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论文_岳鹏,吴彬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论文_岳鹏,吴彬

浙江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60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规模迅速增大,“城市综合症”伴随而来,包括:人口超饱和、交通拥挤、建筑空间拥挤、绿化面积减小、空气及水污染、综合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抗灾自适应能力降低等。城市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是解决“城市综合症”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

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地下交通系统是地下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降低交通能耗、改善城市结构形态、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发展地下道路系统和地下停车系统可以扩展城市交通系统容量,既保证运营又不占用地表空间;发展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实现空间的节约化、集约化利用,降低市政管线设施的运营维护和更新成本,进而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综合体,可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实现城市发展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拓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地下空间之间以及地下空间与地面建设之间有机联系,促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必要措施,对于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

按照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市政功能需求阶段(以市政基础管线建设为主)、交通功能需求阶段(以地下轨道交通为主,辅以相关市政和防灾设施)、环境与深化需求阶段(地上、地下空间融和提升环境品质)。目前,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中小城镇已经进入了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需求阶段,大中城市已经进入了交通功能需求阶段,而特大城市已经进入了环境与深化需求阶段。

1.3城市地下空间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体量和发展速度虽居世界前列,但在地下空间规划、具体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信息化等方面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面,缺乏综合化、集成化手段,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协调建设和规范使用,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框架中,并未纳入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许多地下空间规划只是概念性的规划;只有少数城市编制了全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且编制内容、深度和方法至今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规定,在实践中常出现“先建设、后协调”的情况。

在规章制度方面,一是没有形成权威的国家立法;二是没有解决基本的权属问题;三是没有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四是没有提出具体的优惠政策。全国各大城市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定的政策极少,已有的政策规定操作性不强。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信息综合管理部门的缺失,地下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分散;二是标准体系不统一,各部门在地下空间采集范围、形式及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认识不统一。总的来说,由于地下空间的相关信息采集涉及多个部门,数据形式繁杂、标准及技术众多,这些原因导致了地下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困难重重。

2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策略

2.1改善城市交通,发展城市经济

我国的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建设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大多数城市存在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另外,由于交通拥堵、车速下降以及车辆技术性能低等原因,致使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造成城市的大气质量恶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发展高效率的地下交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才能有效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改善地面环境。地下铁路和公路能够在上下班高峰时有效疏散人流和车流。地下车库有容量大、用地少和布局接近服务对象的优点,因而修建地下车库也能有效改善路面状况、加快车流速度、改善城市交通。地下街通常规划于城市的繁华交通中心,特殊情况下也有不在城市繁华区的情况。目前所建设的地下街多数为地下商业或文化娱乐型。在日本,地下街的功能主要是解决交通问题,即解决人、车流划分和车辆存放问题。地下街具有交通、购物或文化娱乐、人流集散等功能,可以起到使人流进地下,解决交通拥挤的局面,同时又能满足人们购物或文化娱乐的要求,地下街的开发与地面功能的关系应以协调、对应、互补为原则,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发地下街从规划开始就选择在繁华商业中心或车站广场等地。

2.2节约城市用地,注重城市生态设计

城市要综合利用土地,走土地资源节约化模式的路子,向地下要空间,充分发挥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改善地面空间,进而改善城市环境。这一步走不好,将会贻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大好时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城市近期或远期需要开发和建设的地段,必须提前进行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搞好空间布置,先地下、后地上。我国有些城市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些领域进行探索并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其中,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把一切可以轉入地下空间的设施转入地下,是实现城市地面绿化面积的扩大,促进城市空间、景观环境改善的有效措施。吴良庸先生将人居环境在空间上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绿地系统。生态设计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城市生态设计可视为认识社会生态综合体的基本问题的最佳方式,体现着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相互实际依存的关系。这就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城市”必须同时既是一个生物体,又是一个能够供养人和自然的环境。

2.3增强防灾减灾和防护能力,缓解能源危机

地下空间处于一定的土层或岩层覆盖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隔离性和防护性。实践证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防灾抗毁能力。人民防空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从整体上增强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防护能力,使城市具有平时发展经济、抗御自然灾害,战时防空抗毁、保存战争潜力的双重功能。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规划,相互整合,可以达到最有效、最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更好地发挥“三个效益”。建立完善的,以地下空间为主体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和战略物资的地下储备系统,可以使城市完全摆脱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威胁和造成的损失,从物质上到心理上让居民生活在安全与安心之中,建立这样的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城市地下空间应起到的重要作用之一。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和发展水平,与城市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提高这些设施的现代化水平,都要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城市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对大量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以致许多资源已渐趋枯竭,加上对资源的使用存在很大的浪费,从而更加剧了资源危机。试验表明,地面以下5m温度几乎保持恒定,地下空间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大大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在常规矿物能源渐趋枯竭的情况下,人们正在努力寻求新的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间歇性新能源,可通过建立地下能源贮存系统,加以贮存以扩大其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形成能源使用的封闭循环回路,达到节约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目的。

结论

在21世纪,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都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分离的内容,建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空间,地下、地面和地上相结合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将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唯一出路。尽管在地下空间开发中会产生更多、更严峻的问题,但是地下空间毕竟是人类最为宝贵的一种空间资源,在未来城市中,人们将生活在高度舒适、便捷、文明、宜人、安全的三维城市空间中,达到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

参考文献:

[1]查晓鸣.地下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布局简述[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04):16-19.

[2]赵景伟,周同.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地下空间利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7(05):207-209.

论文作者:岳鹏,吴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论文_岳鹏,吴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