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教学论文,策略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策略是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从而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由于儿童本身的特殊性,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重视非认知因素,让课堂充满激情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是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在相互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对智力活动具有动力、定向、维持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还处于非常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依靠家长、教师。所以在他们学习的最初阶段,重视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数学教学,因为数学本身的抽象性较高,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的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帮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时刻要让学生感到每个人都在爱与关怀当中,想方设法和学生融为一体,帮助他们适应学校、适应课堂,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通过接触、了解,让学生摆脱生疏与害怕的困扰,为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而良好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作为教师本身,应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投入教学。而教师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能力、娴熟的演算与作图技巧必将激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让他们充分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因集声、光、动画为一体,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化静为动,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故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可做如下组织:(1)屏幕上出现8只活泼的小鸡,现给它们安排住处,每间小屋住两只小鸡,问共需几间小屋?(2 )屏幕上依次出现一间小屋,2只小鸡闪动着跑进去,直至出现四间小屋。(3)屏幕上同时出现8只小鸡和4间小屋,问这时每间小屋平均可住几只小鸡?(讨论后出示答案)(4)做各种变式练习。 每一步的过程教师都组织讨论并帮助学生,直到学生能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数学思想,最终达到理解“每份是几,共需多少份”及“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的含义,再接着推导出除法算式。这样在看屏幕讨论的热烈气氛中,各层次的学生都学得主动、轻松而有趣。
此外还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精心设计新颖的练习,开展一些有趣的如“采蘑菇”、“找朋友”、“比比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不仅活跃了思维,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孩子尤其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而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并更有信心地去学习、探索和创造,从而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我尤其注重这一点,并不断引导他们超越自我。例如当有的学生问题解答得巧妙时,则鼓励他给大家当小老师,讲讲他的思考方法,此时别的学生往往很感兴趣,而他自己也会很有激情,并且在表扬他的同时,激励他下一个题要做得更好,这样学生们都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会有或多或少的挫折感,此时教师要及时鼓励,给学生以信心,帮助他们在挫折中获得重新成功的勇气和力量。
此外,在活跃的课堂中总有学生因胆怯而保持沉默,在学生举手时,也要善于发现那些欲举又放下的手,将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即使他们的回答是肤浅的或完全没有价值的,也从不嫌弃、责备而要妥善处理,多加鼓励,使之能重新思考问题。
四.注重个别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现代教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承认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并尊重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不仅掌握他们的共同特点,还要顾及个别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在学习上得到最大的发展。这种教学策略就是分层教学模式。
从心理学上分析,分层教育的合理性是基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数学能力的差异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数学活动所具有的能力的差异,与同一学生在不同类型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差异。甚至有研究表明:同年龄的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上,存在着七年的差异!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如果我们想通过教学过程,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就应当对他们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例如对练习设计的要求,优等生不仅要做得快做得好,还要考虑是否存在更简洁的方法,并加大思维难度;而有困难的学生则先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内容及练习,课后作业也是如此。在我校的小班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水平,而且课堂效率也很高。虽然学生水平不同,但都可以得到逐步地提高,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一视同仁”造成的好学生越来越好,差学生越来越跟不上的局面。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一直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基本技能,因而形成只习惯于解书本上现成的数学问题,缺乏培养发现和认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而这种惰性一旦形成,将影响学生以后的认知发展。近年来由于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数学素质的含义广阔,大致可分为五个层面: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素养。对于低年级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应侧重于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即学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某些事物。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人民币的认识”时,可让学生模拟开办小超市,将一些文具、书本标上价钱,学生有的当顾客,有的当收款员,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及找零钱的练习,还可以指定钱的数额,设计需买东西的数量等,让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课堂气氛浓厚,学生乐此不疲。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认识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同时减少了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