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数字图书馆研究与比较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中美数字图书馆研究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 (2002)01-0043-04

美国信息技术研发国家协调办公室(NCO )是联邦信息技术研发的重要协调机构,对构建美国21世纪信息基础设施、确保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NCO自1994 年以来每年发表一份“蓝皮书”,公布每年度信息技术研发的进展情况,在每份“蓝皮书”中都涉及到美国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尤其是对“数字图书馆创新”(DLI)工程的进展有详细的报导。以这份报告为基础,结合有关的资料,并根据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试图对中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所帮助。

1 美国数字图书馆研究

美国有许多机构和组织都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但就其规模、成果和影响而言,当首推DLI。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资助下, 从1994年开始的DLI-1研究历时四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的关注。随后上述三机构、国家医学图书馆(NLM)、 国会图书馆(NLC)、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NEH)、 联邦调查局(FBI)与国家档案局(NARA)、史密斯松尼研究会、博物馆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协作,又共同发起了DLI-2的研究。DLI-2的目标是要促进全球分布式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研究成果向应用的转化,在美国乃至世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研究中起到主导作用。

1.1 研究内容

DLI-2的研究项目涉及学科面很广,技术面也很宽,为了便于说明,按其设想分为三个方面,即: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以内容和收藏为基础的研究;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

1.1.1 以人为中心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的目的是要探索新的方法、算法和软件,以拓宽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为人们利用和创造信息提供新的方法。重点是要研究抽象概括技术、智能代理机制、先进的人机界面和便于用户检索、浏览分布式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和工具(见表一)。

1.1.2 以内容收藏为基础的研究

这方面以数字图书馆收藏并提供利用的各种知识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是研究新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格式上包括图像、音频、视频和文本等形式,内容上涉及科学、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研究数字化信息的存贮、展示和保护方法;探讨高效的元数据系统;拓宽教学资料和课件的获取渠道;解决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诸如版权、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见表二)。

1.1.3 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

这方面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大规模分布式数字化收藏时所涉及的工程、软件、分类等方面的问题,重点是开发各种技术和系统,使之能够适应具有动态性、灵活性的信息环境的需要;适应个人、组织和机构各个层次的需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源的需要(见表三)。

1.2 研究特点

1.2.1

美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项目一般是以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院校领头,如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和圣芭芭拉分校、斯坦福大学、密执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同时也网罗了科研机构、企业单位的计算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物理学、地理学、医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以及图书情报工作者共同参与。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没有各学科研究人员的精诚合作,要在数字图书馆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是很难想象的。

1.2.2 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面广,在DLI-2中研究涉及政治、经济、语言、教育、历史、数学、生物、医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30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也应用在这些领域。这表明数字图书馆的涉及面十分广泛,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并不只是图书馆功能的重复或加强。

1.2.3 美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包括了信息的创造、检索、利用、保存和保护的整个生命周期,根据每一阶段的特点制定了具体的研究重点,所有这些研究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善的数字图书馆。

1.2.4 重视实用性研究。DLI-2的研究已经走过了试验阶段,它不再以宽泛的技术研究为中心,目的也不在于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模型。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目的是要充分挖掘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潜能,构建切实可行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1.2.5 参加单位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研究卓有成效。DLI以招标的形式向全国乃至世界征求项目和参与者,并给予经费的支持,从宏观上对各研究项目进行协调和控制。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上,也表现在对具体技术和问题的解决上,从而避免了研究的空白和低水平的重复,保证了研究效益的最大化。

2 中国数字图书馆研究

2.1 研究内容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始于跟踪西方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进展,1995年前后开始出现介绍、论述数字图书馆的文章。1996年初国家图书馆向文化部申请立项“数字式图书馆试验项目”,展开了馆藏数字化的工作。1997年由国家图书馆提出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成为国家的重点科技项目,该项目由区域服务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线情报系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组成,参加单位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桂林图书馆等七个图书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图书馆的访问和查询、图书馆服务的网络提供和版本管理等。1999年12 月国家863 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专家组的“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启动,它的目的是要发挥863计划的科研优势,攻克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各图书馆、博物馆、新闻出版单位及其用户为服务对象开发出一套数字图书馆示范应用系统,系统的内容平台由多媒体数据库、采编系统、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构成。2000年4月,由文化部等21 个部委单位参加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是要组织全国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和技术的研发、集成和运行,对全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发挥统领和带动的作用。

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和大学的图书馆也纷纷把数字图书馆研究列入攻关项目,并相继建成一批数字图书馆,如辽宁省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上海数字图书馆项目、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系统、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数字图书馆系统、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图书馆模型等。一些商业机构如北京世纪超星公司、中国书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也参与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各自开发出一套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数字图书馆的研究项目各有侧重,如辽宁省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珍贵古籍图书的数字化保存及服务;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除馆藏联机服务外还以具有中文全文检索功能的“中国高校学位论文联机服务系统”为特色;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主要研发“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电子版”和中国历史地名库及其检索机制;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数字化石油勘探开发档案资料库管理系统”。由此可见,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已经蓬勃发展,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也日趋广泛。

2.2 研究特点

2.2.1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力量由图书馆界、 科研组织和商业机构三方面组成,图书馆界是最主要的力量。图书馆方面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传统的服务手段,但在技术研发和经费支持方面则是弱项。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还不成熟、不成形的情况下,主要由图书馆方面进行研究实在是勉为其难,难免会陷入认识的误区,把数字图书馆看成是图书馆上网、数字化图书馆甚至是电子阅览室。

2.2.2 资源数字化是研究的重点。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在上面所提及的研究项目中都有专门的资源数字化的研究内容,在建设的数字图书馆中也有专门的资源数字化系统。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需要,有些单位还开发了元数据格式,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中文通用全文信息资源数字化格式》、清华大学的建筑元数据项目,北京大学的拓本和敦煌元数据项目等。这说明我国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在数字图书馆中的重要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2.2.3 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主要力量在图书馆界, 研究成果也主要应用在图书馆,内容包括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研究面和应用面都比较窄。这表明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还局限在图书馆的范围内,要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4 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缺乏协调和协作的机制, 继续在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发的老路。数字图书馆研究是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和合作,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果。但由于没有强力机构进行统筹规划,许多单位都不愿正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建设的热情远远高于研究的热情,重复建设低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把有限的资金给无谓地浪费掉了。

3 建议

通过对中美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处于两个不同的阶段,美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3.1 重新认识数字图书馆,避免简单化倾向。在美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阶段、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阶段、数字图书馆的综合研究阶段。他们发现数字图书馆不仅仅是资源的数字化+先进的信息技术,还是一个集技术、信息、经济、法律、社会诸因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仍处于美国的第一、二阶段之间,资源数字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图书馆界似乎也已形成一种共识——数字图书馆就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简单地把数字图书馆看成是图书馆数字化的同义词,看作是图书馆自动化的继续,就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重建设轻研究。和美国相比,我国现阶段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还很不成形、很不成熟,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如何挖掘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潜能上,而不应该本末倒置,急急忙忙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信息资源数字化中。

3.2 加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协调和合作。这是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很难解决但又必须正视的老问题。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比美国起步稍晚,但与美国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宏观上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美国DLI 以投标的方式给予每个项目以经费支持并控制其研究方向,从而保证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深入和不至于出现研究的空白。而我国在数字图书馆研究上由于缺乏宏观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重复研发,花费不小却进展缓慢。笔者认为成立一个领导机构负责协调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事项,并且拥有一定的可支配经费是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最重要一环。

3.3 拓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领域。数字图书馆的最大作用是能够促进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把数字图书馆研究局限在图书馆范围内,看不到数字图书馆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是没有前途的,这在美国数字图书馆研究中可以得到证明。在DLI-2的研究中,其内容涉及30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成果也应用于这些领域,正是有这些领域的机构和人员的协作和支持,才有美国数字图书馆的今天。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仍要进一步深化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才有可能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发展。

3.4 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跟踪和引进工作。在现有条件下,我国要在数字图书馆研究上短时间内超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在技术上也是不必要的。美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早,在这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完全可以引以为鉴,做好跟踪和引进工作,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步伐。尤其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方面,美国的数据仓库、智能检索、数据挖掘和个性化的用户服务等技术都日趋成熟,这些方面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标签:;  ;  

中美数字图书馆研究与比较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