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方言补语探析论文

山西高平方言补语探析论文

山西高平方言补语探析

苏延龄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高平方言属于晋语的上党片区,是晋语的小分支之一。从语义角度出发,将高平方言补语划分为七类,分别是结果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通过方言内部的对比和与普通话的对比,归纳各类补语的构成形式和表义特征,可以发现高平方言补语的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

关键词: 高平方言;补语;晋语;普通话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临陵川县,西接沁水县,南接晋城市郊区,西北与长子县为邻,东北相接长治县。现辖8镇、14乡、3个街道办事处。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高平方言属于晋方言上党片区泽州小片。根据当地人的口音和方言认同感,高平方言又可划分为城关片、东片和西南片。关于高平方言补语的研究,仅在白静茹等《高平方言研究》(2005)中有所论述,不过只重点讨论了四类补语,并未对补语进行系统性、完整性的探讨。本文从语义角度出发,将高平方言补语分为七类,在内部对比和与普通话对比的基础上,详细探讨各类补语的构成形式和表义特征。

一、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因动作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在高平方言中,结果补语有以下几种常见表达:

(一)VP+住

普通话中,“住”作结果补语,表示通过动作使人或事物的位置固定起来(刘月华,1986:542)。在高平方言中,“住”作结果补语有以下几种用法:

1.“VP+住”表示动作的停止、静止

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我们可以借助于“项目”任务,来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复合应用。旅游管理涵盖的现实问题较多,通过“项目”研究教学模式,以“多问题、多前提、多变量”为项目分析思路,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各组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该模式需要强调:一是“项目”难度的把控,要适当;二是“项目”划分要体现小组合作研究,强调学生间的配合;三是突出“项目”完成成果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论文、对策建议等。

(1)你怎么看得看得书就圪挤住闭上眼窝了。

(2)再叨叨就圪塞住你的嘴。

(3)这才几月份呀,河就冻住了。

(4)你过去摆摆手,车就停住了。

2.“VP+住”表示牢固、稳固

(5)抱住你家孩儿吧,这儿不好走。

(6)来给我蹬住些儿毛线!

UPLC-Q-TOF-MS法分析苗药黑骨藤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覃小丽等(21):2949

(7)人家就吃住你了,能怎么办!

2) 污染土中Pb赋存形态的改变是改性磷矿渣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土Pb变化的主要原因,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促进Pb从弱酸提取态向可还原态转化,而改性磷矿渣可促进Pb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转化.

(8)梳什么头发呢,瞎绑住吧。

在以上两类表达中,“VP+住”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可以替换成把字句。如例(1)、例(2)就可以替换为:

(9)你怎么看得看得书就把眼窝圪挤住闭上了。

(10)再叨叨就把你的嘴圪塞住。

(21)不要喊了,听着了。

3.“VP+住”表示身体上轻微的损伤

(11)那棍儿怎么就能囊住扎住你的脚来?

(12)理发师都绞住我的肉了。

(13)起开些儿,你压住我的腿了!

此类表达,在高平话中使用频率很低。由于动词作用于受事,其后必须接宾语,而且只能是名词性宾语,强调“损伤”的结果。

(二)VP+见

(46)不敢碰我伤口,疼得要命呢。

(14)我夜黑来梦见你来。

(15)在街上碰见他来。

(16)我寻见钥匙了。

高平方言中“见”作补语的否定形式比较灵活,共有“没/没有/没啦+VP+见”三种形式。不同乡镇说法稍有出入,前两种在高平大部分地区通用,第三种形式常用于九务村、陈区镇等地。例如:

(17)没/没有闻见味儿呀!

“打个比方,拿政务云来说,以往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机房和服务器,就像一个个的小作坊一样,现在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建立起来之后,就像为四川全省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建立了一个大型容器,将原来分散在各委办局的数据聚集在一起。” 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说,“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叫作汇集数据;还需要第二步数据互通,我们收集数据后打破各单位的数据壁垒,最后将关键数据提取之后,共享给云上的各单位。这样各个单位之间各取所需,政府部门对各个区的情况也一目了然,可以更好调配资源。”

(18)我寻了一圈儿,都没/没有寻见他。

(19)我没啦看见他呀。

(三)VP+着

高平方言中,“着”作结果补语有下列用法:第一类和普通话用法相同,表示动作的实现、完成,这里不再过多说明。第二类用在感官动词之后,相当于“到”,这里记作“着1”;也可以用在一些非感官动词后作补语,记作“着2”。以上两种表达,通常可以和“VP+见”替换,但比“VP+见”的使用范围大、频率高。第三类表示动作、行为造成的某些损伤,可以指身体上的伤害,也可以指精神上的伤害。

1.VP+着1

(20)我将将儿在街上看着你来。

民族图腾图案纹样风格。这类风格的纹样基本是以蒙古民族特有的图腾纹样为基础,利用描摹纸将图案描摹到皮上走一遍刀线,然后利用敲边工具,敲打出阴影和立体感。用到的印花工具也是相对比较简单。

(22)我个毛着他进去了呀!

(23)你闻着了没有,什么东西烧焦了。

2.VP+着2

(24)我夜黑来梦着你了。

(25)我将将儿碰着他来呀。

(26)我寻着那件衣裳了。

以上表达,“着”均可和“见”换用,但“着”往往表示经过某一过程之后达到的结果,强调动作的持续性、过程性;而“见”往往只侧重结果。

四是只有深化依法管水治水,才能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流域依法管水治水的有力抓手。通过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和河湖管理专项执法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水域岸线管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更加规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49)我孩儿抓破人家孩儿脸了,把人家妈气得要命呢。

(27)我孩儿有些儿吃着了。

(28)他不操心,把圪膝盖儿磕着了。

(29)气着你妈了吧!

(30)穿成圪那,也不怕冻着唠!

此外,低温等离子技术还可以用于制作人工血管壁、血液透析薄膜等医用材料,对于现有医疗技术的提升和医治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文件的提取、线路设备的使用以及线路选择的使用中选取一项,从磁盘、模块中提取相应的线路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内容包括平面计算、纵断面计算与横断面计算,然后对分析计算的结果进行保存,用于后续设计工作。

(四)VP+上1/下1

高平方言中,“上、下”既可以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目的、结果;也可以作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移动变化。前者记作“上1、下1”,后者记作“上2、下2”。下面对高平方言中“上1、下1”表结果的述补结构进行说明。例如:

(31)我相上那件衣裳了。

(32)做上饭了,吃上再走吧。

2017年,黑龙江省委1号文件和实行河长制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均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内容。省政府召开全省视频会议,对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出全面安排;市县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多个市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办公会议,研究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政府负责、水利牵头、部门协调配合的机制进一步得到加强。

(33)爸爸买上苹果了吧。

(34)出上两块钱算吧。

(35)人家才二十来岁,就买下房儿了。

(36)留下个电话吧,方便联系。

在高平方言中,“上1、下1”作结果补语,存在着使用不平衡现象。“上1”使用频率要远高于“下1”,“上1”有时候还可以替换“下1”。此外,“上1、下1”两词作结果补语时,不是反义关系,而是弱化了本来的意义,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

在目前的会计体系当中,对企业的信息披露主要依赖于企业财务报告。随着低碳经济会计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对于企业而言,低碳信息披露是企业在一定期间低碳会计成果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低碳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生产经营模式大变动的环境下,电力企业需要转变固有的信息披露理念,尽可能做到自觉披露、正确披露、详细披露[5]。

二、情态补语

情态补语表示由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可以由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与谓词性词语来充当,其中,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通常用助词“得”连接,形成“VP+得+补语+语气词”结构。具体如下:

(一)VP+得+A+地

(50)他家孩儿半夜哭得怕的呢。

(37)棉花弹得绒圪多多地。

(38)他笑得美不滋滋地。

(39)你孩儿吃得胖圪出出地呀!

(二)VP+得+叠音词+的

与“VP+得+A+地”表示具体描述不同,这种结构是通过强调动作完成呈现出来的状态,向受话人传递某种信息,或期望得到受话人的回应。在读音上要重读,以加强语气。例如:

(40)我给你系得死死的,应该开不了。

(41)咱要换班主任呢,我听得真真的。

(42)耍得好好的,怎么就嚷开啦?

(三)VP+得+可+A+的呢

(43)他跑得可快的呢!

工作重点在于构建软件框架,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软件的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存储方式设计、软件体系构架设计,研究高效显示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在新的数据结构体系下,开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计算系统软件。

(44)人家唱得可好听的呢!

(45)这家麻辣烫生意可不歪的呢。

以上例句均可替换为“VP+得+(可)真+A+呀”形式,两种表达都用于感叹句中,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三、程度补语

与普通话相比,高平方言程度补语的表达形式更为丰富,下面作具体阐述。

(一)VP/AP+死

高平方言中,“死”作程度补语,受事一般指人,常用“VP/AP+死+N+了”句式。该句式有多种形式,如“快气死我了”,还可以说成“把我快气死了”“快把我气死了”“我快气死了”,由此可见其表达上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

(二)VP/AP+得+要死/要命+呢

高平方言中,“见”作结果补语,和普通话用法大致相同。即一般用在感官动词之后,表示“感觉到……”,强调动作、行为的结果。除此之外,“见”还可以紧跟在“碰、梦”等动词之后,作结果补语,其后必须带宾语。例如:

(47)这儿的衣裳都贵得要命呢。

(48)那小孩儿坏得要命呢。

钨钼矿床有的产于地槽褶皱带中,如哈萨克斯坦的一些矿床有的就产于海西褶皱带中,有的产于加里东褶皱带中。有的则产于地台活化带中,如上述的北欧格鲁吉亚的高加索、南美的阿根廷、我国河南栾川南泥湖、上房沟、三道庄、东北辽宁葫芦岛、江西漂矿、福建行路坑等。

3.VP+着+了/唠

上述例子中,当主语是受事时,可以替换成“VP/AP+得+N+要命呢”句式,也可用作把字句。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第一,普通话中也有“着”作补语表“损伤”的用法,如“歪着脚了”“扭着腰了”等;高平方言的不同之处在于,“着”多重读,强调损伤的结果与严重性,含有“抱怨、无奈”等感情色彩。第二,高平方言中,“着”和“住”都作结果补语表“损伤”,但二者有两点不同:一是“着”后可以加宾语,也可不加宾语,而“住”后必须加宾语;二是“VP+着+了/唠”均可以替换成把字句形式“把+受事+VP+着+了”,而“住”作补语表“损伤”时,一般不能替换成把字句。第三,“着”作补语表“损伤”时,不能和“见”自由替换。

(三)VP/AP+得+(可)怕+的呢

此类表达,一般是由状态形容词充当情态补语,对中心语进行具体描述,往往包含一定的感情色彩。例如:

(51)那媳妇儿懒得怕的呢,什么都不干。

21世纪的今天文化自觉是特色的社会主义地位的角色认知,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可,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无论是历史的过往还是当今时代的新型文化理解模式,从始至终都应对中华的文化形成一种民族自信,深刻的认识到我国文化传播的意义,并随着自身价值的体现,接力文化传承,以饱满的自信将文化发扬到世界各地,传输到下一代的思想中,将文化的种子播种到所见的区域中,身体力行实现文化的推衍。

(52)外头风刮得(可)怕的呢,就待在屋儿吧。

“怕”也可以用“厉害”来代替,二者都具有贬义色彩。一般情况下,在高平方言中,“怕”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厉害”。

(四)VP/AP+得+不(能)行

(53)我不想去了,天冷得不行。

(54)我瞌睡得不(能)行,你们先去吧。

(55)以前人穷得不能行,哪穿得起好衣服。

(56)你带水了没?我渴得不行。

此类句子中,中心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性质形容词,另一类是表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动词。当中心语为后者,且主语指人而不指物时,该句式可以替换成“VP/AP+得+N+不(能)行”。

我们知道,程度补语和情态补语在很多情况下难于区分,下面不妨对高平方言中这两类补语作个简要对比。

在高平方言中,程度补语的中心语是VP/AP,补语表示在中心语的基础上程度进一步加深。如“疼——疼得要命”,并非指真的“要命”,只是强调“疼”的程度很深,到了要命的地步;再如“瘦”——瘦得(可)怕”,并非指瘦得让人觉得害怕,而是指“瘦”到了一定程度。因此,高平方言中作程度补语的词,本身的意义已经弱化,只用是来表示程度,且程度补语不能由状态形容词来充当。

在高平方言中,情态补语的中心语是VP,补语是对中心语的描述和评价。如“唱得好——唱得可好的呢”“走得慢——走得可慢的呢”,补语含有较强的评价意味,同时保留了本身的词汇意义。此外,与程度补语不同,情态补语多由状态形容词充当。

四、趋向补语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11)把表趋向意义的补语视为趋向补语,把表结果意义的补语视为结果补语;那些表状态意义的,已经接近动态助词,作为虚词不划分句法成分,因此不视为补语。在高平方言中,趋向补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VP+来/去[kəʔ22]

高平方言中,“来”“去”可以直接依附在动词后面,单独作趋向补语,相当于普通话的“来/去+VP”。例如:

(57)有空寻我耍来吧。

(58)赶快背书来。

(59)咱去看电影去吧。

(60)快些儿吃饭来,都撇冷了。

需要强调的是,高平方言中,“去”作趋向补语读作[kəʔ22],用来补充说明动作的变化,不同于作谓语的“去[tɕhi53]”。此类表达还可以替换为“来/去+VP+来/去”。例如“快来吃饭来、快去背书去”。前一个“来、去”是动词,后一个“来、去”表示动作的趋向意义。在表达上,该类句子要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比如能说“去吃饭去”,但不能说成“去吃饭来”“来吃饭去”。

(二)VP+张+来

(61)你姐姐给你拿张来袋米。

(62)我跑张来的,快累死了。

(63)谁把他叫张来的?

(64)你姑姑圪垫张来好些苹果。

(65)我去给你把我小侄儿抱张来。

“张来”表示动作、人或物体向立足点移动。此类表达可以跟宾语,也可不跟。跟宾语时可以替换成“VP+张+N+来”。当宾语是有定的且表示特指时,常以把字句的形式出现,如例(63)、例(65)。宾语不是特指时,往往不能用作把字句,如例(61)、例(64)不能说成“你姐姐把袋米给你拿张来”“你姑姑把好些苹果圪垫张来”。

在很多情况下,“张来”还可以和“过来”换用而不改变句义。不过,两者在使用上也有细微差别。一是“张来”只表示从别处到此处,而“过来”除了表示这一意义之外,还用在动词后,表示正面对着说话人自己。如“把头转过来”,此时不能和“张来”互换。二是在语言表达中,表示比较远的距离用“张来”,表示比较近的距离用“过来”。

(三)VP+张/过+去[kəʔ22]

这一表达所表示的趋向意义和“张来”恰好相反,表示动作、人或物体离开说话人立足点,向另一方向移动。例如:

(66)你给人家送张去了吧!

(67)你把她叫张去就行了。

(68)甚时候把盖底给你送张去?

(四)VP+上2/下2

高平方言中,“上”作趋向补语,表示位置由低处移到高处;“下”表示由高处移到低处,远离面前的目标。例如:

(69)搁不住,我圪提上走吧。

(70)坐下吧,等到你再站起来。

(71)我已经躺下了,有甚个事?

(五)复合趋向动词作补语

高平方言中,还广泛存在着复合趋向动词作补语的用法,如上来、下来、上去、下去、起来、起去[kəʔ22]、回来、回去、出来、出去等,和普通话用法大致相同。例如:

(72)你顺住梯儿爬上来就好了。

(73)把你的新衣服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74)下张雨来了,我跑回来的。

(75)你把香炉慢慢儿放上去。

不过,高平方言与普通话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普通话中只说“起来”,不说“起去”,高平方言中却存在这样的说法。例如:

(76)把头发梳起去吧。

(77)把箱子抬起去些儿。

(六)VP+开

“开”作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指时间层面的趋向。例如:

(78)怎么好好儿就哭开了?

(79)A:机器不动了?

B:动开了。

(80)晚会甚时候就演开了!

“开”也可以表示离开起点,指空间层面的趋向。例如:

(81)你给我起开吧。

(82)咱圪挪开些儿茶几吧。

(83)搬开那个椅子,不敢绊倒她。

五、可能补语

高平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没有“得/不得”这一用法,只有在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入“得/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结果可不可能实现这一种用法。

(一)能+V+C

(84)我能吃唠,你放下吧。

(85)真希望他这坏毛病能改唠。

(86)我能看见黑板上的字。

(87)我能走得动,不用管我。

这种说法在普通话中也很常见,相当于“V+得+C”,表示动作的趋向、结果能否实现。两种表达可以相互替换而不影响意义,否定形式均为“V+不+C”。疑问句的表达可以用“能/能不能+V+C”,也可以用“V+得+C+吗/吧”和“V+得+C,不+C”。需要注意的是,“能”在这里只表示一种可能,表否定时不能用“不能”,只能用“V+不+C”形式。

(二)V+C+了

(88)圪挤挤就坐下了。

(89)这么大个袋儿,怎么也装下了。

(90)这么一轻轻儿,拿动了。

(91)还有两天交呢,怎么也写起了。

此类表达的否定形式和疑问句形式和“V+得+C”一致,不再赘述。和普通话的不同在于,普通话中也有“坐下了”“装下了”这样的表达,但表示的意思是某种结果的完成、实现。如“坐下了”指已经坐下了,表示动作的结束;“装下了”强调“装”这一动作的完成。而在高平方言中,它们表示的是“能够……”的意思,如“坐下了”指能坐下,“装下了”指能装下。

(三)V+得/不+张来/过(张)去

高平方言中,“张来、过(张)去”可以作趋向补语,表示动作发生位置的移动变化。也可以作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结果能否成为现实。这里主要探讨“张来、过(张)去”作可能补语的情况。例如:

(92)人家手巧,弄得张来,我可弄不张来。

(93)这歌简单,我唱得张来。

(94)我不顺路,捎不张去呀。

在疑问句中,可以用“V+得+张来/过(张)去+V+不+张来/过(张)去”提问,肯定回答为“V+得+张来/过(张)去”,否定回答为“V+不+张来/过(张)去”。例如:

(95)A:五点以前送得张去送不张去?

B:送得张去。/送不张去。(表趋向能否实现)

“张去”可以替换成“过去”,句子的意思不会有所改变。

也可以用“能不能+V+张来/过(张)去”提问。肯定回答为“能+V+张来/过(张)去”;否定回答为“V+不+张来/过(张)去”。

(96)A:这首歌你能不能唱张来?

B:能唱张来。/唱不张来。

六、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分为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两类,前者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后者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在高平方言中,这两种用法都普遍存在。

(一)动量补语

在高平方言中,动量补语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和普通话用法大体相同。例如:

(97)将跑唠一趟,又得去。

(98)老师将将儿瞪了他一眼。

(99)我打了他俩巴掌,太不长记性了。

(100)我蹬了他一脚。

还有一类是在动词短语和数量短语之间插入“上”,构成“VP+上+动量补语”句式。例如:

(101)非得嚷上一架不行?

(102)听上几遍就会了。

(103)才几点了,咱歇上一下再走吧。

(二)时量补语

在高平方言中,时量补语也分为两类。一类和普通话用法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另一类在动词短语和时量补语之间插入“上”,构成“VP+上+时量补语”结构。例如:

(104)你都等上我一小会儿吧,我说话到。

(105)你给我写上会儿作业,再去耍圪。

(106)吃上(一)些儿饭再走吧。

七、时地补语

在高平方言中,时间补语不表示时间的发生,只表示时间的终止;处所补语用法和普通话一致。

(一)时间补语

(107)我孩儿耍到黑来十二点才回来。

(108)我一直等在你五点,你都没来。

(109)小孩儿们长到六七岁,就懂事了。

(110)俩人聊到半夜黑来三点还不睡。

(二)处所补语

(111)你躺在床上歇一会儿吧。

(112)不敢坐在地下耍,锭唠屁股。

(113)你靠在墙根歇歇吧。

(114)这儿应该走到政府门口了吧。

需要注意的是,在陈曲、九务等地区,动词短语和时地补语之间常用“的”“咧”连接。例如:

(115)你坐咧这儿等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116)把你俩的东西放的一处了啊。

(117)你怎么走的路能撞的人家身上圪。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平方言的补语类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通过普通话及方言内部的对比,可以看出,高平方言补语的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具体而言,高平方言的结果补语表现为“住”“着”的使用范围较广,“上1、下1”作结果补语使用不平衡。高平方言的情态补语和普通话基本保持一致,都是用结构助词“得”连接述补结构,表明对人、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只在具体的形式方面有所不同。高平方言的程度补语比普通话丰富得多,有“VP\AP+得+不(能)行”“VP\AP+得+(可)怕+的呢”“VP\AP+得+要命\要死+呢”等形式。在高平方言的趋向补语中,“来”“去”可以直接依附在动词后面作趋向补语,相当于普通话的“来\去+VP”,并有“张来、张(过)去、开”等用法。高平方言的可能补语有三种表达:“能+V+C”“V+C+了”和“V+得/不+张来/过(张)去”,比普通话丰富得多。高平方言的数量补语和普通话大致相同,同时广泛存在着“VP+上+时量补语\动量补语”表达。在时地补语方面,高平方言的时间补语不表示时间开始,只表示时间的终止。

参考文献:

[1]白静茹等.高平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5]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6]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7]刘永生.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门秀红.应县方言语法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乔全生.晋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史媛媛.山西兴县方言补语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A Study on Complements in Shanxi Gaoping Dialect

Su Yanl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

Abstract: Gaoping dialect belongs to Jin Shangdang area, is a small branch of Jin diale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lement, Gaoping dialect’s complements are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the result complement, the state complement, 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the degree complement, the possibility complement, the quantity complement and the location complement.Based on the internal comparison of dialects and comparison with Mandarin, we summarize the composition and meaning of the seven kinds of complements in Gaoping dialect, we can find that the various squares of complement expressions in Gaoping dialect are flexible.

Key words: Gaoping dialect;complements;Jin dialect;mandarin

作者简介: 苏延龄,女,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  

山西高平方言补语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