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安城南城回民及清真寺初步考察
□张 强
【内容摘要 】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西安城内的七寺十三坊,其中七寺十二坊位于西安旧城西北部,唯独回回坊一坊位于城南,回回坊及城南清真寺的设立应与清朝军队管理回部军兵有关,此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回民在城南的聚合以及汉回间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南城回回坊自建立以来一直与西安城西北部的回民聚集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回民社区;清真寺;民族融合
关于清代西安城内回民和清真寺的分布有“七寺十三坊”的传统说法。所谓“七寺”包括化觉巷清真寺、广济街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小学习巷清真寺、洒金桥清真寺,皆位于西安城西北隅的回民聚居区。“十三坊”是围绕清真寺而形成的回民聚居街巷,其中的十二条是围绕着这七座清真寺而形成的,在清代曾有“城回”之称,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但十三坊之一的“回回巷”并不在西安城的西北隅,而是位于当时西安城“南城”的旁边,即今天碑林区的东仓门附近的西五道巷。在这条街巷上,清代时候也有一座清真寺,名为“南城清真寺”。可能是因为其远离西北隅的回民聚居区,常被人忽略。笔者此次考察,从寺中所立的《重修南城清真寺碑记》考知,这座清真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二年,是为了便于当时汉军旗中部分穆斯林教徒进行宗教活动而筑,因修于汉军驻防的南城旁边,名称也因此而来。
一 、南城清真寺设置时间及原因
清真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礼拜真主、研习教义的地方,其对宗教氛围的构建和坊里人精神面貌的塑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回民生活中的地位极为崇高。一般而言,清真寺的设立都是靠近于回民聚居区,为附近的回民进行宗教活动提供便利的场所。为何在不是回民聚居区的西安城东南隅建立一座单独清真寺?马长寿先生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时调查记录》中,附有西安回民马光启先生所写的《陕西回教概况》一篇,其中记载有“省城东南隅有小清真寺一座,在回回巷口内,俗称“南城寺”,系清初汉军八旗中回教人所建也。”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南城清真寺兴建的原因。
清代入关以后,在全国各个战略要城都设有满城驻防城,以加强各地军事防御力量。西安作为陕西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中心城市,在“顺治二年,分城内西北隅地,自钟楼东至长乐门,南北至安远门,东因明秦府旧基筑八旗驻防城”。满城建成之后,形成了类似于前代的“城中城”,满汉军民分治。西安城内其他地方被称之为汉城。二者严禁相互沟通,各自在自己的区域内活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政府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各地的军事防御能力,故向一些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城市派驻“汉军”。西安“分城内咸宁地自大菜筑市至南城筑汉军驻防城”,关于这座“南城”的具体情况,地方志中记载并不详细。从规模上看,南城远不能和满城相比,“于端履门至东城之间筑墙,抵城南垣”,参考《咸宁县志》和《西安历史地图集》,南城仅占据西安城东南角,东、南两面城墙皆为西安城大城城墙,北接满城,西墙位于履门和西安东城墙的正中间。南城建成之后,考虑到汉军旗中部分回教军民信仰,故在城西边专门建了一座清真寺,就是南城清真寺。
那个时候的我们,不谈学业,不言前程。不说喜欢,也不言爱情。自自然然,简简单单,一袋零食,两三本书,就可以去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坐上半天,说说话,发发呆。没有未来,我们便不谈未来。只谈《梅花三弄》,只谈《七剑下天山》……
作为食品安全的技术保障部门,检验检测中心自然是行动的先锋。为做好技术保障,检测中心必须认真组织学习,认真分析食品安全现状,制定详细的抽样计划和检验检测工作方案,科学安排检验工作,尽量缩短检验周期。比如可根据不同食品特性和高风险食品种类,对重点样品做到重点监控、随到随检,提高行政监管的靶向性。
二 、南城清真寺对西安城 “民族社区 ”格局的影响
关于南城清真寺建寺之初教民数量,所见文献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从后人记述南城清真寺时指出“(南城寺)系清初汉军八旗中回教人所建也。规模虽小,极其整备”可知,该寺建立之前,西安城东南隅并没有回民居住,也没有清真寺建筑,自从建立南城之后,考虑到汉军旗中部分官兵及家属有信仰穆斯林者,才在此地设立一座规模极小的清真寺。但是,乾隆四十五年“汉军出旗”之后,该寺的作用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南城清真寺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次是乾隆四十五年,“裁汉军驻防城隶咸宁”。这一次变化发生的原因,是“汉军出旗”。到了乾隆年间,出于全国战略和旗人生计的考虑,清政府开始裁撤汉军八旗,令原汉军旗人自谋生路,成为普通民众。但朝廷考虑到西安汉军骑兵屡次荣立战功,故采取“自愿出旗”原则,“西安所驻之汉军一千五百名,俱令改归陕西绿营”,其余不愿顶补绿营者出旗为民。乾隆四十五年,南城改为通化坊,成为咸宁县下设的一个普通坊。因而,此前专门为南城汉军旗中回民而设的南城清真寺成了一座面向周围所有回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第二次巨大的变迁发生在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后,西安是全国第二个举行起义的大城市。当时的新军突破满城,满城八旗军民及其他绿营官兵或死或逃,只有几户回民在当时南城清真寺阿訇的庇护下生存了下来,成为西安城东南部回民聚居区形成的基础。
可是一推开门就知道坏菜了。云梦和丈母娘坐在沙发上择菜,两个人有说有笑,表情愉悦,又是秧歌又是戏。看见呼伦,云梦站起来,说,回来啦?呼伦瓮声瓮气地说,回来啦。皮箱扔在客厅,人转身钻进洗手间,心中徒结郁闷惆怅。——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就是这样,本来无足轻重,可是你认真了,较劲了,就会留下遗憾。
一般而言,“一个刚刚形成的社区需要在街巷内最合适的位置修建寺庙供全社区居民使用,一座新建的寺庙必能吸引大批居民聚居在它的周围,社区的形成与寺庙的修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因果关系”。
明朝在西安城的西北隅就已经形成一个“回民社区”,西安城内信仰穆斯林者皆居于此。清代这种社区民族聚居形态进一步加强。但在南城清真寺建立之后,这种格局被打破,在西安城的东南隅也形成一个新的回民聚居地。
196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在西安城东南部的碑林区,回族人口为2,158,是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这应该说不是一个偶然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南城清真寺的建立有关。在此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回民在城南的聚合,同时也促进了汉回间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三 、南城清真寺的独立性及与西北部回民的联系
位于西安城东南隅的南城清真寺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具有独立性。在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一书中所绘《清代西安城寺宇分布总图》中,南城清真寺是西北隅“回民社区”之外清代西安城唯一一处清真寺建筑。
马光启先生在《陕西回教概况》一文中,对西安城内回民及清真寺的分布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回民所居之地位,在省城内西北隅之中部,分东西两大段。街衢毗连,中有回、汉军民杂居之一街,为东西两段往来之孔道。旧时有清真寺七座,向称七寺,东四西三,今已增修三座,并东南城隅之小寺一座,共为十一座。”这里所言“东南城隅之小寺”即南城清真寺。由此可知,清代西安城内回教清真寺皆分布于西北隅,独有南城清真寺脱离回民聚居区而存在。
然而,作为回民公共的宗教场所,如果一座清真寺教民偏少,就难以生存下去。据记载,南城清真寺“教民不过十余户”,这与当时西安城内其他七寺比起来,实在太小。另外,清真寺一般又要承担周围回民沐浴、子女教育、传经等社会职能,再加之庙宇的日常维修管理费用,故“该寺之经济,全赖西部教民之协助而已。”由此可见,南城清真寺虽然独立于清代西安城回民聚居区,但由于其教民太少,因而寺内日常经济开销不得不依赖于西北部回民的协助,至今两地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
[1]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时调查记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张强(1981.7~),男,陕西西安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
标签:回民社区论文; 清真寺论文; 民族融合论文;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