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一年上涨24%,怎么才能成为“牛王”呢?_三农论文

牛肉一年上涨24%,怎么才能成为“牛王”呢?_三农论文

牛肉年涨24%,“牛魔王”怎样炼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炼成论文,牛肉论文,牛魔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月25日,湖南长沙市荷花池生鲜市场里,牛肉38元/斤,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牛肉在30元/斤左右。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湖南省牛肉价格同比涨了19.4%:2013年比上年同比上涨24%。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今,牛肉价格涨了237%。

牛肉价格在一路“疯”涨,网友们纷纷吐槽:“牛魔王”一直在发威,市民不敢放肆吃。

需求刺激行情,养牛的在赚钱,可菜市场里的牛肉商贩却在倒苦水。原来牛肉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而中间的流通环节让肉价瞬间拔高,市民望肉兴叹,消费不给力,商贩也不敢盲目进货。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侯小娟称。

一头牛多卖了八千元

牛肉的价格“坐”上了高铁一路狂奔,湖南的养牛户们成为了这波行情的最大受益者。

浏阳市太平桥镇的李国辉养牛快40年了。李国辉说从2012年开始,养牛行情是近几年里最好的。

李国辉介绍,现在活牛的价格涨到12元/斤,以前只要7元/斤。“前几天一头牛卖了20000元,比以前多卖了8000元。”

不过,虽然售价在涨,但小牛的进价也涨了。李国辉说:“以前小牛价格在1000~2000元/头之间,现在涨到了3000~4000元/头。一头牛的养殖周期是2年,不吃饲料,只吃草。除去成本,一头牛可赚1万多元。”

湘西龙山县的黄牛养殖户罗世成也是这波行情的受益者。近几年龙山的牛肉已经从15元/斤涨到了40~45元/斤。罗世成是自产自销,他说如果一头牛可以出400斤肉,按照现在的行情,就要比之前多赚1万元,且经常缺货。

罗世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黄牛有五六年的生长期,成年黄牛的价位更高。如果将牛卖掉把钱放在银行,1万元年息只有300多元,实在划不来。特别是母黄牛,两年到三年可生一头牛崽,一头牛崽最低可卖3000多元。

湖南批发商外省找货源

因为看涨牛肉的行情,很多肉牛养殖户纷纷扣住手中的活牛不愿意出售。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王晓悦说,牛肉价格之所以上涨,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现在牛肉的消耗量愈发旺盛,但由于饲养成本高,供应跟不上,市场上没有足够的肉牛,导致活牛的收购价格翻番。”

除了饲养厂,肉牛主要靠家庭饲养、中介收购渠道进入市场。曹兵海认为,大批的青壮年离开农村,出外务工,使得肉牛的家庭饲养量减少:而当可屠宰牛的数量不够,屠宰企业就开始“杀鸡取卵”,屠宰母牛和小牛。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牛本来就少,再生能力又遭到破坏,数量就越来越少。

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数据,2013年,该省存栏的牛总数是196万头,同比增长5.3%,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该省牛肉批发商纷纷前往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寻找货源。

在长沙红星大市场做牛肉批发的张老板说,虽然现在活牛的批发价已经从7元/斤涨到14元/斤,可是货源仍然难找。

张老板说,前段时间在贵州找了一批货,20头黄牛,以14元/斤的价格购进,花了40多万元。此外还要额外付总成交额的1%给中间人,一共是4000多元。

牛肉价格不断上涨

小陈在超市买了一块牛肉来煎牛排,160克花了52.8元。“牛肉价格一直在上涨,现在要隔很久才敢吃一顿。”小陈说,以前菜市场里只要20多元/斤,现在都涨到38元/斤了,有的卖到40元/斤。“超市里面更贵,一斤牛肉都快卖到50元了。”

小陈的消费感受得到了数据的印证。湖南国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该省牛肉价格同比上涨了24%。该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2月第二周,鲜牛肉批发均价6675元/公斤,2012年12月中旬,鲜牛肉的批发均价还只要53.28元/公斤,涨幅25%,而这一涨幅,远远超过了去年湖南CPI 2.5%的涨幅。

事实上,牛肉价格上涨只是近几年来国内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延续。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南很多地区的牛肉零售价已经突破了40元/斤,如永州涨到47.5元/斤。

国家肉牛产业首席专家曹兵海介绍,最近3年牛肉价格早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淡季和旺季,表现出来的一直是加速上涨的势头。

日销量锐减至十几斤

在牛肉不断上涨的行情里,菜市场的牛肉贩子大概是最惆怅的。

“牛肉太贵了,卖不出去,不敢进太多的货。”荷花池菜市场的肉贩子杨老板说,以前一天可以卖百来斤,最少也能卖七八十斤,现在只能卖出去十几斤了。

杨老板说,虽然零售价贵,但仍然不赚钱。“现在零售价38元/斤,但批发价要32元/斤,加上摊位费、人工费等,根本不赚钱。”

杨老板埋怨上家“张老板”把价格定得太贵,导致他们生意不好做。可是,“张老板”也有一肚子苦水。

张老板说,牛肉从西南边拉回长沙,活牛批发价是14元/斤,但是牛肉的出肉率很低,还不到40%。“一头1000斤的活牛,最后能剩下400斤肉就已经很不错了。”张老板说,成本增加,人工费涨了,我们也想过和养殖户议价,但市场行情就这样,开低了别人就不卖了。

与杨老板看法不同的是,虽然价格上涨,可是市民对牛肉的消费需求仍然在增加,每年批发牛肉的比例以20%的速度在增长。

提稳菜篮子需要更多手段

“需求增多——宰杀母牛——活牛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价格下跌——养殖减少——需求增多”,牛肉的价格也存在这个“蛛网现象”。

如今,“牛魔王”正与曾经的“蒜你狠”、“豆你玩”一样,成为人们吐槽的焦点。现在,牛肉的价格仍然在一个高点并处于继续上涨的趋势,市民无奈,只能选择少吃。

可是,这样的故事总是容易上演:由于供不应求,暴涨的价格让人们看到市场的潜力,便蜂拥而至,最后供过于求。故事的结局是,受伤的始终是市场链的两端——市民与养殖户。

相关部门称,牛肉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的调控更多地需要市场手段。可是,健全的监管体系、更多的投资方式、更完善的补救渠道都会成为稳定物价的良方。

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高价的疯狂加上低价的失落,最终都无法造就一部喜剧。而与市民息息相关的菜篮子,更需要更多的经济手段来保证价格的平稳。

(联系电话:0351-4048890转809)

标签:;  ;  ;  

牛肉一年上涨24%,怎么才能成为“牛王”呢?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