师已够苦了,心理压力太重,再搞出那么复杂的难以操作的评价体系,更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对教师的评价,应模糊一点,事实上也不可能太清楚,还是两头小中间大较好.评价太多太滥,势必评出一大堆矛盾,破坏了和谐.
四、“数学文化”被渲染得过分了
为了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并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于是,要求在教材中体现数学文化,讲课中要体现数学文化,要开设“数学史选讲”的课程.
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已是人所共知.在中小学,人人都要学数学,文理科的绝大部分大学生也要学数学,高考时数学是三大支柱之一,各门学科也都在用数学.连没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学数学难,数学很有用,学数学的人聪明.为什么还要大肆渲染数学价值呢?这样就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吗?使他们学好数学吗?要知道学好数学不只是兴趣的问题,不只是想不想学的问题,还有学习方法、教法、智商、所下的功夫等有关.
如果我们对没学过数学的人讲“数学文化”,那就是对牛弹琴.对“数学文化”的认识要有个过程,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学了许多数学,即使你不讲“数学文化”,他们也知道“数学文化”.
“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开设“数学史选讲”的课程,每节课都要讲点数学史的小故事,都要贴点“数学文化”的标签,既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又得不到多少好处.古人做出来的数学,由于语言表述及其它局限性,我们现在的人很难看懂.弄懂它,继承它,只能是少数人的工作.所以“数学史选讲”只能作为课外读物,不宜作为课程.老师上课时,像以前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结合课程内容讲点“数学文化”和典型的小故事就行了,没必要刻意地每节课都安排数学文化内容.
五、“新课标”还远未完善,试验时间要延长,范围要缩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于2004年9月开始在广东省、山东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做试验,计划尽快在全国普及.这未免过于仓促,走得太快.而且以省为单位做实验,高考各省可独立命题,这就缺乏实验的可比性.课程改革更多的是学术行为,也有政府行为.政府行为过多了,就容易犯错误.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教育问题,必须慎之又慎,粗制滥造的作法会害人不浅.教材建设要反复论证审定,取得专家和中学教师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