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
【摘 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脂肪肝提供方法。方法 对体检筛选出的224例脂肪肝患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参加体检的224例人群中检查出脂肪肝44例。检出率为19.6%;其中男32例,发生率为14.3%,女12例,发生率为5.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下133例,检出28例,检出率为21.1%;40岁以上91例,检出16例,检出率为17.6%。结论 超声显像诊断脂肪肝准确率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32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54-01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中大量脂肪性变所导致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过量摄入,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机会越来越多,肝脏脂肪代谢出现障碍,大量的脂肪在肝脏中堆积,造成肝功能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1]。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数无自觉症状,常在超声体检中发现,经过及时治疗可逆转恢复正常,而有部分患者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预后凶险[2]。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病例呈现明显之增多趋势,本文对近一年来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的224例脂肪肝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例选自本院门诊体检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224例中,男153例,女71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38岁。
1.2 检测方法 仪器:GE200PRO,探头频率3.15 MHz。超声检查时采用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对肝脏进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全面仔细扫描肝脏的大小、形态、包膜、边界、肝区回声光点是否增密、增高及分布是否均匀、后轮廓显示情况、管状结构的变化等[3]。诊断与分型依据《实用超声诊断手册》中的脂肪肝诊断标准和《超声医学》中的脂肪肝分型标准。检查时的注意事项:①为避免有肠气的干扰,所有受检者均于当日清晨空腹;②从多角度观察肝脏远场及近场回声光点的强弱变化,有利于病变部位的确定;③注意仪器的调节,增益调节过高可以人为造成脂肪肝的假象,检查时适当降低增益,观察肝肾实质回声的反差增大与否来确诊。为了避免人为造成脂肪肝的假象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观察一些正常的肝脏声像图。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边缘角钝。由于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着,对超声波能量吸收明显,并产生散射作用,使声能主要为肝的前场所吸收,而后场发生明显衰减,声像图上表现为肝脏轮廓尚较整齐平滑,回声增多、增强、细而密,前半肝部呈一片“云雾状改变”,肝区前段旱密集,点状回声,回声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回声,肝区后段多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光点稀疏,重度者后壁回声明显减弱或不明显,肝脏血管回声显示不清楚,门静脉管壁的强度回声不显示,肝静脉变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回声衰减程度将脂肪肝分为3度:轻度脂肪肝: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减弱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尚清晰,膈肌清晰;中度脂肪肝: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或轻中度增大,前场回声增强,后场衰减,管状结构走向模糊,尚可辨认;重度脂肪肝:肝脏增大,形态饱满,边缘角钝,前场回声明显增强,后场衰减明显,甚至无回声区,轮廓不清,管状结构难以辨认。局限性脂肪肝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轮廓边界平滑,边缘变钝,各径线值超过正常,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管径变细,管壁回声模糊或消失,部分患者可见肝远场回声衰减。分为不均质型、段叶型和局灶型三种类型。不均质型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其问出现局限性低回声区(肝岛),可弥散分布于肝内,也可见于胆囊周围及门静脉主干和门静脉右支周围的肝绀织内。易将低回声区误诊为肝肿瘤或肝内炎性病灶;段叶型表现为斑、片状肝叶样形态分布的强回声区,病灶边缘清楚,形态欠规则,其周或其内可见正常行走的管道结构,病变区与正常肝区分界清楚,可涉及整个肝叶。局灶型表现为肝内等强回声光团,极易误诊为肝肿瘤。
2 结果
224例受检者共检出44例脂肪肝患者,发生率19.6%,其中男32例,发病率为20.9%,女12例,发病率为16.9%。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下133例,检出28例,检出率为21.1%;40岁以上91例,检出16例,检出率为17.6%。男性脂肪肝者多有饮酒史,女性脂肪肝者更年期发病率较高,见表1、2、3。
表1
3 讨论
3.1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正常肝脂肪含量约5%,脂肪肝主要为肝细胞中的中性脂肪、脂质沉着堆积过多,超过生理含量。超声检查可检出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含量50%以上者敏感性可达90%[4]。
3.2 脂肪肝与人群特征关系分析 本文通过统计发现,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饮酒是男性脂肪肝患病较女性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75%~95%的慢性嗜酒者不同程度的肝脂肪浸润,饮酒后90%以上的乙醇在肝脏中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有多种毒性作用,乙醛干扰肝细胞功能,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乙醛被氧化时,产生还原型辅酶I,阻碍肝脏释放蛋白质,抑制糖原异牛作用,阻碍维牛素的利用,促使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5]。肥胖和高脂血症是导致脂肪患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脂肪肝发生与肥胖程度有密切关系,是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当高脂血症时,可进一步促进肝内脂肪堆积而造成脂肪肝,肥胖兼有高脂血症者,脂肪肝发病率就会更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6]。
总之,超声检查脂肪肝准确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无创伤,超声诊断仪更易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对脂肪肝的诊断和监测有特殊价值,是敏感性高的常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汉英,袁莉芳,董常峰,等.超声组织定征对均匀脂肪肝分度的测量研究.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4(6):263.
[2] 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2.
[3] 吕明德,董宝玮.临床腹部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学.科技出版社,2001:38-39.
[4] 学勤.肝胆疾病诊疗全书EM3.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81-390.
[5] 康永军.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6.
[6] 青萍,李泉水.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3-114.
论文作者:张慧晶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9
标签:脂肪肝论文; 回声论文; 超声论文; 肝脏论文; 检出论文; 脂肪论文; 率为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