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年 李建萍 甘肃省武威第三中学 733000
摘要:由于时空的原因,一大批经典文学作品跟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和陌生感,文章描述的生活情境和表现的情感方式有着或多或少的不理解和偏差,如何准确把握,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就要求我们教师推陈出新,挖掘新意,教有所获。
关键词:经典阅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229-01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学课本中长期以来必选的经典作品之一,是作者写于1925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为一位几十年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我觉得应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就会收到文学审美和德育教育两个方面的效果。
一、紧扣时代背景,创设特定氛围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新文化运动刚刚起步,封建宗法思想依然占据着社会的主导,赞美母爱的作品数量众多,但表现父爱的作品少之又少。父亲的形象一般都停留在高高在上、互不想通的位置,能够细腻的表现父爱,这也算是一个很好地突破口了。教师在讲授这篇范文时,应充分搜集教学资源,如能够反映上世纪初政治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展示和播放,结合历史课本上所学到的有关内容,叫他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当时的社会现状:政治混乱,社会黑暗,民生困苦......面对此情此景,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就会自然而然的显出或轻或重忧伤的表情来,因此,这也为理解作者的情感、课文的中心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朗读指导,声音带动情感
《背影》的叙述简明流畅,语言朴实自然,用说话式的诵读方式来表达比较合适,虽然说是用口语的形式来诵读,但是它并不等同于生活语言,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了的生活语言,所以,朗读起来就要注意每个段落、每个场景的停连转接和起伏变化才行,才能更好的读出浓浓的情味来。
1.深沉低婉,优思绵绵。
文章的开头,属于回忆性的文字,在点名父亲已经过世两年多了,时日越久,思念就会越发深刻,每每闲暇孤独时候,总会时不时的想起过世的老父亲,叫人眼含泪水,久久难以平静。面对此情此景,要求学生要读出深沉低婉的语调来,不图快,不求变,缓缓平静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2.课文举家奔丧一节,是作者最为悲痛的内容之一。老祖母去世,本该就是全家最为伤心痛苦的事情了,再加上借钱办丧事、父亲又失业,桩桩件件大事、愁事累在了一起,既使再坚强的一个人又能承受的了多少呢?可就有这样一位父亲,怀揣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硬是把一切处理了,撑过去了,还安慰儿子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读这一节文字,就要求同学们读出低沉哀转中的一点坚定力量,在哀的大情绪下,又不失一种隐隐的骨气在里面。如果只是一味地低婉平直,就会显得呆板刻意了。
3.当然,最感人也是最生动的场景要数车站送别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者在这段白描的文字里,极力描绘了一个身体微胖、行动不算敏捷的老父亲形象,他先是安顿我坐好座位后,就又给我爬上对面的月台去买橘子......同时,儿子的目睹、内心的翻腾又是最好的辅助和帮衬,一面是感动的父亲,一面又是自责的儿子,两厢相加,父亲难忘的形象跃然纸上,叫人感激涕零。学生就应读出舒缓、唏嘘的语调来,注意动作的停连,词语的轻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人物的感情内涵。
三、关注描写细节,体会父子真情
课文写旅店分别,不是儿子送老子,而是老子送儿子,不是儿子还小,而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父亲顶着丧母之痛,失业之忧,依然挑起生活的重担,还要送儿子北上求学,这是何等不易的事情呀。既是如此,父亲在旅社已经安排和叮嘱好了一切,最后还是不放心,不踏实,犹豫再三决定亲自到车站送行。父亲为儿子的事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想象一下多大的事啊,但是作为父亲就连这细小的事都要为儿子去着想,就这么一个细小的举动,就足以彰显出父亲对儿子的真挚之情。
四、鼓励现身说法,学会感恩父母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好多父母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活着,付出的太多,孩子却觉得理所当然。也正因为付出的多,一切几乎是包办代替,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了白眼狼。
针对比较严峻的教育现状,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班主任的我,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和行动呢?我想这几个方面是需要好好挖掘的。
1.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父母的不易。
这样一个环节,就有理由尽管交给学生了。老师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还爱护的点点滴滴。
2.站在儿女的角度,体会感恩的必须。
文中的我作为儿子,不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也不是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他目睹父母对他的好,他体味父母深深的爱,所以“背影”印象才如此深刻,感受才难以忘怀。从他的自责和懊悔之中,我们的的确确读出了对父母的深情厚谊,深切思念。那么,作为子女的学生,也应该怀揣感激之心来细细品味文章所表现的儿子对父母的深厚爱怜之情。
五、结语
《背影》是一篇"永恒的经典"。经典作品虽然距我们时日已久,但只有我们常读常新,才能充分挖掘出经典的现实美感来。经典课文怎样才能教出新意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用新的眼光审视作品,以求发掘出新的美学意义;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新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结合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对经典作出丰富、深刻、个性化的阐释,才能达到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的养成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感恩对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叶宝娟,杨强,胡竹菁.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2)
[2]体验式感恩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 林静,杨琴. 怀化学院学报. 2013(01).
本论文是(张宏年 李建萍)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农村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研究》GS[2017]GHB1337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作者:张宏年,李建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儿子论文; 父亲论文; 父母论文; 就会论文; 经典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