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PA研究生,上海,200093
【摘 要】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访谈等方法获取资料信息,确保了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出苏州同里古镇的消防安全现状,为古镇的消防安全决策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同里古镇;火灾;消防安全
近年来,古镇发生火灾的案例很多。在给古镇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文化损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古镇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我国目前暂无一部针对古镇建筑防火的规范文件。2015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增加了第十一章木结构建筑的规范,但对古镇建筑的消防保护工作的针对性还不是很强。因此,对古镇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同里古镇为研究对象。
同里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同里古镇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已超过500万人次,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针对同里古镇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火灾负荷大,游客数量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特点,笔者对古镇的消防概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得到了相关的调研结论:
1.消防队站
消防站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设施,其设置应适应迅速扑救火灾的需要。消防站在接到火警后,按正常行车速度5min内可以到达辖区边缘。
在离古镇2.5km处有一政府专职消防队,按照二级普通消防站标准建造。配备4辆消防车,24名队员。满足五分钟内到达古镇的要求。古镇内配备了5只义务消防队、4台手抬泵、1艘应急快艇,消防设施与人员队伍较为齐全。专职消防队的车辆器材较为齐全,但是未根据古镇特点配备小型化的车辆器材。
2.古镇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是火灾或其它灾害发生时快速疏散人群,保障生命的通道,也是抗灾救灾和人员疏散的必要通道,保障发生火灾使消防车能顺利跻身的到达现场进行救援。确保消防车能在古镇各街区内通畅运行,消防车本身的宽度按照规范要求不小于4米,所以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净高不小于4m。
古镇内的主干道区域是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的,在景点开放时间7:30到17:30内,主干道设有电动隔离墩,禁止车辆进入。当遇到紧急情况下,有专人负责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由于古镇建筑的特殊性,部分区域未能达到消防车进出的要求,有些区域甚至只能一人通过,古镇可考虑专门配置适合较窄街巷通行的小型消防车辆,并清理各街区内道路和场地,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3.消防水源设施
消防水源是最重要的消防基础设施,要扑灭火灾必须有充足的消防水源。 古镇消防用水较为充裕,消防用水主要分为市政供给的消防栓水源和河道内的天源水源,紧邻古镇还有两个湖泊是同里湖和九里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消火栓总数为38个,古镇配备了新装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河道安全消防泵,有效的缓解了取水难的问题,在发现火情的第一时间,可以快速反应,遏制火势蔓延。但是古镇消防水源设施缺少科学的消防规划的支持,在古镇内消防栓的布点和室内消防栓的安装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4.自动灭火及报警系统
在古镇内人员密集的部分建筑内应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设置区域及设置密度还不能完全满足消防安全的需要,应增加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区域及设置密度,且应加强这些设备的日常检修。
5.其他
(1)灭火器
同里古镇内公共区域配置了500多只灭火器,分布在六大区域,包括富观街23条弄堂、鱼行街20条弄堂、北墙门9条弄堂、上元街16条弄堂、东溪街25条弄堂和三元街4条弄堂。每只灭火器都精准列入分布图,并有台账,同里古保委每半个月对灭火器进行一次巡查。
(2)泡沫自动灭火装置
比起其他灭火装置,这种“新式武器”无需进行管道铺设及灭火剂存储,特别是无需人工操作。一旦发生火情,独居老人即便没有能力自救,装置也会自动引爆实施灭火。同时,巨大的引爆声能在第一时间警示周围居民,迅速组织后续扑救。一般设置在电箱和老人家中,遇到高温可自行将储备的泡沫喷射出进行灭火。
以上是同里古镇内消防设施情况。2015年7-9月笔者深入古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对古镇内居民、商户、游客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进行了解。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2份,其中男性53人,女性39人。设计消防常识20条,针对问卷中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反馈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从性别来看,男性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能力高于女性。比如:在18岁至60岁年龄组中,针对“你是否会使用灭火器”,男性中52.6%的受访人表示会使用,30%的人表示使用过,女性中只有46%的受访人表示会使用,但只有8%的人表示使用过。
(2)在火灾知识的认识上,37.9%的人有过初步了解相关消防知识的经历,但仅有22%的人有专门接触过消防知识或训练的经历。68.9%的人看见火灾能做到远离火场,并拨打火警电话,但是仅有35%的人知道向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并且有3.2%的人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8.3%完全不了解古镇内的消防设施,了解的也仅是对常见的消火栓、灭火器等有初步的了解。进入古镇时,75.6%的人不会关注古镇的安全出口或逃生路线,仅有5.3%的人每次都会主动关注。26.3%的人不知道火灾中的有害物质有哪些。约有61%的人不知道古镇火灾的原因及特点。
(3)在火灾逃生方面,大多数人知道发生火灾后立即报警,以及不乘坐电梯,不选择跳楼逃生。但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无法做到逃离后随手关门控制火势发展、门把手太烫时不盲目开门,并用湿毛巾等堵住门缝、利用防毒面具或湿毛巾逃生、楼道中烟雾太大时,尽量贴地爬行、被关在房间时,给房间门、窗等浇水降温等有利于逃生或阻止火势蔓延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编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刘莉等.同里镇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8月.
[3]木结构古镇消防安全现状调查及火灾风险评估_徐钟铭[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5.
论文作者:余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古镇论文; 火灾论文; 的人论文; 同里论文; 消防车论文; 灭火器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论文;