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培育子孙后代的教科书,更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赖以生根成长的丰厚沃土,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
为了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海南省高校工委和海南大学党委组织我省一批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书(海南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该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出发,以引导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为目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十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作了较为充分的阐释,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特点。全书视野开阔,论点新颖,分析透彻,实例生动,将历史的眼光与现实的分析相结合,并着力于传统文化之现代意义的开掘,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集萃,又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
该书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不仅仅停留于以往人们谈论较多的政治与伦理道德范畴,而是把研究与思考扩大到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显示出理论探讨的开拓性。书中分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理论、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与海南琼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等十余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使人们在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宏远博大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有更多的认识。由于该书面对的主要是当代大学生,所以书中特论及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问题,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育人工作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启迪。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宏远博大,绚丽多姿,是因为它还包容了许多区域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南文化影响既深且巨,而海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显然也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海南琼剧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海南文化的现代化历史。研究琼剧的现代化历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所谓“海南无文化”的错误论点,并在继承海南固有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海南文化,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因此,该书还从传统文化与海南琼剧文化的角度作了专门的论述。这些,都是该书的特点所在。
80年代以来,关于中西文化之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讨论,已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在比较和研究的层面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书,却为人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点。它指出:从19世纪末到“五四”后,中西文化优劣之争波澜起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是认定中国传统文化穷途末路,已成为走向现代化途中的最大障碍,必须从根本上革除。另一种则是奋力维护传统文化,认为西方文化不符合我国国情,破坏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规范,不应作为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和样板。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无论是激进反传统主义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带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此种情况只是到了今日,方有了根本改观的可能。一方面是因为“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空前进展举世瞩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同后冷战时期世界格局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同步发展,而且相互吻合”。另一方面,则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在文化上出现了所谓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危机,不少知识界精英人士对技术至上、物质财富膨胀而精神萎靡不振的西方文明持批判态度,转而向生命力持久的东方古老文化寻求足以引导新一轮全球文化发展的契机和动力。”“与西方知识界的这种厚望相应,在我国以及海外华人世界中也再度掀起了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带有总体性文化寻根和文化反思倾向的热潮并不简单地沦为对抗现代化和西化的复古运动,而是出于现代化和世界化的现实需要自觉地回溯传统以觅求充分的养料和实际的潜能”。由此,情绪化的对立得以消解,理性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得以展开。“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和何取何舍一类的主观价值纷争已逐渐让位于对跨文化考察的客观性认识的追求”。作者对当今人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演变走向的这种把握和概括,引导人们站在现代化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的立场上来考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使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世界认识的主流相一致。当今,对于西方文化有着身历其境的观察和体验的西方有远见的知识界人士,包括最杰出的文化大师,他们既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又洞悉其间包藏的危机。他们意识到,在精神上,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正走向“丰饶中的纵欲无度”。人们已经失去了精神信仰,在享受中消靡生命,以致于连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1991年发表的《纪念新通谕百周年》的演讲中也说:“生
活过得好些并没有错;错的是有一种生活样式,它设想过得好就要想方设法‘占有’,而不是改善‘生存’;它要更多地占有,不是为了更富足,而是为了以享受为目的在享受中消靡生命。”肇启于弗兰西斯·培根的近代西方人的思维中,有一种称为“工具理性”的东西。这种理性,只问效果,不问价值,效果本身就是价值;只问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根本不顾及别人是死是活;只问当下的效果如何,根本不管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境况。在这种文化精神的牵引下,西方人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西方人从中发了大财,而世界却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失衡。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极度发展,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作家查里斯·帕希·斯诺在《两种文化》一文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有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开来的倾向,两者不仅互不相通,而且彼此敌对、排斥,由此将导致一系列问题,归结起来便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脱节乃至对立,造成人和社会的扭曲。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玻恩指出,现代文化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伦理原则的崩溃”,“道德的崩溃”。西方世界面临如此种种严峻问题,以至早在1988年初,当代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得主共75人聚会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因此,西方有人主张要以讲究宏观把握、总体协调,讲究集体主义精神和伦理道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遗产去重新调整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救治资本主义的弊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社会内在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部分之现代价值和它旺盛的生命力。
在当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人的现代化对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意义。人们在谈论现代化问题时,往往要论及人的现代化问题。美国当代著名的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有过一段精辟的阐述:“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在今天的发展中国家里,这是屡见不鲜的。进行这种移植现代化尝试的国家,本来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以为把外来的先进技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土上,丰硕的成果就足以使它跻身于先进发达国家行列之中。结果,它们往往收获的是失败和沮丧。原本拟想的完美蓝图不是被歪曲成奇形怪状的讽刺画,就是为本国的资源和财力掘下了坟墓。”“痛切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体会到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这段话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人的现代化是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基础。离开人的现代化,一切现代化的努力都将以失败告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书,不仅鲜明地提出了“人的现代化既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的观点,而且又进一步地从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关系的层面,深刻地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人的现代化的价值,指出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改造人和塑造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讲是关于人的学说,它告诉人们做怎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人,它提出了完整的人格模式,同时又阐述了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传统文化这种塑造人的功能是十分突出的。该书告诉人们,离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将无所附丽,人的现代化也是难以实现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富。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甚多,而对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成就却挖掘不够,研究总结不多,以致于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外乎就是关于古人的政治、伦理思想的错觉,使得一些人在谈论经济思想史时“言必称希腊,文必典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是以经济的现代化为基础的,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中心内容。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有着经济现代化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书中“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这几章,即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经济思想的挖掘,着力于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阐发。这些篇章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经济思想的渊源。儒家文化中的义利观、富贵观、货殖观、经济管理思想以及对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有益成份,在书中都有介绍和评论。当然,书中所列举的仅仅是传统文化中一部分较为精到的经济观点与经济思想,而不是全部。这些经济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现代化建设,仍有其积极的重要的借鉴价值。
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指出:“历史传统中必有不断之现代化,每一个现代化亦必有历史传统之存在。今日国人谓中国传统为旧,当前之现代化为新,不知中国历史中早多现代之新。可见新旧观念不可拘泥。中国言‘鉴古而知新’,能掌握有传统,始能有现代化,中国绵亘5000年,乃由其有不断之现代化而来,乃因古今承袭得其传统所致。”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欲历久弥新,就要对它持既固且革、继往开来的态度,使之不断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所论及的范围内,对那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观点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例如,《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一章,对过去被斥之为“折中主义的调和,否定斗争性和竞争性”的“中庸之道”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我们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中庸之道可包含如下思想,一是从道德方面讲,中庸之道是一个人具有深厚修养的表现,是个人德行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体现,从思想至行为,既不偏废,也不偏激,既不过分,也不不及,是一个发展比较全面,人格比较完善的人。二是从处世方面看,中庸之道体现的是很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很高的领导艺术水平。对事对人,都能恰如其分,适度适中,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兼顾事物各个方面,求团结,求和谐。做到自信而不骄傲,谦虚而不自卑,谨慎而不胆小,老实而不愚蠢,坚定而不固执,幽默而不庸俗,随和而不失度。三是从认识方面看,中庸之道具有辩证法思想,所谓的“中”,是“适中”,是随时间、空间的不同,处在变动调整中的“中”,它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状态,以求得事物的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作者对中庸之道的解释观点之新颖,用现代语言表达之明确,令人耳目一新。这种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作出新的解释,“鉴古而知新”的阐述,将使我们获得启迪。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还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这块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同样沉重的历史包袱的土地上进行的。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把握,是走向现代化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民族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任何民族在今天所拥有的文化,无论是其优长处还是其劣短,都是历史积淀和淘砺的结果。没有一个民族能把自己先变成一张与传统毫不相干的白纸,然后再在上面画上现代化的美景。这种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关系,是无法割断的。现代化只能建立在一个现实的基础之上,而这个现实就包含着传统的要素。所有那些试图割断传统的想法在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幼稚与肤浅的。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它既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起点,也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依据。三是中华民族具有从未中断的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历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恢弘气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于外来文化,既要大胆吸收,更要择善而从。文化引进的目的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决不能削弱或者放弃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采纳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应当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战略和视野。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书的出版是一项有益的工作,它将有助于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广大教师以及青年学生的思想视野和文化胸襟的拓展。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