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水文地质进行的勘查中,会有许多常见的问题出现,这些常见的问题会对矿区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常见问题较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因此,在对矿区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首先对矿区所在地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如果勘查质量不够高的话,则会对矿区开发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对矿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查时,勘查人员一定要对水文地质的难点进行着重的分析和勘查,并认清工程中的难点对于建筑的影响等问题,施工人员只有对这些问题有足够的了解把握,才可以保证矿区建设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难点
引言:我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虽然不断进步,但由于受到常见难点的影响仍旧对其勘察结果、评价内容以及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开展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整体全局为基点,完善、优化评价内容,科学改进勘察技术,加大勘察队伍建设力度以及完善勘察工作等,进一步推动我国稳定发展、保护我国自然资源、促使我国各个行业水平提升。
1.水文地质在勘察中的重要作用
水文地质以及矿区建筑工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水文地质以及矿区建筑工程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地下水作为矿区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工程的主要特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建筑基础工程的整体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给建筑的稳定性以及持久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对工程的地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水文的参数加以重视。水文地质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工程进行勘察的工作人员受这种复杂度的影响,会出现无法对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认识的现象,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对于水文地质的问题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对工程的顺利施工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勘查人员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时,首先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可以保证矿区工程的整体质量合格。
2.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分析
2.1对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不完善
首先,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容易出现对其评价不完善的问题。勘察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但在实际的看出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充分重视,甚至仅仅将水文地质勘察视作象征性的工作,进而使得在勘察结果可用性不足,尤其是勘察结果缺少可用的水文参数。但在实际看出工作中,由于缺少充分的水文地质勘察评价体系,使得难以对勘察结果进行质量控制,进而也就使得在水文地质复杂的地区,部分水文地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测量和重视,进而也就容易造成受地下水以及环境地貌的影响而带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类岩土工程危害。
2.2地下水水位变化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一般而言,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包含有地下水水文的下降、上升。其中水位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影响的。当地下水水位出现下降超过了一定的比例之后就会引发诸多的自然地质灾害,包括地裂、地层沉降以及地面塌陷等情况。而上述情况均会对建筑物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威胁。地下水水位上升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发生在大规模降雨、地壳板块积压导致的含水层结构变化等情况下,仅仅在极少数个例情况下也会出现因为项目的集中灌溉而出现短时的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当地下水水位出现上升时往往会使得建筑物地基受到腐蚀情况得到加剧、建筑物周边斜坡或河岸土体的滑坡、位移等情况。不仅如此,当地下水水位出现大幅上升时还会使得建筑物周边土层的承载能力出现急剧下降的现象,进而造成土层液化、流砂以及管涌等灾害的出现。
2.3设计和实际勘察之间存在偏差
第三个水文地质勘察的难点在于设计和实际勘察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设计人员在对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时难以有效兼顾勘察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而使得勘察人员难以按时完成相应的勘察任务。而勘察人员在完成勘察工作时也有可能会根据勘察现场而对最初的勘察任务进行一定的改动。而一旦出现勘察任务改动的情况就会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产生影响,进而降低水文地质勘察效率。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与勘察工作人员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造成的。
3.水文地质勘察中难点对策讨论
3.1建立规范的勘察体系
保证水文地质勘察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上入手建立规范化的勘察体系。通过建立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将有助于推进勘察工作的采样、测量以及后续的试验工作标准化的推进。通过标准化的推进将有效提高勘察计算测量的精确度,进而将勘察误差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对后续的水文地质参数奠定良好的技术。通过不断对勘察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对勘察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将保证仪器设备在勘察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而提高勘察精准度。另外,建立规范化的勘察体系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在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实际勘察工作存在勘察人员改动勘察任务的情况。而通过建立责任制度,将具体勘察责任细化到个人,对存在的勘察失责行为进行相应的问责将起到有效的监督效果。
3.2做好充分的勘察准备工作
解决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还需要从做好准备工作入手。在开展勘察之前就需要在准备工作中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的储存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事先对地下水水文可能存在的波动情况以及影响地下水水位的各类因素进行一定的了解将有助于对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勘察。不仅如此,勘察工作还需要事先与工程项目进行对接。当涉及的工程项目施工时间较长时需要提前考虑到工程周边水文地质环境可能存在变化的情况,进而将这种变化纳入到勘察工作中以为工程项目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意见[1]。
3.3提高参数计算精确度
首先可以根据工程项目情况通过合理的选取有针对性的参数计算模型和公式以提高参数计算准确度。在计算参数时通过综合考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地下水以及含水层类型选取相应的公式模型并在参数计算完毕之后做好一定的审核以保证参数精确度。其次,通过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具备的特殊性,结合岩土层的特性、地下水自身运动的规律等提高参数计算的精确度以为工程项目后续的施工和建筑物的维护提供参考。
3.4勘察技术进行合理改进
在水文地质测绘勘察作业中,需要明确测绘的基本内容,在钻探作业中需要明确含水层的构造、厚度等水文地质参数,从而满足水文地质勘察的实际需求。为了保证钻探质量,需要利用清水将岩石清洗干净,从而对岩芯的采取率进行保证。采用物探方法时,需要合理地选择物探方法,确保水文地质勘察的科学性。监测勘察作业中需要加强对地下水位、水质以及水量等情况的监测,从而实现全面评估。
结论:
简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加。对矿区的项目进行施工的主要前提就是地质勘查,详细的地质勘查可以为矿区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提供一系列的资料,也可以将水文地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排除掉。本文主要对地质勘查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对策进行讨论,并阐述了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水文地质勘查中常见的难点,并根据这些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从而希望对提升矿区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所帮助[2]。
参考文献:
[1]向国泽,杨淑萍.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及其应对措施[J].黑龙江冶金,2018(1):30-32.
[2]尚高明,罗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224-225.
论文作者:吕业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矿区论文; 水位论文; 难点论文; 工作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