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及疗效评估论文_刘春,汪洋 彭家全,胡财杰,唐春江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重庆 402289)

【摘要】目的:分析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9)。研究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参照组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55%,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79.31%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152-01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加强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讨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9)。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1,患者年龄在76岁到83岁之间,年龄均数为(77.87±1.37)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2,患者年龄在76岁到84岁之间,年龄均数为(77.34±1.25)岁。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为了所有患者实施内科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实施DHS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侧卧位,髋关节后侧外侧切口,逐层切开各层,展现股骨颈以及骨折位置[1]。点式复位钳固定大转子骨折快,内旋髋关节,展现外旋肌组、小转子。沿着大转子后缘紧贴骨面从远到近逐步切断短外旋肌。切除股骨头颈,小转子平面修正股骨近端,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股这块。放置假体实验,股骨转子间线平面为准,调整前倾角15°~20°,常规骨水泥技术后放置固定假体。满意后留置引流,逐层缝合[3]。

1.3 评价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优则表示患者肢体功能不受限,恢复良好,良则代表患者肢体功能轻微受限,差则代表患者肢自主活动能力较差。对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以百分数和例数表达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55%,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79.31%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多见于高龄老人,早期手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感受,使患者尽快下床活动,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引发各类并发症[4]。

内固定术尽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增加了压疮、血栓以及骨质疏松加重等症状发生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半髋关节置换术开始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骨水泥假体注入的方式能够保持机械稳定性,使患侧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患者手术治疗后能够早期下床活动,降低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所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治疗的价值与老年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合本次临床治疗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55%,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79.31%比较具有明显区别。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表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比较理想,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德卫,邵明,凌坤,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6,01(24):54-57.

[2]郭利刚,郭庆功,高海东.全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8(13):3-4.

[3]蒋志刚,刘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6,18(22):1980-1982.

[4]孙远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3,08(24):55-57.

论文作者:刘春,汪洋 彭家全,胡财杰,唐春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及疗效评估论文_刘春,汪洋 彭家全,胡财杰,唐春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